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改革:楚国令尹制为何能够延续性生存

各国“设相”,拉开战国的分裂序幕

战国史的开端是以三家分晋作为分割,其中“魏文侯卜相”一事则是卿族权力上升的标志性事情。“卜相”这件事并非偶然发生,在其身后,说明官僚制度在战国前期的魏国已经相当完善,就魏国的“相邦”设置一事,就此打开了各国分裂,权力斗转,接连设相的帷幕。

纵观看战国时期的将相制是当时普遍存在的制度和政治惯例,一般说来,可将战国之相分为三类:一是作为君主统治工具的布衣知县;二是作为旧传统旧制度遗存的贵族之相;三是衔负外交使命的特殊之相;

显然在七国之内,均有着适应本国实际政治情况的“设相”标准,于此同时,还跟每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有很强的关系,如秦、楚、齐国等。在同一官职设立相同准则之下,异化出各自的特色,仅从这一切入点,我们又能反观各国的特点。

比如楚国的官制,就和战国时期其他国家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一来是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二来是他原本的官制设立影响,二者造成了“楚相”的独特。我们研究却发现,楚国终其一生,皆未出现过“宰辅”、“相位”等指代称谓,在战国其余六国纷纷效仿设相的风口上,唯独楚国不随大势而动,此般操作,到底为何?

楚国的官制的成型与持续性

春秋时期,当周朝逐渐走向衰微,“礼崩乐坏”已成定数,出现了“自大夫出”的卿大夫专权风气。而偏南一隅的楚国,是雷也打不动的政权稳定局势,由于区位的封闭性,可以说楚国自周王朝建立到春秋末期,受中原礼制的束缚较少,自成一体的中央集权制就发展到较高程度。内部依附于统治阶级的官僚体系,也就随政权稳定而稳定。

随着相位设置成为中原五国的官僚体制变化主流是,此时的楚国仍旧在实行一种旧制度——令尹制,一成不变地坚守其特色。

《左传·庄公四年》记载:“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随人惧,行成。”

这便是楚国“令尹”最早的出处,到了战国时期,楚国也没有改变令尹制的存在。楚国自西周时期(公元前1115年)建国,到战国时期被秦所灭,享国800余年,在整个先秦阶段享国最久,疆域最广。自从若敖之乱公室受到威胁后,楚庄王就着重让王室的公子来执政,比如说后来以公孙敖为令尹,但是公孙敖有前车之鉴,他吸取了若敖一族的教训,对王权臣服有加,丝毫不敢僭越;后面索性着手对楚国制度开始进行改革,于是楚国原本的官僚形式就演化成为“内姓选与亲,外姓选与旧”的政治惯例。

也就是说由此制度开始,楚国内部的执政者要么是楚王最亲信的王子,要么是自己的兄弟。到春秋末年,楚国之内,可查“令尹”人数十七人,其中十二个都是楚国的公子,显然组成了一个最强皇室亲友团执政模式。

楚国因惧怕“三家分晋”这类的威胁,于是开始学用早都奔溃的礼制,后知后觉地借用中原盛行的宗法制来维护巩固楚国的中央集权制,从而形成了一套“宗法一体”的官僚政治体系。

所以我们看到,当中原各国随着卿族僭越君主权力,国家权力逐步下放时,楚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当中,仍旧把君主权力视为最高统治权,其内部的以“令尹制”为主导的官僚系统也在有条不紊地持续着。


令尹制的职责实质类同于中原六国的“相位”

楚国设立“令尹”,作为其国体“宰辅”的称谓,历经春秋到战国,一直都没有发生变化,而且“令尹”一词,为楚国独有。窥探其本质的职责,也类同于“相位”职责。

令尹在楚国百官中的地位,最为显赫。如《史记·楚世家》中记载:

“楚怀王六年”,昭阳率楚师伐魏,取胜之后,又移兵攻齐,齐王患之,陈轸为齐国使者见昭阳,劝其退兵。即往昭阳军中,曰:‘愿为楚国之法,破军杀将者何以贵之?昭阳曰:‘其官为上柱国,封上爵执珪。’陈轸曰:‘其有贵于此者乎?’昭阳曰:‘令尹。’进令尹,此国冠之上……”

由此可见,令尹已经被楚国视为“国冠之上”,冠读为官;这里的“国冠”就是国家官员的意思,令尹的地位,百官之上,自然显赫。再谈及工作范畴,《战国策·楚策》载:自令尹以下,事王者以千数;一国之柄。令尹对内执掌政治、军事、司法,对外代表国王处理外交事务。可见是集政治、军事、司法、外交大权于一身,甚至于有些时代,兼具人员升黜任免的。

站在权力高位“令尹”,大大地滋长了其任职人员的气焰,在襄公一代,就有令尹子南,未益禄而有马数十乘,在当时这和令尹身份是不相符的。后来楚王为了打压这种恃宠而骄的风气,于是杀了令尹子南,以儆效尤。自此后,令尹虽站在百官群首,也丝毫不敢越距,受到楚王的全面监督和严格控制,绝对不能仗着君主赋予他的权力和楚王抗衡。

很显然,令尹的本质也和中原六国的“相职”一样。楚国这种独特的官职,鲜明地体现了它的集权政治特点,但是这种集权政治和之后的秦汉时期中央集权相比,还只是一种雏形,但是对于之后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有着先河之鉴。特别是后来的汉制,就是传承了楚制,演化而来。

令尹制与中原六国“相制”的区别

战国时期,秦国和中原三晋对于“设立相位”一职都经历了一个由文武兼职到单一划分,独立文官职责的过程。而楚国的“令尹制”始终都是一种“将相合一”的制度,所以带有的军事色彩非常浓厚,即便是到了战国末期,他国的文官已经占到百官之长的主导地位,楚国内部依旧是以武将为核心。

所以,在战国前期,中原各国的“相位”和楚国的“令尹”没有太大层面的区分,只是到了后期,中原相位剧变,楚国还在坚守。与此同时,在人员配比上,楚国也和中原有所差别,从《左传》、《战国策》的史料记载看,楚国的令尹官位同一时期未曾出现两人以上共同执政的情况,当中原开始实行多人为“相”,秦国设置左右丞相时,楚国的令尹依旧是按照单轨发展的趋势。

楚国令尹人员的选择,和中原的相位人员选择也有所不同。众所周知,战国时期中原各国的有“游士”的风气,凭借着自己能力的士人可以游走到其他国家担任官职,其中以秦国为典型。楚国不同,前文曾提及楚国的官僚政治模式是“宗法一体”的,所以基本是从国内选拔,要么来自于王室公子,或者其宗室下的同姓成员,除了楚怀王时期的吴起是卫国人,其余全是楚人,这就和中原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可见,战国时期的楚国在“设相”一事上非常薄弱,其主要原因是对令尹制的延续发展和完善。令尹一职实际上和中原六国的相位职责没有太大的差异,均为百官之长,辅助君王的第一人物。

当各国都在变着戏法改革发展,废除周王室流传下来的世卿世禄时,楚国却保守地秉承旧制度:让宗室贵族把持朝政;正是因为这种因循保守的姿态,令尹制的一些显性职责,也在随时不断调整和趋势完善;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也就成了楚国后期发展的严重障。古代法则不管怎么变革,都是为了让制度适应政治需求,这就是令尹制虽不直接改名为“相”,但也能继续依附楚国生存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楚国   制度   延续性   中原   楚王   相位   百官   官僚   战国   战国时期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