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言融入社会实践 希望增强中法双向交流

院长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西语学院院长郑立华在硕士期间曾师从黄建华。梳理他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他每一次都抓住了时代发展机遇。1977年,在广东省博罗杨村柑橘场下乡的郑立华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后,果断重拾课本、备战高考,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广外学生。

“我被分配到了法语专业。我的潮汕口音比较重,最开始学法语发音很困难。我尝试过在走廊里大声朗读,但被老师提醒发音不对,读再大声也没用。她建议我先听录音,模仿正确的发音。”郑立华表示,当时一个班15名学生,只有一个录音机,他就趁同学午休抓紧时间收听,“一直听到自己能够背诵为止,连咳嗽声都模仿出来,我(的发音)才慢慢有进步”。

凭借自己的坚持,郑立华本科毕业后又考上广外法语专业的首届研究生。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郑立华留校任教。1988年,教育部选拔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出国攻读博士学位。郑立华把握住机会,开启了自己7年的法国留学之行,主攻中法跨文化研究。期间,郑立华来到一家巴黎最大的中餐厅兼职,他说,在这里他既能观察中国人和法国人不同的行为特征,为博士论文积累素材,又能赚钱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基于文化差异,郑立华认为学习外语重要的是要学会和外国人打交道。

郑立华回国后,在黄建华、徐真华两任校长先后带领下,努力推动法语学科的建设。法语学科博士点申报成功,评上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我们强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设了旅游法语、经贸法语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法语的同时,能掌握基本的企业知识,有效地与企业实践对接。”

2004年郑立华担任广外西语学院院长。同年法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同我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法文化教育的交流也较为频繁。期间广外与大亚湾核电站的法国专家开展了密切的交流活动。郑立华组织给法国专家开设跨文化培训班,并带领他们体验中国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第一期和第二期的交流活动反响强烈,连法国专家的太太们也想要来广外参加培训,于是我们又连续举办了好几期。”

郑立华表示,从1998年开始,广外每隔两到三年就会开一次“中法跨文化研讨会”,增强中法的跨文化交流,他先后主持过7届,主编出版7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22年,由郑立华任总主编,以法语系教师为编写团队主编的《理解当代中国》法语系列教材正式出版,“这套教材主要解决我们如何向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郑立华说。

同时,他也观察到,中法文化交流存在“出去热,进来冷”的问题,“我们希望中法加强双向交流,如果有一群法国学生在广外学习汉语,那么中法学生的交流一定会更顺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西语   大亚湾   博罗   潮汕   中法   法语   广东省   法国   社会实践   发音   双向   伙伴关系   国人   学院院长   重视   语言   专家   学生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