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通关百日-香港中小学生赴内地交流计划下学年重启,大湾区的“课桌”再次拼在了一起

视频加载中...

恢复通关百日,香港元气恢复了吗?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近日向立法会特别财委会提交的文件显示,随着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受疫情影响而停办的“中小学生内地交流计划”将于2023/24学年重启,涉及10.9万个名额,预算开支为1.15亿港元。

“在计划重启前,我们已经自发组织了前往内地的交流活动。”香港佛教正觉莲社学校校长陈丽嫦告诉记者,随着粤港往来越来越便利,两地教育交流合作已经重新搭建起来。

自1月8日香港与内地实施首阶段恢复通关,再到2月6日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通关至今的百余天内,陈丽嫦见证了通关给学校带来的飞速变化:“跨境学童回来了,内地参观活动恢复了,未来的发展也充满机遇。”

跨境学童重回校园

春日的深圳,早上7点天刚蒙蒙亮,而福田口岸的出境通道外已经排起长队。队伍中多是学龄期的孩子,有的被家长牵着手,有的则是独自过关。“熟悉了路之后,妈妈有时只送我到关口,我会自己过关坐港铁到学校。”香港佛教正觉莲社学校五年B班的浚浚(化名)已经习惯了这样有些特别的上学路。自从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后,他和他的跨境同学们陆续回到久违的香港校园,过关上学的路也从回忆走到现实,从陌生走到熟悉。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告诉记者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2月,香港有6001位跨境小学生、9395位跨境中学生。这些跨境学童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在香港上学、平日却居住在内地。2020年初开始,受新冠疫情影响,跨境学童们无奈告别了香港的校园,直至今年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

“1月8日恢复通关之后,孩子恨不得当天就能回学校上学。”浚浚的妈妈林小静说,三年网课让孩子十分思念学校里的同学和老师,因此通关的消息一出,她就开始计划怎样让孩子早日返校。通过预约过关名额,她先让孩子1月16日来学校参加了学期末颁奖礼,又在2月2日春季学期开学当日让浚浚成为了香港佛教正觉莲社学校最早返校的跨境学生。2月6日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后,上学之路变得更加便利顺畅。

全面通关后,香港佛教正觉莲社学校部分返校的跨境学童在学校门口合影留念

“第一天回学校的时候,班上的同学们都主动跑来找我玩,带我去逛学校。”浚浚一回到班级就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同班同学主动请缨成为“关怀大使”,带着浚浚了解校园内的新变化,二人也在陪伴中成为了好友。“这是学校为迎接跨境生返校提前做的安排,请香港本地同学成为跨境同学的‘大使’,帮助跨境生在学习生活上快速适应。”香港佛教正觉莲社学校五年B班的语文老师吴嘉瑜说,班上同学对这项提议非常欢迎,甚至发起了一个小小的“游戏”:跨境生刚返校时不会被告知谁是自己的“大使”,而要从其余同学的态度中去自己猜测,最后由老师揭开正确答案。“他们大多都猜不对,因为同学们都会从旁‘干扰’,一个比一个热情,让跨境同学们难以看出谁对自己特别。”吴嘉瑜笑着说。

陈丽嫦告诉记者,目前除已在内地学校办理借读的学生外,学校的跨境生已全部返校。“2月初开学后就立刻迎来全面通关,当时基本每天都新增十几位的跨境生返校。”陈丽嫦说,很多家长早已准备好相关证件,只待全面通关便立刻让孩子回校上课。学校方面也是提前做了多种安排帮助跨境生适应校园生活,如“关怀大使”就是其中一种。家长委员会也提前和内地家长做好了沟通,帮忙购买了新校服、新课本提前寄去,让同学们尽可能在返校时多一些准备。

香港佛教正觉莲社学校为返校的跨境学童准备的“返校大礼包”

“如今这些跨境同学已经都和大家打成一片了。”梁翠美是香港佛教正觉莲社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她见证了这段时间以来跨境生们融入校园的心路历程。她还记得,同学们返校之初大多沉默寡言,而如今多已重绽笑颜。“和同学们聊天的时候已经可以感觉到,可能只有一两位同学还需要继续关注,大部分跨境生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生活。”梁翠美说。

家长们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变化。林小静发现,在网课期间浚浚性格非常内向,而随着重返香港校园,儿子开始变得越来越开朗。“能够重新回到喜爱的老师同学身边,和他们一起学习玩耍,对孩子的性格和社交能力发展都带来了正面影响。”林小静说,三年网课,自己也曾想过放弃香港学校,让孩子入读内地小学,但孩子自己坚决反对,放不下香港的同学老师。而如今看到孩子得偿所愿重新回到校园,学习生活都重回正轨,她也感到非常欣慰。

香港佛教正觉莲社学校安排返校的跨境学童定期接受心理辅导

大湾区的“课桌”再次拼在了一起

而对孩子们来说,他们现在最期待的是学校组织的各种线下活动。“学校要带我们去内地参观,这还是我第一次和全班同学一起出去玩。”在香港佛教正觉莲社学校读六年级的果果(化名)颇为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复活节假期期间,学校组织了全校同学一同去广东梅州参观,全班同学几乎都报了名。除了和梅州的小学交流,这趟行程还会参观梅州数个知名景点和香港公司设立在梅州的工厂,可谓丰富多彩。“这趟行程也是家长委员会牵线促成。”陈丽嫦说,疫情前学校就和内地保持着交流活动,而家长们也乐见同学们对祖国有更多了解。

全面通关后,随着两地交流的复常,这样的参观交流活动也将越来越多。在香港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课程要求中,香港学生们需要到内地进行考察,体验国家发展,增进文化认知、提升国民身份认同。就在4月3日,首批香港高中生抵达广州,开启了自己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实地考察之旅。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的安排,自2023年4月初至8月,约有4.5万名香港公民科学生赴内地考察,涉及22条线路460余个团组,全部在广东省内。

除了全体高中学生参与的公民科考察外,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还将为不同年级学生举办涵盖不同主题及参访点的内地交流计划。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4月13日向立法会特别财委会提交的文件表示,随着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受疫情影响而停办的“中小学生内地交流计划”将于2023/24学年重启,涉及10.9万个名额,预算开支为1.15亿港元。教育局会通过不同渠道,包括简介会暨经验分享会、宣传单和教育局网页等加强宣传推广,鼓励学校积极安排学生参加。

交流越发紧密的,还有两地的大学校园。近些年来,港澳高校纷纷来粤办学,而随着两地通关,两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也更加便利高效。

“广州和香港的同事们当了三年网友,现在能够面对面交谈真是太好了。未来推进工作一定会更快更顺畅。”随着内地与香港全面通关,广州校区和香港校区两个校园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密,往返两地办公成为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关继祖教授的日常。“如果下午广州的校园有会议,我会在大约11点乘车前往深圳口岸,然后通过深圳到南沙的高速路直达广州校园。大约下午1点多就能到,参加下午3点的会时间足够。晚上8点多我就能回到香港的家里。”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关继祖教授如今时常往返广州、香港两地办公

今年九月,第一批本科生将入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年开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3个本科专业,面向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和河南省招生,并同时招收港澳台学生和国际学生。而入读广州校区的学生,将和香港校园的学生通用实验室等校园设施,也能如关继祖一般方便往来两地交流。“我们在加紧研究两个校园不同课程的学分互认,让学校资源可以充分发挥效用。”关继祖说,未来在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广州校区和香港校园的交流合作都将更加密切。

“以后孩子不管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读大学,我都乐见其成。”作为家长,林小静感慨,眼见两地教育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往来又如此便利,孩子未来大学的选择也可以有更多自由。

不过今年读五年级的浚浚还没有想得这么远。他最近关注的是,他又有了同桌——之前出于防疫考量,班上的课桌都是分开独坐;而这两天,老师又让大家把课桌重新拼在了一起。

【采写】GDToday记者 李心迪 张诗雨

【视频】GDToday记者 许晓鑫 陈晨

【统筹】GDToday记者 王勇幸

【作者】

今日香港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香港   梅州   内地   佛教   学童   课桌   广州   学年   中小学生   教育局   两地   家长   同学   老师   孩子   计划   学校   校园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