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8小时烧水,战争结束还没赶到战场?辽宁舰动力是不是真拉胯?

说起中国海军,就不得不提辽宁舰。在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自己的航空母舰在大连建造完成,并被国家领导人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

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这标志着中国海军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然而,随着中国技术的不断发展,福建舰、山东舰相继被建造出来,辽宁舰的光芒逐渐被后辈们掩盖,人们居然开始质疑它的实力。

有人说,辽宁舰的动力太拉胯了,48小时才能启动,不如美国核动力母舰,西方媒体更是借此公然嘲讽辽宁舰,说:战争都结束了,它估计还没赶到呢!

那么,辽宁舰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么拉胯吗?它的真实实力如何呢?

辽宁舰的来历

2023年1月,俄罗斯一位议员提议向中国“回购”辽宁舰,引发了网友热议。俄罗斯作为一个武装力量强国,为什么不自己修建航母,而是选择向中国购买呢?而且,这“回购”是什么意思?难道辽宁舰以前是属于俄罗斯的?

这就不得不说起辽宁舰的来历了,辽宁舰并非中国完全自制的,它原本属于苏联。上世纪80年代,苏联造船厂开始建造一艘名为“瓦良格”的航空母舰,用于补充海军力量。

然而,还没等这艘航母建造完成,苏联解体了。于是,“瓦良格”几经周折,最终落到了乌克兰手里。

拥有航空母舰这样的“海上霸主”,乌克兰原本应该很开心的。然而事实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常年征战,人民无法休养生息,国家经济实力大跌。

这样的国家,已经供养不起一艘航母了,更别说这还是个半成品,需要继续花钱修建。于是,“瓦良格”号被搁置在乌克兰沿海城市的港口,无人问津。

不久后,迫于经济压力,乌克兰主动表示要出售“瓦良格”号,以弥补国内经济损失。此消息一出,最先找上来的却是美国。

美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这毕竟是一艘航母,想要拿下它,估计要付不少钱。为了能够以最优惠的价格购买这艘航母,美国一直暗中施压,阻拦别的国家参与购买竞争。

而以当时美国的地位,还真没国家愿意得罪它。因此,乌克兰不得不面对这唯一的买家,还在美国的压迫下,一步步妥协,最后竟然差点答应将航母拆解,当做废铁低价卖给美国。

这时候,有一个人坐不住了,那就是时任海军副司令的贺鹏飞。当时,中国海军已经购买了好几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对航母的需求也没那么急切。

但“瓦良格”号不同,它是未建造完成的,也是全新的!贺司令一直都想为海军购买一艘中国自己的航母,乌克兰出售的航母正好符合需求。

图丨贺鹏飞

然而,怎么购买乌克兰的“瓦良格”号却成了困扰贺司令的一大难题,有美国这个拦路虎在,官方途径购买是不可能,贺司令只能从商业用途着手,托人以私人名义购买,先把航母给“骗”过来。

1998年,在中方代表和乌克兰方的数次协商下,创律集团以2000万美金的价格购买下了这艘母舰,“瓦良格”号也终于突破重重困难,驶向了黑海海峡,开启回国之旅。

然而,就在众人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瓦良格”号被拦截在了土耳其。

1999年,土耳其政府以安全问题为由,扣下了路过的“瓦良格”号,这其中有没有某国的怂恿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土耳其突然霸道的举动,却是一下子让中方犯了难。为了让土耳其放行,中方又派驻土耳其大使与土耳其官方进行了数次协商。

而土耳其提出了他们放行的条件,那就是中方必须对土耳其进行“经济援助”,中方不仅得支付巨额保证金,还得导弹相关技术,让中方愤怒又无奈。最终,中方还是同意了土耳其的霸道条约。

而土耳其也是很做得出来,一直等到导弹发射成功,他们的官方政府才将“瓦良格”号放行。“瓦良格”号硬生生被土耳其霸占了两年,期间据说还被美国人“参观”过。

2002年3月4日,“瓦良格”终于抵达中国,停靠在了大连。而我国为了掩人耳目,不让美国发觉这是军用航母,还刻意将航母在大连放置了整整一年,直到2005年,才将其拖进造船厂,交由军队继续建造和研究。

2012年,“瓦良格”号正式更名为“辽宁号”,被交于中国海军,正式成为了海军武装力量,开始了服役生涯。

辽宁舰动力是否拉胯

虽然中国因为成功推出了“辽宁”号扩充海军实力,但是这个苏联时期就被建造出来的“老古董”总是被人诟病该淘汰了。特别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西方媒体,他们一直宣称,辽宁舰的致命缺点就是它动力拉胯,没法真实运用在战场上。

这里要科普一下,当今世界,大多数在服役的航空母舰,它们的动力系统可大致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核动力,一类是常规动力。而常规动力,又被细分为蒸汽动力和燃气轮机动力。

那么,不同动力的航空母舰有什么不同?哪种动力系统最好呢?其实,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

以现存的航空母舰来说,常规动力的航空母舰占大多数。英国的“伊丽莎白”号是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航空母舰,而中国的“山东”号和“辽宁”号则是蒸汽动力。

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航空母舰,其优势在于它的速度快于蒸汽动力航母,但与此对应,它油耗也相对高一些,性价比低,而且后期维护成本高,像英国这样的资金丰厚的国家才会首选燃气轮机类的航母。

而相比燃气轮机为动力的航母,蒸汽动力航母则表现出它极大的性价比,它油耗没有燃气轮机高,维护成本低,且动力输出稳定,显得沉稳可靠许多。最重要的是,它相比于另外两种航空母舰,价格更加亲民。

而最后一种核动力航空母舰,则相当于是美国特有的先进武器,现今世界上共有12艘,11艘在美国,1艘在法国。

虽然同样是核动力航空母舰,但是法国的“戴高乐”号比起美国的“尼米兹”真的是远远不如。这涉及到了核心技术问题,法国没有美国专门为母舰设计的核反应堆,导致了“戴高乐”号的续航能力一直很拉胯,且故障频发。

而美国“尼米兹”航空母舰,不仅通过核动力实现了几乎无限的续航能力,且不论是速度、排水量还是性能都远超大多数母舰,这种技术不足产生的壁垒真不是轻易能打破的。

因此,从动力系统来说,核动力是现如今最先进的,这也是美国海洋军事实力大大领先的技术原因之一。

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贬低“辽宁”号,是有其依据的,相比于美国的航空母舰,我国航空母舰确实有不足之处。但“辽宁”号真有大家说的那么拉胯吗?

“辽宁”号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它的预备工作需要做很久,作为蒸汽轮机动力系统为主的航空母舰,它需要提前48小时进行准备工作。

但是,“花48小时烧水,战争结束才到战场,”这属实是断章取义的谣言。这个48小时指的是将航空母舰锅炉房的60吨水烧开需要48小时,而烧开的水是为了达到最大功率,满足母舰32节航速。

然而就像手机无需重满就可以用一样,航空母舰也不需要满32节才能启动,实际上,它十小时就能启动。

那么,以蒸汽为动力的“辽宁”号相比于美国的另一艘“福特”号怎么样呢?其实,“福特”号虽然号称为核动力,但其内核仍然是蒸汽动力,这和锅炉加热的原理有关。

普通的蒸汽动力母舰,是直接通过蒸汽重油加热锅炉烧水,而核动力母舰则是增加了一个步骤,先通过核动力产生的能量作用于蒸汽发生器,进而使产生的功率加热锅炉烧水。

虽然步骤还多了一步,但因为核反应堆裂变瞬间产生的能量巨大,使得“福特”号往往只需要两小时,就可以让功率满格,其速度确实惊人,“辽宁”号功率加热速度远远不如。

我们也不能否认,在动力系统的研发技术方面,我们与美国的差距还相当的大,不过想想我国从12年前一艘自己的航母都没有,到如今已经用了三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我们的进步也很大。

虽然美国的核动力航母,依旧需要中国的科学家和专家们共同努力破解研发,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也能拥有自己的核动力母舰!

但是,我们这里应该谈论的不是“辽宁”号,和美国的核动力航空母舰谁更快更强,而应该是,“辽宁”号它究竟有没有大家说的那么拉胯。实际上,“辽宁”号还真算不上拉胯,相反,它还是很有实力的。

“辽宁”号前身作为苏联这等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举国之力建造的航空母舰,自有它的优势之处。

它以4台TV-12-4型蒸汽轮机为动力系统,8台高压锅炉室提供蓄水加热,而32节航速,平均每小时32海里的速度,基本是航母的天花板了,20万马力更是锦上添花。

如今,辽宁号已经服役近11年,不少人都能在海军军演时看到它的身影。作为中国的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辽宁号一直都是中国海军的一个象征符号,它代表的是中国海军的军事实力。

在各国的军事演习交流中,辽宁号代表中国向周围国家展示风姿,炫耀武力的同时也是为了震慑那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特别是某些西方国家。

面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崛起,西方国家忌惮不已,以美国为首,他们一直都大力向民众宣传着“中国威胁论”

但是真正面对辽宁舰时,他们又转换口风,开始数落辽宁舰的不足,企图表示中国虽然强大起来了,但还是不足以与“我”抗衡。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美国这么做,很符合它一直以来的战争发家、挑拨离间的老套路。

宣传“中国威胁论”一方面是见证了中国的崛起,有了危机感,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宣传夸大,可以挑拨亚洲各国的关系,让中国的邻国,例如韩国、日本,产生强烈的危机感。

而这些国家在危机感的驱使下,就会选择抱美国的大腿,向美国购买大量的武器,美国一边收小弟,一边还能赚美元,两全其美。

而当他们买了武器后,美国又发布贬低中国的言论,意图给自己的亚洲盟友们抵抗中国的勇气,使他们在亚洲的布局更加顺利。美国的阴谋有没有的得逞,看看日本、韩国等国有没有购买先进武器就能知道了。

然而,西方媒体也没料到,他们对辽宁舰的质疑居然还能引发国内热议,许多人因为媒体的报道,竟开始真的思考起来,辽宁舰是否速度太慢,以至于耽误战机?

辽宁舰如何参战

会不会出现因为武器没有来到战场,所以耽误战机的情况?

会出现。不过,把这种情况放在辽宁舰身上却是有些杞人忧天了,要知道航空母舰虽然大,但它也只是武器、是工具。

在充分了解武器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武器的实力,是能力的体现,任何军事专家都不会忽略这个问题。

相较于核动力航空母舰,蒸汽动力母舰的速度确实慢了,但完全能够通过合理的调度来弥补。

虽然如今没有战事,但海军已经考虑到了“辽宁”号的不足之处,准备了辅机动力装置。在军事演习和训练时,“辽宁”号在准备阶段,它的锅炉房就会处于待机状态,一旦有任务,它就能立即启航出港。

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么麻烦,一直烧着不就好了?这就想当然了,就像手机电池有寿命,时间久了手机会出故障一样,航空舰母动力系统也有“寿命”。

一直烧着而不使用,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不说,它的动力系统可不像手机电池那样,不能用了,你可以立即换一个。

航空母舰每一个零件的损坏都是极大的损失,而它的维修工作更是大工程。因此,一直烧着不是一个可行方案,大可不必。

总而言之,所谓的“48小时烧水,战争结束才到场”“动力拉胯”的说法,是极其不可靠的。对“辽宁”号等航空母舰来说,动力问题反而不是最大的问题,真正会拖住航母启动速度的是繁琐的准备工作。

一般来说,一艘航空母舰被正式认定需要上战场后,那么整个舰队则需要大概一周的准备时间。当然,真正战争时,时间也许会再次压缩,但是时间绝不会短。

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首先它需要指挥人员和实操的队员,海军内部在决定派出航母时,第一时间得决定驻舰队的指挥官,以及听从指挥的队伍,而队伍的调整编队也需要时间。

其次,航空母舰上一般会停靠大概十多架飞机,而配套的就有上千名士兵。同时,看过军事演习的都知道,一艘母舰基本是不会单独出行的,它的周围一定围绕着随航的舰船,不仅有负责驱逐和护卫航空母舰的几艘舰船,还有核潜艇随行。

可以说,一艘母舰就是一个军团,它所需要的人员是多样的的。与此对应的当然是大量的粮草补给供应,而它同样有专门有负责补给的舰船,随队而行,整个队伍异常的庞大。

要将如此庞大的队伍集结起来,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它的准备时间一下子就被拉长,所以航空母舰能不能顺利出发,它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才是关键因素。

未来,我们国家还会拥有更多的航空母舰,“辽宁”号作为最早服役的军事航空母舰,迟早有一天会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我国海军历史的一部分。

无论如何,它作为我国的第一艘自己的航空母舰,其意义非凡,是我国海军永远的精神象征,相信不少人都是从“辽宁”号在军演上夺目的身影,才开始关注的我国海军。

未来,希望国家能造出自己的核动力母舰,再次如过去军演时的“辽宁”号一般,震慑各国,扬我国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辽宁   乌克兰   土耳其   燃气轮机   动力   核动力   航空母舰   母舰   美国   航母   中方   蒸汽   中国   海军   战场   战争   小时   结束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