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变废为宝”

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成员在填埋场工作。

“老港生态环保基地承担着上海市约50%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处置,同时肩负着对建筑垃圾等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的任务,”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科技信息部经理张美兰说,“如何高效、环保地转运、处理生活垃圾是我们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2009年,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成立科技信息部,承担公司的科技研发、标准体系建立和数字化转型工作。团队在总工程师周海燕、部门经理张美兰的带领下,多年来始终坚守固废处置一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数字化转型破解分类处置难题

绿树、草地、湖畔,新鲜空气自海上扑面而来……很难想象,眼前的老港基地是一个垃圾处理场,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先进的垃圾处置能力。老港基地每日需要处理的生活垃圾高达上万吨,来自千家万户经过分类后的垃圾进入中转站被压缩后,装入全封闭的集装箱,通过船运送至老港基地,再经过码头吊装转运至各个末端处置厂,实现了整个垃圾处理过程的闭环管理、绿色运营,这其中有着科技信息部的努力。

“我们主要瞄准两个方向,一个是集装箱中转运输的信息化管理,另一个是各类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张美兰介绍道,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团队面临垃圾分类转运、分类处置的难题。科技信息部迅速转变思路,在运输环节一改以往“固定车固定厂”的作业模式,通过构建智慧化、数字化的垃圾配送流程,实现了作业数据信息全程跟踪和各类垃圾的智慧配送,为闭环管理提供高效保障;在处置环节,以风险分级管控、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关键生产设施设备预报警等功能模块为基础,建设各类处置设施综合运营管理应急指挥平台,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过程管控……短短几年,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纷纷落地。

技术创新打通资源化处理通道

“我们所做的科研和创新都是基于垃圾的安全处置,为的是解决实际运营面临的难题。”张美兰表示。填埋场堆体水位过高会影响垃圾堆体的稳定性,甚至造成堆体塌方等安全事故。团队就开发了渗沥液高效导排、填埋气高效收集及堆体稳定安全和加速垃圾填埋场快速降解稳定化调控技术,实现了渗沥液水位由目前的埋深3米~5米下降至安全警戒值以下,稳定化时间缩短75%。

同时,团队还致力于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变废为宝”:通过对垃圾品质和产品特点的调研分析,总结出以建筑垃圾再生粗细骨料作为主要原料的多种类免烧砖配方;为减少湿垃圾处理出渣量并将衍生产物资源化,开发出浆液聚合交联制备凝胶缓释肥、沼渣制备生物炭及土壤改良剂等技术。黑水虻可以作为饲料用于水产、禽类养殖,虫粪能改良土壤,团队就开发出“湿垃圾有机固渣养殖黑水虻”工艺技术,在老港转化出一条黑水虻养殖生产线……

生活垃圾智慧转运配送和资源化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解决了垃圾处理中的诸多难题,也成就了这支队伍。近三年,团队就获得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授权专利。张美兰表示,未来将继续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数字化管理领域深耕细作,“在继续探索固废处置减污降碳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为‘双碳’目标出一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黑水   闭环   作业   高效   变废为宝   废弃物   上海市   上海   垃圾处理   信息部   难题   团队   垃圾   基地   资源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