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100天!

说到熊猫界“顶流”

如果“花花”排第二

恐怕没有谁敢称第一

被网友称为“花花”的大熊猫和花。

不过,一百天后

“花花”的地位或许会遇到挑战

这就是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吉祥物——

“蓉宝”

7月28日-8月8日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将在大熊猫的故乡

中国四川成都举行

这将是继2001年北京

2011年深圳之后

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这项体育盛会

也是中国西部首次拥抱世界综合性运动会

届时

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

将齐聚成都

在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

18个体育项目中

展雄姿、竞风流

体育风尚席卷“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作为古蜀文明的发祥地

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成都有着数千年的运动文化历史

四川博物院

成都博物馆

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里

有着丰富的古代运动藏品

四川大学博物馆馆藏的唐代褐釉玩球俑。

四川博物院馆藏的东汉七盘舞杂技画像砖。

如今在成都

体育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风尚

随处可见,随时可感

2022年5月17日,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学生体验传统体育运动蹴鞠。

近年来

成都借助举办大运会的契机

充分贯彻“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理念

结合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打造出一个个

令市民拥有“幸福感”与“获得感”的

体育运动场馆及体育消费场景

社区旁的运动场。

市民在绿道骑行。

几年来

成都完成了49座体育场馆的新建、改扩建

多元化布局建设

体育公园、社区运动角、天府绿道运动新空间

以社区运动节、天府绿道健康行为引领

举办了各类“爱成都·迎大运”活动

不断丰富市民运动健身体育文化需求

2023绿道体育展演活动。

“运动成都·活力金牛”2022年金牛区青少年网球比赛。

成都还积极推进实施

“社区体育角”

“绿道健身新空间”

等全民健身建设项目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打造“15分钟健身圈”

孵化出星罗棋布的体育空间载体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伍德帕克轻极限运动公园。

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玩湃社区足球公园。

如今

体育运动已然成为一股全新的生活风尚

席卷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这是2021年6月5日在成都市区拍摄到的雪山。

据统计

2022年成都全市大运场馆

免费或低收费开放509.48万人次

累计举办各类赛事727项

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共享大运“红利”

智慧、低碳的办赛理念

从成都东部的龙泉山向西眺望

一只巨大的银色“飞碟”

停靠在东安湖宽阔的湖畔

与远处的城市和雪山相映成辉

这便是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主场馆

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

东安湖体育公园与雪山同框。

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

东安湖体育公园由“一场三馆”组成

包括可容纳4万人的甲级体育场

1.8万座的特大型甲级体育馆

游泳跳水馆

综合小球馆

这里将承担大运会开幕式

体操、游泳比赛及训练场馆等功能

东安湖体育公园“一场三馆”。

成都大运会场馆凤凰山体育公园。

作为大运会服务保障重要的功能载体

设在成都大学校园内的大运村

于2021年3月全面完工

占地面积约80万平方米

能容纳约11000人入住

赛时将成为国际青年的成都家园

为代表团提供

住宿、餐饮、健身、商业

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多种服务

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

在硬件设施建设基础上

成都还结合智慧城市建设

打造了智慧大运体系

充分应用5G、8K、物联网

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

建立起赛事信息系统

场馆智慧管理体系

大运村服务体系

将智慧应用运用到

场馆管理、观赛体验、媒体传播等场景中

天府双塔下,头戴AR眼镜的跑者在“赛博朋克”式城市绿道上奔跑。

在交通保障方面

成都将投入1700余台新能源车辆

作为大运会交通保障服务用车

向参赛各代表团展示绿色、低碳的办赛理念

40辆纯电动汽车为大运会火炬传递提供新能源用车保障。

准备就绪 共赴“青春之约”

本届大运会期间

来自成都的大学生运动员

将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

大学生运动员们同场竞技

共同谱写一曲活力四射的“青春之歌”

热爱体育的成都人民

也以实际行动积极拥抱大运会

中超联赛成都蓉城对阵武汉长江的比赛中,热情的成都球迷。

自成都大运会启动筹备以来

成都各界青年及社会热心人士

报名成为大运会志愿者

他们将用热情周到的服务

为这场体育盛会保驾护航

志愿者安全意识培训暨消防实地演练。

赛事期间

将有两万名大运会赛会志愿者参与赛会服务

届时

大运场馆周边、赛事沿线、公园绿道

交通枢纽、商圈景点等区域

将设立1000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

配置志愿服务队

开展城市志愿服务

成都大运会市民推广大使。

成都已张开双臂

带着这座城市的激情与希望

发出盛夏之约

100天后,我们成都见!

策划:王丁 黎大东

监制:周红军 任硌

执行:侯大伟 朱永磊

记者:陈地 董小红

统筹:王钒 刘晴 余沁芸

视频:蔡霈霜 李吉

编辑:涂丽君 郑玮 吴晓 徐梦帆

图片来源:新华社、新华网、成都大运会执委会、视觉中国、张可凡、嘉楠、吕久一等

新华社四川分社 新华网 联合出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东安   成都   场馆   雪山   倒计时   运动员   赛事   公园   智慧   城市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