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爆马斯克的星舰怎么了?

大家好,我是难得君。


今日最大的新闻之一,本应该是马斯克的星舰火箭发射,人类史上推力最大的火箭。


但很可惜,这事媒体们都没怎么报道。


在昨天发射的最后四十秒,因为一点小小的故障推迟了发射,据说一个阀门可能出了点问题。接下来什么时候发射,不得而知。


马斯克在发射前就说过,星舰的发射成功率最多50%,只要发射没炸就算成功。



之所以叫星舰,是因为这个Space X火箭,已经超出火箭范畴。


星舰的近地轨道有效载荷是150吨,马斯克说,如果不考虑回收,它可以载荷250吨到300吨。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最大的火箭依然是1962年开始制造,1967年11月9日首次发射的土星五号


土星五号高达110.6米,起飞重量3038.5吨,总推力达3408吨,月球轨道运载能力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18吨



NASA的土星5号汇集了全球最顶端的科技实力,它由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总指挥沃纳·冯·布劳恩与他的德国火箭团队担任设计研发工作,承包商包括波音公司、北美人航空公司、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以及IBM。


土星5号的最后一次发射是在1973年,这次发射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送入了近地轨道,之后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马斯克的星舰,近地轨道有效载荷是150吨,已经超出了土星5号。


星舰的最大特点是:运力大,可回收,成本低。


如果仅仅是运力超出土星5号,人类科技早在很多年前就可以实现了,但同时要做到可回收利用,这难度就大多了。也正是因为可回收,所以单次发射使用的成本就很低。


马斯克说,星舰的发射成本相当低,一旦相关试验取得成功,将启动规模化生产,以每年建造100艘的速度,打造1000艘“星舰”组成的太空舰队,将10万人和相关物资运送到火星,实现从21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在火星殖民的梦想。



客观来讲,殖民火星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有多高,还真不好说。


抛开星际殖民,目前星舰这样的超级火箭,并没有现实的市场需求。


不管是用来发射卫星还是携带核弹,都不需要这么大的火箭,因为成本太高,太不划算。


而它唯一用途只能是人类用来探索未知的宇宙,是没有任何可预期经济效益的星际探险。


也正因如此,所以网络上对马斯克的星舰嘲笑和讽刺的声音很多。


探索宇宙真的毫无现实意义吗?


我觉得不是。


五百多年前的哥伦布为了探索地球,也遭到了各种资本和民众的嘲笑,谁也不愿意砸钱去做一件收益完全无法确定的事情。


最后还是女王伊莎贝拉掏了自己私房钱,资助了哥伦布出海的费用。


然而就是这个看似风险无限大,收益为零的投资行为,却开启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大航海时代。


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比五百年前人类对地球的认知还少,但谁能说马斯克就不是开启星际旅行时代的“哥伦布”呢?


人类现在内卷严重,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资源的短缺导致的。


随着人类文明等级的提升,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爆炸式发展,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将达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


那时候人类的目光将不仅仅是太阳系,甚至触手将伸进银河系。


若干年后,我们子孙后代用来星际穿越的各种星际舰队,追根溯源,说不定原型就是现在的Space X。


当然,很多人会想,如果马斯克真姓马,Space X是国人发明的,或许发射星舰这事会被大小媒体吹上天。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2019年BBC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票选活动。屠呦呦与艾伦·图灵、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一起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她也是28位入围者中唯一一个亚洲人。


BBC拍摄了一部宣传屠呦呦的科普短片,以致敬这名为全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短片播出后震惊了全世界。而我们的媒体干什么去了呢?英国能拍出宣传中国科学家的短片,我们能吗?


在颁奖现场,担任诺贝尔主题演讲会的主持人卡罗林斯卡学院传染病学教授Jan Andersso在屠呦呦演讲全程中一直跪在地上,一只手从后面扶着屠教授,另一只手为屠呦呦研究员拿着话筒,30分钟一动未动。



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崇尚科学的精神,这就是。


数年前,《北京晚报》对屠呦呦有个报道《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之“谜”》。


文章披露屠呦呦获诺奖时,一帮所谓的科学家,竟然联名向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写信,企图阻止她获奖。


他们的理由很有特色



甚至说,宁可不要,也不要屠哟哟独享。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真正影响世界的论文有多少?除了91岁的屠呦呦,还有谁在自然科学领域拿过诺奖?


这个时代只有夹头、带鱼、斜眼,金X灿,陈平之流才能混的风生水起。


人类的创造创新,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自由,离开了自由,人类将一事无成。


反观我们,民众有多少自由呢?科学家又有多少自由呢?


在对马斯克Space X羡慕嫉妒恨的时候,静下心来,一个芯片就能卡住喉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人类科学文明的进步,其实秘诀无非四个字:自由、公平。


这应该成为人类每一个人的信仰!


大家好,我是难得君,一个三观比五官正的大叔,985硕士,曾任企业高管,大学教师。为防走散,关注微博@我是难得君。我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开播了视频,搜索“难得君”就能找到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哥伦布   火星   载荷   土星   轨道   星际   科学家   火箭   人类   自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