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距中国最近的县城,可使用人民币,生活用品偏爱中国制造

说起蒙古,我们会想起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及他那骄傲的后代们。

蒙古人世代居住在草原上,以畜牧业为主。蒙古分为内蒙古和外蒙古,在很久以前,它们都曾是中国的领土。

清朝初期,蒙古被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漠南,漠北,漠西蒙古。

漠南就是现在的内蒙古,而漠北和漠西则是外蒙古的领地在内蒙古和外蒙古之间则隔着一大片沙漠,因为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导致了蒙古的分裂。

辛亥革命之后,外蒙古脱离了清政府的掌控,宣布自治

1945年,在苏联的干预下,外蒙古正式成为独立的国家,并在政治和军事上依赖苏联。

从此,蒙古国在我们心中,成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它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边陲小镇

在蒙古,有一个城市是非常特别的,那就是距离中国最近的蒙古县城——扎门乌德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草原,但却没有遍地的牛羊,而是比较发达的一个县城。

扎门乌德是通往蒙古的第一个关卡,在这里,完全可以领略到蒙古的风土人情,其实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和内蒙古并没有什么不同。

一直以来,扎门乌德被蒙古人称为“蒙古的小香港”,这是因为扎门乌德是蒙古对中国最大且唯一的贸易口岸,蒙古政府还在这里建立了自由贸易区。

扎门乌德总面积为460平方公里,只有两个行政村1400多户住户,总人口只有6000多人,和内蒙古相比,相对而言是比较荒凉的。

因为它是被戈壁包围的城市,它距离首都乌兰巴托有几百公里,而距离中国的二连浩特却只有几公里。

虽然人少,但是这里却是重要的区域,这里有80多家国企事业单位,十几所学校,还有很多的娱乐场所,而且这个县城,深受中国的影响。

可能会有不少人曾去过扎门乌德旅游,相对去别的国家需要繁琐的手续,去扎门乌德就便利多了,只需要在二连浩特申请一个24小时的商务签证,就可以一日游了。

通过海关之后,坐车来到扎门乌德,就算是正式进入蒙古地界了。

这里的建筑风格很独特,经过百年的演化,既有中式特色,又有西方色彩,还掺杂着蒙古传承已久的传统风格。

其实扎门乌德整体来看,远远不及中国的一些小县城繁华,四处都会给人一种非常空旷的感觉,即便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也依然有这种感觉。

因为是在戈壁滩中,所以扎门乌德的绿色是很少的,绿化面积少,就更加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在这里,露面市场也很小,超市、餐馆也是小小的最热闹的地方恐怕就是自由贸易市场和火车站了。

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不过因为地方空旷,也没必要盖那么高,在这里生活的居民,住的普遍都是带有西方风格的平房

扎门乌德是个边境城市,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深,提起蒙古,充其量能想起他的首都乌兰巴托。

由于广袤的草原,蒙古一直以来都给人一种很辽阔的感觉。

因为和中国二连浩特比邻而居,扎门乌德成了最重要的通道中转站,它所处的东戈壁省也因此成为了蒙古国最重要的出口省份。

蒙古创产资源丰富,依赖创产出口就成了他们最重要的经济体系。扎门乌德距离二连浩特不足5公里,每天往返的商队络绎不绝。

这里的人和中国往来密切,他们都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在这里生活的人,都会使用付款码或者人民币,这也算是紧跟时代的步伐了。

作为两国的通商口岸,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接触到很多的新鲜事物,这里的人们并不依靠当地的畜牧业或者矿产业,而是以经商为主。

在这里,几乎人人都是“倒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代购而且都是以女性居多她们每周都会去二连浩特进货,然后再拿到蒙古境内去贩卖。

蒙古的地理特点限制了他们的工业发展,而且轻工业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制造力普遍偏低,所以几乎能用上的生活用品都依赖于进口

中国作为邻居,能够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小到牙刷,卫生纸,大到冰箱,电视等电器,在蒙古境内都会成为热销产品

她们以经商为荣,所赚的钱,完全能够养活一家老小。

女人出去经商,男人们则在家里享福,还有一些男人会出去给一些运输公司充当司机,毕竟这里是贸易重地,并不缺工作的机会。

蒙古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没有很大的野心,在扎门乌德这个地方,每个来往的商贩都是想要养家糊口,但从来不想着扩大自己的生意。

他们过着一种小富即安的生活,平时就是去二连浩特进进货,就算是出国一日游了,然后回来之后再把货品倒卖出去,有了钱,就去喝酒吃肉,等钱快花完了,再去进货,赚钱。

他们几乎并不考虑买房,买车的问题,因为不需要,顶多会需要一辆用来进货的车。

在这里,人民的教育和医疗统统都是免费的,这为家庭省去了一大笔开销。还有很多的居民,他们会选择把孩子,送到二连浩特去读书。

和中国通商时间久了之后,为了金钱往来更加的便利,这里的人们几乎都使用人民币,或者是扫码支付

有时候来旅游的人,即便沟通不方便,但金钱往来却很少出错。

由此可见,扎门乌德已经成为蒙古重要的经济区,虽然它地方小,建筑设施也不多,但在这里,能够作为连接中国的窗口,对它们国家的整体经济而言,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蒙古是一个内陆国,纷纷扰扰多年,终于如愿以偿的独立出去,蒙古整个国土面积达156.65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300万人。

这是属于最典型的地方大,人少。因为到处都是草原,所以他们想要发展经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直以来,他们都依赖畜牧业,近代之后,开始依赖矿产业。

蒙古国有丰富的矿产,多达80多种。这让很多国家都很羡慕,笑称他们是“坐拥金山”。但即便是坐拥金山,也得有销路才可以发家致富。

在蒙古,交通并不发达,铁路运输更是拿不出手。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但蒙古想要建设铁路也有着很大的困难。

扎门乌德是蒙古最边陲的门户,从扎门乌德出发,就可以看出,铁路并不发达,而且站点也特别少,没人知道他们的居民是怎么在茫茫戈壁中找到火车站点的。

他们国内的铁路只有两条,一条通往俄罗斯,一条通往中国。落后的交通阻碍了经济发展,工业化实现不了,即便有金山也施展不开。

相比其他城市而言,扎门乌德就幸运多了,幸运的是,它和中国挨着。

内蒙古的GDP水平即便不用说,我们也知道是远超蒙古很多倍的,因为有一个繁荣的邻居,扎门乌德居民的生活要好上很多。

欣欣向荣

既然和中国毗邻,那么扎门乌德所能依赖的,就不仅仅是经商上的便利。除了生活用品之外,这里的人们生活离不开水和电,而这两样东西,竟然也要通过中国来实现。

在蒙古,超过80%的生活用品都是通过扎门乌德进口而来,电和水也是由中国途经扎门乌德,来实现其他地方的供给。

作为现代化国家,电是人类离不开的东西,蒙古和内蒙古的地理条件大致相同,而内蒙古已经实现了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等诸多途径。

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成为了第一个向国外供电的省区。而蒙古境内的电力,就是通过内蒙古途经扎门乌德实现运输的。

就地势而言,蒙古和内蒙古差距并不大,但因为是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冬季太长,风雪又大,降雨量又太少,加上近年来蒙古沙漠化严重,所以就导致当地无法通过农作物来支撑国家的经济。

不仅如此,他们的城邦分布比较分散,荒原戈壁较多,想要实现集中供电也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蒙古并不是什么发达国家,而且蒙古想要实现自己发电供电,是得不偿失的,与其这样,还不如向国外买电,所以中国就成了蒙古的供电商。

扎门乌德距离中国非常近,所以想要用电也非常方便。

1994年,二连浩特就和扎门乌德,签订了输送电力的协议。

双方在两国境内建立了一条长达16公里的电力运输路线,中国会按市场价来收取相应的酬金,并且负责该条路线的维修工作。

中国有“基建狂魔”的称号,在和蒙古达成合作之后,境内的电力运输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自由,但其覆盖范围并不是在蒙古全境,所以在扎门乌德以外的地方,仍旧有很多地方没有通电。

很多网友前往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旅游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蒙古包内不仅没有充电的地方,就连洗澡也不是那么的方便。

2009年,一条从新疆阿勒泰地区出发,一直到蒙古布尔根口岸的电网拉开,使这里的人民也实现了用电自由。

2019年,蒙古再一次向中国申请,搭建电路运输,于是继阿勒泰至布尔根的电路运输之后,又一条电路诞生。

按蒙古要求,中国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至蒙古国布尔根嘎斯台口岸正式通电全长2.6千米,供电面积达3700平方米。

对于蒙古而言,中国是他们最重要的外贸伙伴,2021年,中国和蒙古之间又添了一条电力运输路线,从我国的巴彦淖尔至蒙古查干哈达。

这条路线,是两国之间重要的战略合作,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发展,是蒙古政府和中国扩大开放,加深合作的证明。

两国之间1100公里的电力运输路线,承载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经济发展。

电力运输是“草原之路”的一部分,通过这条道路,我们可以推动铁路等方面的发展,还可以稳固双方的资金链,实现物流,人流等多方面的沟通,使两国能够更快的融入亚太经济体。

迄今为止,在新疆区域和二连浩特地区,都有各自通往蒙古的电路运输路线。

截止2020年,蒙古和中国之间就电力运输的交易额,已经达74亿,很大程度的推动了两国的经济往来。

上面提到,扎门乌德不仅缺电,还缺水,就连水资源也需要进口,其实他们的日常用水并不稀缺,只是不方便。

就扎门乌德的地势而言,的确用水并不方便,虽然自来水在中国并不算是什么稀缺资源,但对于草原住户来说,的确有些不方便。

一直以来,他们都借助运输车来运输水,不仅耗费精力时间,还会造成很多的浪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越来越羡慕都市那种一拧水龙头就出水的生活。

但供水和供电不一样,供水背后的问题更加的复杂,不仅要铺设管道,还要入户到家,这简直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而且在茫茫戈壁上通水,需要面临很多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条通水的管道,更是考虑到后续的发展,如果将来扎门乌德继续发展,这些管道就得重新拆除在建。

经过长时间的商榷,二连浩特政府最后决定,在紧急时刻,二连浩特将会为扎门乌德提供水资源。但全面供水的问题,还得进一步敲定。

一直以来,两国都努力促进友好关系,在疫情泛滥时,中国的救援队也第一时间支援蒙古,相信两国通过贸易往来和互帮互助,都能走向更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乌兰巴托   中国   浩特   蒙古   都会   内蒙古   戈壁   生活用品   县城   草原   人民币   电力   蒙古国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