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强: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回暖主要有三大原因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有迹象显示房地产销售持续回暖: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99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相比1~2月份数据继续改善,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4%。商品房销售额30545亿元,增长4.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7.1%。

在业界专家看来,一季度商品住宅销量和销售额均出现同比正增长,充分体现了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的趋势。

“一季度房地产市场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市场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购房者、投资者信心有所增强。可以说房地产市场的底部已经过去,房地产开发企业最困难的阶段也过去了。”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4月18日在“国是论坛:2023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对《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如此表示。

柴强 中新社供图

柴强指出,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回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此前因为新冠疫情影响而推迟或累积的购房需求,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出现相对集中释放;二是近段时间,一些城市在金融、税收、限购、限价等方面的调控政策明显放松,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调、首付款比例降低等,一系列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措施发挥作用;三是各地保交楼工作有序推进,一些购房者可以放心买房,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也指出,1~3月份,根据官方公布的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计算,全国商品住宅均价为10532元/平方米,涨幅为6.3%。当前房价已经走出了下跌的通道,开始步入上涨的区间,总体上房价回稳的趋势明显。但后续还需要提振楼市交易,以真正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柴强认为,城市之间房地产市场的分化态势可能加剧,在人口净流入和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房地产市场差别可能越来越大。

柴强表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前景仍然非常广阔,主要是在租赁等领域。在柴强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住宅建设大量增加,住房总量已与住房需求基本平衡,但是结构性不均衡。未来,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可能还会有所萎缩,但这其实是房地产市场转型升级的体现。

柴强还指出,房地产业并不等同于开发经营,开发经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转型升级之后,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前景更加广阔。以住房租赁为例,近些年住房租赁快速发展,未来预计新市民、青年人还将以租房为主。等到中国城镇化率达到75%的时候,全国城镇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租房住,将近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于住房租赁支出。

(编辑:郝成 校对:颜京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房地产市场   疫情   房地产业   销售额   中国   住房   人口   需求   原因   未来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