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坚 - 《老家的桃树讲哲理》

文/刘志坚

老家房前屋后的桃树没有了,桂花树、紫薇、山茶代替了它。在我内心深处,这些花儿再漂亮再繁盛也难抵得上桃花。毕竟老家的桃树告诉了我不少人生哲理!

记忆里,儿时的老家,房前桃树梨树交错,屋后桃林占主角,连屋角也栽了两棵桃树。

桃树喜水,尤喜含盐量高的汗水。这些树是爷爷的宝贝,爷爷常挥汗园囿,爱围着树们转,锄草、培土、施肥、浇水、修剪,把果树打理得精神劲头十足。桃树越长越高,越长越大,让我望树兴叹。刚爬到树杈,就被爷爷远远瞧见;他一声咳嗽,我就乖乖下树。我见他常用修枝刀修剪桃树,把一些树枝剪掉。爷爷说:“树要修剪,才能供给更多营养,桃子也会更大更甜。”随即又补充,“人如同树,需经常修剪,需修身养性。”小孩时,根本不知道爷爷讲的是啥;长大后,才渐渐觉得爷爷此话具有哲理。

当年,我家的桃子与别人一样,仍是毛桃,别人从不乱摘,更不担心被人偷。原来,爷爷自有一套妙法:每逢村邻经过我家房前,如果他称赞桃子长得好。爷爷就说,现在桃还没成熟,待到成熟了,我再送给你尝尝鲜。此话一说,村邻也就不好意思索讨了。然而,爷爷会牢牢记住此事。等到桃子成熟后,定会派家人送几个大桃到那村邻家里。一来二去,村里人连小孩也不再来我家摘桃,更别说偷桃。

我家的桃子往往是村里最后一个下树,长得大又甜,这归功于爷爷的言传身教。他在用言行告诉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记得有一年秋季,我家的桃子挂满枝头、果香扑鼻。面对那压枝的毛桃,教书的父亲突来兴致,安排我们三兄弟进行作文竞赛,以桃树为素材,题目自拟,获胜者吃一个桃子。

那时,作为长子的我,刚上初一,自认为读课外书较多、冠军非我莫属。大弟还在读小学四年级,调皮得很,很少读课外书。小弟读小学三年级,刚学写作文。这么一想,我更志在必得,好象胜券在握。

当时,我们三兄弟分桌而写,父亲监考,约定一小时交考卷。我想起看过的一篇作文,便依葫芦画瓢,叙述相处甚好的某同学随父母离校,赴外地求学,我送桃子给他、他送笔到我,两人难舍难分之事。

一个小时后,父亲收卷,用红笔批阅。他把目光瞄向我,说:“某同学真正离校了吗?他送你的笔哩?”我一时语塞,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自编自导,自然写得没有真情实感。竞赛结果宣布,大弟志华大获全胜,当场奖励一个桃子。

父亲当场念稿的情景,时至今日,我仍记忆犹新。大弟讲述自己酷爱吃桃子解馋虫。某次,自己趁爷爷不在家,上树偷桃吃,特意挑选了一个最大最红的桃子。殊不料,当时因害怕爷爷突然回家,没有看仔细该桃有处虫眼,咬一大口,半条虫在嘴巴里,吓得丢掉这个大桃子。从中,领悟到一个道理:做任何事,不要光看外表要看本质。这篇文章就如刘基所写的《卖柑者言》,与“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有异曲同工之妙。

父亲点评:作文如做人。父亲中肯的评价,也让大弟的聪明才智脱颖而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给予我以后在人生道路上诸多启迪。

老家的桃树与我已结成情感共同体,何不梦中想念它哩!

梦里,桃花朵朵开,哲理路路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桃树   上树   老家   毛桃   此话   桃子   哲理   爷爷   父亲   成熟   我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