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基层医疗要回归关怀本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成为医生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医生有专业的知识和判断,人工智能模型本质是算法和概率,可以用知识图谱、医学知识库技术手段约束模型,确保生成内容的合理性、权威性和准确性,这是具有挑战性的技术。”近日,在“数筑基层 智赋健康”卫生健康智慧化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陶晓东说。

陶晓东表示,医疗是政府参与强的、高利害性的民生行业,所有技术创新都要回归医疗本质关怀——临床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咨询等。未来,需要和各级卫健部门深度合作实现技术和模式创新,也呼吁卫生监管部门创新手段来评价卫生体系,促进医疗资源公平利用。

他分析,眼下,不变的是患者从数据到诊疗到康复的诉求,变化的是技术。首先要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从医学的教科书、医学文章以及诊断案例等数据中学习专家知识;其次,借助自然语言理解,从患者病历、检查检验中,分析与诊疗相关的特征、提取决策推理的语义证据;最后,融合深度学习模型预测和患病证据信息,进行推理决策。“诊断过程中,医学可解释性显得尤为重要,努力方向是让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时更加精准和契合,更被基层医生信任。”

活动现场图片。主办方供图

现场,安徽、甘肃、青海、江苏等地卫生健康部门同志分享了数智技术助力基层医疗的地方实践与经验总结。截至3月10日,智能辅诊系统已累计接入江苏879家机构,服务3930名基层医生,AI随访已覆盖试点区域基层公共卫生服务14项中的11项内容,满足80%以上随访业务场景;甘肃省探索AI赋能老年人“慢性四病”管理水平提升,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进老年慢性病风险人群分级分类精准管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慢性“四病”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活动现场图片。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人工智能   中国青年报   基层   医疗   技术   江苏   深度   本质   模型   医生   医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