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京都第一寺潭柘寺

潭拓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南部的潭拓山麓。潭拓寺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寺院初名嘉福寺,唐代改称龙泉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拓树,故民间一直称其为“潭拓寺”。在北京民间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谚语。潭拓寺在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再加上庞大的规模,有“京都第一寺”之称。


潭柘寺规模宏大,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

寺院整个建筑群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多种多样。寺内的中轴线上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千佛殿等建筑,左右两侧有梨树院、行宫院等;寺外有上下塔林、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的建筑和景点。除了建筑外,院落里还有很多参天的古树,树木参天蔽日,更是给人古老幽静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

潭柘寺的正门外南侧约300米处有上下两座塔林,风景优美,由寺内圆寂的大师存放舍利的骨灰塔组成的,共有71座砖塔或石塔;塔林以灰白两色为主,处在僻静的树林之间,在此散步参观十分安静,感觉古朴安然,心灵也得到休憩和放松。

参观塔林之后便可从山门入寺,山门上刻有康熙御笔“敕建岫云寺”。两侧的红墙上嵌有琉璃大字,左为“佛日增辉”,右为“法轮常转”。山门内古松苍劲,其中尤以“清、奇、古、怪”四松最为有名。

寺内的天王殿两侧供奉高约3米的彩塑四大天王像:东方护国天王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手握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手环蛇龙;北方多闻天王左执伞、右执鼠,脚手踩着妖魔鬼怪,意为风调雨顺,永镇妖魔之意。中央供奉含笑而坐的弥勒佛,佛身后为护法神韦驮。

全寺的主体建筑是大雄宝殿,五开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绿剪边屋面,上下檐悬“清净庄严”、“福海珠轮”金字大匾,为康熙和乾隆的亲笔。正脊两端有巨形碧琉璃鸱吻,高2.9米,色彩鲜艳,形态生动,鸱吻上系有銮金长链,气势轩昂。大雄宝殿内正中供奉硕大的释迦牟尼像,神态庄严,两侧分立阿难、迦叶塑像。

在大雄宝殿后侧的帝王树是一棵上千年的银杏树,规模壮观,传说这棵树的每一个分叉都是在每一代清朝皇帝登基时生长出来的;帝王树北侧还有一棵古玉兰树,这是北京唯一的双色玉兰花树,每到春暖花开时,满树的玉兰非常漂亮。

全是最高处是观音殿,红墙绿瓦,巍峨壮丽。廊下挂有乾隆手书“莲界慈航”匾,殿内观音彩塑端坐莲台之上,敛目合掌,隽秀端庄。殿内原有两个凹陷的砖石足迹,相传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出家在此礼拜磨出的遗迹。

在潭拓寺的西北角,还有一座龙王殿,在殿前的廊檐下有一黑青色石雕刻成的大鱼,这就是潭拓寺有名的古迹之一—石鱼”。这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用木锤敲击石鱼的不同都位,就会发出“丁东”悦耳的声音,而且音阶上也有明显的变化,如同敲击乐器一般。据传只要摸一下这条石鱼便可以祛病祈福,并且十分灵验,每年春节排队摸石鱼的人会非常多。

潭柘寺深受着历代皇家重视,香火极旺,每年都会举办“浴佛法会”、“莲池大会”、“龙华圣会”等佛门盛会。寺院又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春夏秋冬各有美景,晨午晚夜情趣各异,“潭柘十景”更是名扬京城内外,真是一个修养身心的绝佳之地。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塔林   北京城   龙潭   京都   鸱吻   乾隆   玉兰   天王   大雄宝殿   山门   寺院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