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清廉的苏轼,居然是高俅的恩人?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人却是主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谈起苏轼,我们总会想到他豁达乐观,忧国忧民,是正义凛然的诗人。

说起高俅,我们总会想到他祸乱朝政,害死梁山好汉,是不折不扣的奸臣。

但历史上,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人却曾有过一段奇妙的故事,按道理来说,苏轼还是高俅仕途上的大恩人。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清廉一生的苏轼又怎会成为大奸臣高俅的恩人呢?

01官场沉浮,爱妻去世

苏东坡一生历经官场沉浮,可以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新法被废后,苏轼以为大展宏图的机会来了,但没想到一句话不慎,迎接他的是新旧两党的排挤,于是他只能再次自求外调。

元祐七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宋哲宗即将成年

在杭州干的正起劲的苏东坡本不想回京城进入这尔虞我诈的“政治战场”。

但皇帝登基,第一次举行郊祀大典,收到了诏书的他怎敢怠慢,于是马不停蹄赶往京城。

大典过后,高太后将这位“偶像”重用,一路升迁以端明殿学士、翰林学士,任定州知州

苏轼面对如此重用再三推脱,但都被太后驳回,于是只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工作。

可是,谁也没想到刚来没多久,苏轼就因为政见不合又被贬官。

1093年,也就是元祐八年,苏东坡即将迎来他人生中新一轮的打压。

因为在这年,一直“庇佑”苏轼的高太后去世了。同年,陪伴他二十五年的夫人王闰之也因病而亡。

作为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陪伴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困难,最高光的时刻。从眉州到杭州,到密州,黄州,又到京城开封,被贬颍州,扬州又回到开封,王闰之陪伴他起起伏伏,颠沛流离。

天人永隔,呜呼哀哉!

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须,弃我而先。
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

《祭亡妻同安郡君文》

也正是这一年,苏轼亲手改变了高俅的命运。

02东坡的意外之喜

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即位

对于苏轼来说,这位刚成年的小皇帝,已经不再是那个听话懂事的学生了。

垂帘听政数年的宋哲宗早已忍不住大施拳脚,对这位老师自然是厌烦至极。苏轼劝诫过后深知皇帝心意已决,无力回天,不免灰心丧气

自知即将被贬的苏轼开始打发侍从们离开,但身边有一人的去处让他犯了难,这个人就是我们熟知的高俅。

回到京城的苏轼自然需要配齐家丁,因高俅会些拳脚便被招进苏轼府中看家护院。

但这位家丁却不只会舞枪弄棒,年幼时,高俅也是读过许多圣人书的。只因他不愿只是尽些文人之事,后来便弃文从武了。

苏轼刚从贬地回到京城,好友们便带着美酒前来祝贺。与好友们许久未聚,他们自然是喝个尽兴。

酒过三巡,看到满园风光正好,众人诗性大发。于是苏轼提议,轮流作诗,令下人们誊下。

大醉之下,众人吟诗作对,好不尽兴。可是下人们却犯了难,因为有些诗句对他们这些只读过一点书的人来说,实在是认不得,写不出

正当下人们犯愁时,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高俅接过毛笔就开始誊写

谁也没想到“一介武夫”竟然有如此文化。

酒醒过后,苏轼看着下人们送上来的誊好的诗词,十分惊讶。

宣纸上,笔走龙蛇,观其色,其形,浓淡枯湿,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气象万千。

在我府上竟有这样的人才,苏轼连忙询问是何人誊写。

于是,高俅就这样凭借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成为了苏轼大文豪的“小史”

所谓“小史”,便是我们如今说的书童一类的角色。

苏东坡得到了高俅之后,十分喜爱这个乖巧的书童。在平日也会将他带在身边,出席文人墨客的聚会。耳濡目染之下,诗词歌赋,高俅也有所精通。

在众人兴致来时,丝毫不顾及他家仆的身份,让他参与到诗歌接龙的游戏中。有时高俅的对诗也引得众人喝彩。

就这样,苏东坡和高俅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

03聚散终有时

只可惜世事难料,苏东坡再次被贬,两人只能分别。东坡离开京城之后,高俅又将何去何从呢?《挥尘后录》中记载了后来的故事

“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笔扎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挥尘后录》


自知贬官将至的苏东坡将家中仆人悉数遣散后,始终不舍得将高俅遣散

一来,自己确实需要一个这样的书童来帮自己誊写文章。

二来,在自己落寞之时,有个随时能够吟诗作对的“朋友”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苏轼并不是那样自私的人,他也要为高俅考虑。

新旧两党都不容自己,他知道高俅待在自己身边是什么样的下场。

高俅聪明伶俐,不应受到自己牵连,他应该有更好的发展。

苏轼就是这样的悲天悯人,如此情况下,他依旧考虑别人,为他人命运着想。

就将他托付给自己的朋友吧,看在我的情面上,高俅应该能得到照顾。

没曾想,高俅在得知之后说什么也不离开苏轼半步

苏轼和高俅虽是主仆关系,可是文学就是这么的奇妙。卑劣出身的高俅和名门大家的苏轼惺惺相惜,他们在文学世界中没有主仆关系,而是同甘共苦的朋友。

苏轼虽然不舍,但路途遥远,而自己又不知何时才能返回京城。高俅还有父母要侍奉,家中妻女在等候,实在不应该跟着自己一个被贬之人漂泊四方

他先是找到了曾文肃,文肃虽然也很喜欢这个书童,但已有好几个书童,便婉言谢绝了。

于是苏轼又将高俅推荐给了自己的另一位好朋友,王诜(字晋卿)

这位王诜就不得了了,他可是当朝驸马爷,他的妻子是宋英宗的女儿蜀国公主,他还有一个侄子赵佶就是未来的宋徽宗。

王诜是武将出身,成为左将军后迎娶了蜀国公主,结了皇亲

驸马爷听起来很美好,但身份敏感,注定这位驸马爷只能在朝中担任闲职,有名无权

因此,这位好友可不怕因此受苏轼的牵连,反正自己的生活只有吟诗作对,游山玩水就好。

04飞上枝头变凤凰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端王赵佶和王诜相交甚好,有一次赵佶前往王诜家中做客,盛情招待结束后,赵佶便要告辞了。

刚出门迎面吹来一阵大风,将赵佶的头发都吹乱了。

身为端王,怎能妆容不整。他伸进口袋,却发现自己没带修理鬓角的篦刀子,于是问自己的叔父借来一用。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篦刀子竟如此精美,赵佶修理完鬓角之后对这个小物件爱不释手

“此样甚新可爱。”

端王都这样说了,王诜还能不明白这其中的话外之音吗?

于是连忙说,自己刚做了两副新的,这一副已经用过,端王身份高贵,用新的才好。

我派人马上给您送到府上去。

当天傍晚,高俅就拿着刚做好的篦刀子敲响了端王府门,说明来意后,被下人带到了王府后院。

端王这时正忙着蹴鞠呢,哪有时间拿篦刀子。而高俅没有将篦刀子送到端王手里,又怎敢私自复命?于是,高俅只好在一旁等候

过了好大一会,赵佶有些累了便下来休息。看到高俅手中的篦刀子,他便明白了此人的来意,挥手让高俅过来。

高俅恭恭敬敬地将篦刀子递给端王赵佶,没想到却被这位王爷认了出来。

原来,在苏轼身边之时,这位端王和高俅有过一面之缘,那时高俅对的诗引得满堂喝彩。端王正经过此处,听闻喝彩不由得看去,那时便有印象。

赵佶私下里也是苏轼的“粉丝”,只是迫于政治压力,他从不跟苏轼等人走近。

今日遇到“偶像”以前的小书童,自然要好好交流一下。

谈及诗词、从前苏轼的趣事,两人聊的好不开心。

谈话间,蹴鞠场上的球向他们飞来,赵佶还没有反应过来,高俅就已经将球稳稳接住,踩在脚下。

好身手!赵佶不禁称赞。

“汝亦解此技邪?”而高俅则回答:“能之。”

于是,借着机会,高俅上场和赵佶较量脚法

一场下来,高俅连连引得众人欢呼,脚法精湛,身手了得。

赵佶看到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书童,自然是爱不释手。

于是,赵佶便让人带话给自己的姑父:

“可往传语都尉,既谢篦刀之况,并所送人皆辍留矣。”

告诉我的姑父,感谢姑父赠送的篦刀,同时你派过来的人我也就留下来,成就我双喜临门

高俅就这样攀上了未来的皇帝,为之后得道升天铺平了道路。

在宋徽宗“意外”成为皇帝后,从未有过政治准备的他,只好迅速提拔一批自己的亲信

高俅也因此得以迅速晋升,从一个书童摇身一变成为殿帅,从此便一步步成为奸臣

从边关镀金回来后,又迅速担任殿前司都指挥使,兼任节度使,太尉等职。

在这个重文抑武的时代,精明的他全力迎逢国策。作为北宋禁军首领,不加紧操练军队,反而任由冗军每日懒懒散散,无所事事。

不仅如此,高俅还将侵占军营作为自己的房产,私自调度禁军做自己的家仆,俨然是一个土皇帝。挪用军饷,克扣士兵们的俸禄更是如家常便饭那般。

不过,如此奸臣对于自己的恩人苏轼则是照顾有加。

在宋徽宗即位后不久,朝廷颁布大赦,高俅借机美言,在苏轼复任朝奉郎中是有一份功劳在的。

可是,这位宦海沉浮,奔走四方的大诗人并没有再次回到京师。

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属江苏)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在苏轼离世后,高俅依然没能忘记苏轼的知遇之恩,只要听说苏轼的后人来到京师,他便好生招待,并慷慨赠金周济苏轼后人。

结语

苏轼用手中的笔来做刀,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重要的诗歌主题,而他的一生也践行着君子准则。

在他的墓碑上,他的弟弟如此评价他: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高俅跟随苏轼许久,整个人生的重大转折可以说皆因苏轼而变,但他却没能学习苏轼的高尚精神,最终被世人唾骂,实在是可恨又可惜。


文/木桥看世界

编辑/木桥看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恩人   东坡   京城   书童   主仆   姑父   奸臣   清廉   太后   引得   刀子   自然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