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黄金消失之谜?不是佛像,也非陪葬,主要原因让人始料未及

西汉金兽

春秋时期的金柄铁剑

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金盏

三国的曹操剧照

“西汉的黄金到哪里去了?”

这个黄金谜题,最早见于清朝史学家赵翼的名著《二十二史扎记》。

千百年来,围绕这个感兴趣的诱人话题,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

西汉时的黄金,其数量之大,文献记载涉及之多,曾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大谋士陈平曾携带黄金4万斤到楚国行使反间计;吕后死后,遗诏赏赐诸侯王黄金各千金;梁孝王死后,库存黄金40万斤……

《史记·高祖本纪》:刘邦“乃用陈平之计,予陈平金四万斤,以间疏楚君臣”。史记《陈丞相世家》:“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

彼时的黄金如此充盈丰沛,以至于汉代皇帝娶皇后的聘礼,惯例竟然为二万斤黄金。

西汉皇帝运用酎金及罚没、卖官等手段,搜刮了大量黄金,富积于皇家。汉武帝时,皇室贮藏的黄金有五十万斤,约占全国黄金的一半。

王莽时期,实行黄金国有,豪取强夺民间的黄金和金器。 王莽末年,府藏黄金,万金为一匮,尚有60匮,他处还有十数匮之多。

然而,令人蹊跷不解的是,西汉的巨量黄金到了魏晋之后,突然退出流通领域“不见踪迹”,更成为千古不解之谜!

汉高祖刘邦塑像

楚汉之争

王莽发行的“一刀平五千”

2

“黄金陪葬说”为何站不住脚?

中国古人一向有“事死如事生”的墓葬传统文化,出于对先人的纪念和关爱,古人习惯将死者生前喜欢的、值钱的器物埋葬地下,一些墓葬出土金质陪葬品也是屡见不鲜。

因此,不少人把西汉巨量黄金消失之谜归结于墓葬。

譬如,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夏代墓葬出土的公元前1600年的金耳环,就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黄金制品。

在江苏盱眙出土的汉代金兽,单件重达9000克,也是中国考古发现金器中最重的一件。

2011年考古发掘汉废帝刘贺的海昏侯墓,共出土金饼、马蹄金、麟趾金等金器超过478件,重量超过115公斤。

然而细细分析,贵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墓葬才有黄金一百多公斤,由此可见普通官员百姓堪称是寥寥无几,可以忽略不计?

更何况许多汉代的皇帝墓葬早已被盗掘,等于间接又流通进了市场领域。

据《三国志》记载,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西凉军阀董卓武力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临走之前,董卓下令盗掘洛阳的皇陵,当时董卓让他的义子吕布指挥盗掘,挖掘出来的金银财宝足足装了上千车。

“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后汉书·孝献帝纪》。

无独有偶,逐鹿中原、统一北方的三国曹操为筹集军饷,解决军需,公然盗掘芒砀山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王墓。

史载,仅凭这一次盗掘的金银珠宝换回的粮食物资,曹操就独立养活了手下十余万将士整整3年。

因此这一观点,也不能完美诠释巨量黄金消失的关键原因。

西汉出土的马蹄金

海昏侯刘贺墓地出土的金饼和马蹄金

3

“黄金佛教说”为何不值一提?

东汉明帝时期(公元67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佛教在最初传入中国就与黄金搭上了关系,汉明帝“金人入梦”的典故已是尽人知晓。

帝梦金人,身高丈六,项佩日轮,光芒四射,金色灿烂,飞行于殿。帝醒为奇,翌晨问太史傅毅曰:“何兆也?”对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即佛也。”于是派遣蔡愔等十八人西访,至大月氏国,遇迦叶摩腾及竺法兰二圣僧,持佛像、舍利、贝叶经东来,迎至洛阳。帝悦之,建白马寺为二圣僧译经场(《后汉书》)。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金铜佛像铸造开始在国内大行其道。

史书记载,东汉末年,丹阳人笮融施造了可容纳3000人的佛寺,“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彩”。

北魏献文帝在平成(大同)天宁寺造四十三尺高的释迦立像,用铜十万斤,黄金六百斤。

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南朝,宋孝武帝刘骏 “在京师瓦官寺造了32尊金铜佛造像和无量寿佛金像”。

《洛阳伽蓝记》记载,西晋著名音律学家荀勖于泰始二年(公元266年),施造金铜佛像十二躯,像高三尺多”。

由此可见,金铜佛像,铜为主体,黄金仅用在佛像贴金(彩绘),即金箔之上,要知道金箔的制作极为节省黄金,所以佛教造像消耗大量黄金的说法,难免夸张牵强。

金箔是用黄金锤成的薄片。黄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一两(31.25克)纯金可锤成万分之一毫米厚、面积为16.2平方米的金箔。即一克黄金可以打制成约0.5平方米的纯金箔,厚度为0.12μm。

中国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

汉明帝刘庄

铜金佛像

4

黄金的“赏赐散落民间说”,如何也经不起认真推敲?

西汉开始,皇帝将大量黄金赏赐臣子,简直就是“不拿土豆当干粮”,堪称家常便饭,比比皆是。

仅汉文帝一次就赏赐周勃五千金;卫青抗击匈奴有功,汉武帝赏赐黄金20万金;汉宣帝一次就赏赐霍光七千金。

《史记·周勃传》中:“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

《汉书》记载,汉朝皇帝各次赐金加起来的总量达九十万斤,折合今天276吨还多(相当于2007年中国的黄金年产总量)

西汉时西北边境地区对匈奴和西域国家用兵,为鼓舞士气,全用黄金奖励战功。

近代敦煌出土的一枚汉简写道:“……陈(阵)却適(敌)者,赐黄金十斤□□元年五月辛未下。”

据学者王国维研究,此简书乃是神爵元年(公元61年)的诏书。

但是王侯将相多数的赏金,有的后来被抄家没收,有得购买田地房产又流入市场,也非西汉存世黄金数量大大减少的基本原因。

汉武帝与卫青、霍去病雕像

西汉与匈奴骑兵作战

西汉与匈奴的河西之战

5

其实,西汉后黄金骤减(突然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开矿铁器的广泛应用,黄金产量激增,直接使中原地区所依赖的主要金矿渐近枯竭所致。

据专家研究考证,中国秦汉以前产金很少,汉代以前文献中所称的“金”往往指的是青铜,“吉金”则是精纯而美好的青铜。

《墨子・耕注》写大禹铸九鼎:“昔者夏后开冶,使蜚廉采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所谓“采金”就是指开采铜矿取得铸鼎所需的青铜。

《诗经・大雅》中《韩奕》诗云:“鞹鞃浅幭,鞗革金厄。” 金厄是青铜制的轭,是一种马具,一般用木为之,驾车时搁在牛马须上的曲木。此言以铜为之,以示贵重,“以金为环,缠搤辔首也”。

从春秋战国以后至魏晋南北朝时,“金”专指黄金,这一时期黄金的开采和使用量非常大。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出手动辄数千数万金,这用的都是真黄金。汉武帝据酹金品色奖惩诸侯,也是拿的真金。西汉时西北边境地区对匈奴和西域国家用兵,均用黄金奖励战功。

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记录:卫青及其部下“受赐黄金二十馀万斤”。

即便到了兵荒马乱的东汉末年,黄金数量也是不容小觑。东汉时期史料中的黄金流通数目远比春秋战国和西汉时少,但数百斤数十斤的黄金仍比比皆是。

据史载,董卓“筑坞于眉,坞中珍藏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

从春秋到魏晋为止,因黄金开采能力大幅提高,所以将很多古代生产能力下所能开采到的中原金矿开采殆尽,在短短数百年内激增了大量黄金。

魏晋之后黄金开采能力没太大发展,而中原带容易开采的金矿也大多枯竭,所以导致了唐宋以后流通黄金数目较少,远不能与魏晋以前相比。

由于可使用黄金数量的日趋稀少,黄金的数量名称也起了变化。《汉书・食货志》记载:“黄金方寸,而重一斤”。

本来汉代称黄金一斤为“一金”,到了晋代,称“一金”却往往指的是一两了。

魏晋之后战乱频仍(“八王之乱、十六国割据”),铜钱经常贬值,物价腾贵,人们多以黄金来保存价值,避免损失,这样,源头大量减少、市场供应不上的黄金就逐渐退出了市场流通范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局限于时代的探矿和开采技术,缺乏新的金矿补充,使得被发现的金矿存量资源逐渐趋于枯竭,历经西汉至魏晋数百年间的生活损耗、民间存储分散,导致市场上的黄金供应日显乏力,西汉积累的天量黄金,逐渐“消失”,无奈地退出了市场流通领域。

春秋战国楚国铸造的金币——郢爰

匈奴金怪兽

魏武帝曹操画像

古代开采黄金

古代的金锭

参考文献:《史记》、《后汉书》、《汉代外来文明研究》、《中国古代金银器》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西汉   金器   史记   黄金   佛教   墓葬   始料未及   赏赐   魏晋   匈奴   汉代   佛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