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才能让孩子快乐?错误的认知会让孩子的童年苦不堪言

自从有了娃,找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是越来越难。母乳or奶粉?尿不湿or尿布?中医or西医?育儿路上,江湖门派林立,门派间有能和谐共处的,也有一言不合就友尽的。好容易吃喝拉撒的问题搞定了,又到了最头疼的教育问题,课外班上还是不上,提前学习好还是不好?

针对教育问题,朋友友圈里的妈妈也是两极分化。

有主张快乐教育的,让孩子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他们经常说的话是,“这么小的孩子上什么课外班,童年只有一次,要快乐教育,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就一个课外班都不报,让孩子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不好吗?”

也有报课成瘾,孩子不是在上课外班,就是在上课外班的路上,看到那些崇尚快乐教育的家长,眼神中掠过一丝轻蔑,等孩子上学你们就知道了。

这两种教育理念,无所谓对错,但每每听到快乐教育这四个字,我心里总会咯噔一下,快乐教育明明是四个字,为什么很多人只看到了快乐,却没有看到教育呢?

快乐教育的误区

快乐教育,从语法结构上说,教育是名词,快乐是形容词。快乐教育,对应的是不快乐的教育,而不是不教育。

所谓的什么都不学,让孩子无忧无虑的长大,也许是给孩子更多的是快乐,却缺少了教育。快乐教育,不等于放羊。

刚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会变成什么样子,取决于手握画笔的父母给他什么样的色彩。孩子从小到大,是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实不止孩子,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如此,从外界吸收养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然后改变自己的状态。

有个很现实的问题,上小学前,孩子到底要不要“幼小衔接”?幼儿园要减负,禁止小学化,小学又要求孩子能快速的会拼音,会写字。

幼小衔接需要不需要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去参加会议,上台演讲,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但幼小衔接的形式却是值得商榷的。所谓的幼小衔接,并不是简单的让孩子掌握知识,认识多少个汉字,掌握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幼小衔接最重要的,是给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让孩子适应小学的节奏。这些都不是“放养”能给孩子的。

人们对教育总是有刻板印象,认为教育和快乐是矛盾的。用快乐组词,人们也会想到快乐玩耍,很少会说快乐教育。

其实,教育和快乐,并不是矛盾的。上同样的课,有的孩子是飞奔向教室,快乐得像只小鸟,有的孩子在门口抱着家长的腿,连哭带嚎,就是不肯进教室。所以,决定孩子快乐不快乐的并不是教育本身,而是你对待教育的方式。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一生都在倡导快乐的教育方法,他的侄子小斯宾塞,14岁就被剑桥大学录取,成为著名的植物学家。小斯宾塞不是神童,但他取得的成就比很多神童都大,最重要的是,他生活的很幸福。

在斯宾塞生活的小镇,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几乎所有家庭都在抱怨教育孩子是一件让人苦恼和困惑的事情,而只有斯宾塞家除外。”

斯宾塞用他的快乐教育方法,证明了快乐和教育并不是矛盾体,他们是可以并存的。

赫伯特·斯宾塞曾经受校长之托,教育三个“没救”的孩子,他们都10岁左右,被学校开除了3次。斯宾塞和这三个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发现,这三个孩子并不像校长说的真的没救了。

10岁的劳伦斯说,“学校像个恐怖的城堡,老师刻薄的讽刺他,他一想到学校就害怕,不敢去上学。”

詹姆士说,“以前学习成绩挺好的,但自从妹妹出生之后,妈妈就好像不喜欢我了,总是对我唠叨没完,还挑我的毛病,为了好好地气妈妈,我就故意不好好学习。”

杰克说,“我讨厌我自己,我管不住自己,我大脑里总是想一些没用的东西,数学老师上课的时候,我的心早就飞到河对岸的森林里了。”

这三个孩子的真实想法,让斯宾塞很震惊,也让他惋惜。劳伦斯在学校遭受不公平待,自信心受挫,他不会像成人一样忍受不公正的待遇,所以他不愿意学习,他讨厌学校;詹姆士的叛逆,来源于对妈妈的抵触情绪;至于杰克,他只是更向往大自然而已,这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却因为不恰当的引导方式,让孩子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如果家长或老师能及早发现孩子的秘密,孩子早就可以摆脱“不快乐的教育”了。

真正的快乐教育

赫伯特·斯宾塞说,“快乐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应该是快乐的。好比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从这一头输进去的若是苦涩的汁水,孩子从另一端获得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幸福快乐,孩子在快乐的时候,学东西也会很快,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即使在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也是徒劳无功。

教育学家说过,教育应该在厌倦之前结束。教育的前提是快乐,快乐的方式,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

斯宾塞在“改造”三个“没救”的孩子时,他把消除孩子的不快乐作为首要任务。他根据三个孩子的不同情况,设计训练课程,消除孩子的不快乐。

对劳伦斯,斯宾塞说鼓励他,弱小者应该如何通过痛苦的经历发现真理,成为强者,让劳伦斯热爱公平,后来,劳伦斯成了英国的著名律师。

对詹姆士,斯宾塞告诉他要同情妈妈,因为妈妈没受过多少教育,但她对孩子有执着的爱。小詹姆士后来成为了令人尊敬的牧师。

斯宾塞教交给杰克很多研究动物的方法,后来杰克成为了鸟类学专家。

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学习孩子乐于学习的事物,需要家长有创新的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学习更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用游戏、亲子活动等形式,让孩子在收获快乐的同时获得教育,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越小,心理自助调节能力就越差:0~3 岁的孩子几乎没有自助能力;3~7 岁的孩子只有很少的心理自助能力;7~12 岁的孩子虽然明显拥有了这种能力,但它的影响仍然十分微弱。

孩子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这就需要父母有敏锐的眼睛,及时察觉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引导孩子调整心态。

斯宾塞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说,对于明智的父母来说,一旦发现孩子在求知习惯或心理上有问题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判断他“不行”(因为他对此绝没有任何责任,也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而是像一个医生发现病因一样,去探寻导致这些不快乐的原因在哪里。

孩子不想去学校,不要简单的认为孩子厌学,可能学校里发生了孩子不喜欢的事情。校园霸凌事件里,被欺凌的孩子,肯定会对学校发生抵触,作为家长,必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对孩子有同理心,看到孩子的问题,愿意蹲下来和孩子坦诚的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像医生一样发现病因,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是快乐教育的家长应该做的事情。

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只有孩子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才有可能进行快乐教育。比如让三个月的孩子走路,让一岁的孩子写字,这些行为都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属于拔苗助长。

不管是读书,写字,学语言,还是学规则,玩游戏,所有的教育,都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在《蒙台梭利育儿经》中,蒙台梭利指出,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学习语言文字的时候,应该是先读后写。其实并不是,很多孩子在学会书写后的一段时间内,并不会阅读。

3岁的孩子,能逐渐写一些简单的字,但不会阅读。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才会对阅读感兴趣,这是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和书写能力逐渐增强,内心渴望促使他理解自己学会的字词的含义,并尝试阅读。一般来说,孩子在6岁左右的时候,就能阅读一本故事书,并读懂书中的内容了。

快乐教育,一定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育,不是超前教育,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才是。伪快乐教育,会错过孩子成长过程中吸收能量的绝佳时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抓抓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给孩子足够的饿能量补给,在适合的阶段给孩子适当的教育,才是快乐教育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斯宾塞   赫伯特   詹姆士   劳伦斯   杰克   孩子   快乐   苦不堪言   幼小   认知   童年   错误   能力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