鲜卑民族建立了多少个政权?

#头条创作挑战赛#​#头条#​#历史#​#鲜卑#​

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属东胡族群,是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到了魏晋时期,此时的鲜卑出现了一些实力强大的部落。比如慕容鲜卑、拓跋鲜卑、段部鲜卑、秃发鲜卑、乞伏鲜卑、宇文鲜卑。这些都是鲜卑中 较强大的部落,被称为鲜卑六大部落,他们可以说在整个草原地区都是称霸一方。

1、慕容鲜卑

建立的燕国共分为前燕、后燕、南燕、西燕、北燕、吐谷浑,鲜卑慕容氏与其它胡族很大的一点不同就是汉化程度高很多,慕容氏又为胡人弓马娴熟,人才辈出,出了很多皇帝。

前燕(337年~370年),十六国时期鲜卑族贵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国家,国号为“燕”,全盛时的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历三世两主,共十九年。从慕容皝称王算起是三十四年。

后燕(384年~407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诸燕之一,建立者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定都中山,后迁往龙城,全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分地区。

西燕(384年~394年),十六国时期慕容泓继前燕亡国以后建立的政权,史家称其为西燕,属于慕容氏诸燕之一。定都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盛时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

南燕(398年~410年),十六国时期慕容氏诸燕之一,由慕容德所建,398年建都滑台。统治范围包括今山东及江苏的一部分,国号为燕,先后定都滑台、广固。

北燕(407年~436年)是十六国时期慕容云、冯跋建立的政权。407年,冯跋发动政变灭后燕,拥立后燕惠愍帝慕容宝的养子,高句丽人高云(慕容云)为帝,定都龙城,仍沿用燕国号。

吐谷浑(313年—663年),亦称吐浑、河南国,是中国古代鲜卑族首领慕容吐谷浑迁徙到西北地区后所建的地方政权。


2、拓拔鲜卑

拓跋鲜卑是鲜卑的一支,亦称别部鲜卑。拓跋鲜卑,应包括建立代、魏的拓跋部,建立了北魏、东魏、西魏,而习惯上往往仅指北部鲜卑。

代国(315年~376年),西晋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猗卢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是北魏的前身。

北魏(386年—534年),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王朝。也称“后魏”“拓跋魏”“元魏”,鲜卑族拓跋珪所建,传12帝。

东魏(534年-550年),南北朝时期属北朝割据政权之一,从北魏分裂出来的政权。历时十七年,历一帝。

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地方性王朝。[1]元宝炬在以宇文泰为首的诸臣支持下登基为帝,国号“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和南朝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经历两代三帝,历时二十二年。

3、段氏鲜卑

段氏鲜卑,东部鲜卑的一支,也称段部鲜卑、段部、段国,是以鲜卑、乌桓族为主体,融合部分汉人和匈奴人而形成的一支游牧部落,主要活跃在两晋十六国时期

辽西国(303~338)是段氏鲜卑在辽西的割据政权,初为因首领段务勿尘受封辽西公,遂史称辽西国。314,王浚兵败,辽西国曾向西占领蓟,领土达到最大。

段齐(350-355年)是晋永和六年(350年)七月,段龛在广固(现在山东青州)称齐王,建立大齐王国,史称段齐,在山东半岛一带势力强盛。仅历一主,六年国祚。次年段龛被慕容俊所杀。

4、秃发鲜卑

秃发鲜卑始祖与北魏同源。秃发匹孤时率众自塞北迁入河西,故亦称河西鲜卑。建立南凉。

南凉(397年~414年),是十六国政权之一,秃发乌孤建立凉国,国号凉,共历三主,共十八年,十六国政权之一,为拓跋鲜卑政权。


5、乞伏鲜卑

乞伏鲜卑为陇右鲜卑最强大的一支,是与高车族融合后的鲜卑部落。

乞伏鲜卑部所建立政权,史称西秦(385-400,409-431年)。乞伏鲜卑又称陇西鲜卑。

6、宇文鲜卑

宇文鲜卑是晋代鲜卑六大部落之一,分布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一带,曾经是后来叱咤风云的慕容鲜卑的强劲对手。宇文部其风俗、语言与鲜卑其他部落迥异,比如宇文部髡头,而其他部落则多为索头。这些不同与宇文部的族源密不可分。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鲜卑   政权   吐谷浑   国号   辽西   北魏   慕容   宇文   时期   民族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