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龙井好茶,不要顶贵的,寄四十斤,再寄二十斤

在杭州说胡适的往事,似乎总要从他与表妹曹诚英(字佩声)在烟霞洞的那段恋情讲起,才能步入正题。

即使只想说说他与杭州的茶缘,似乎也绕不过这这一段。



胡适(右二)与曹佩声(右一)与友人同游

1923年春,也是龙井茶上市的季节,胡适因参加“新学制课程起草委员会”会议南行。先在上海开会,4月29日起,休会5天,他当夜赶赴杭州,与一众友人住在西湖边的新新饭店。

也就是这个时候,在浙江女子师范读书的曹珮声进入了胡适的杭州生活。

自1920年9月到1923年底,胡适的身体不太好,时常新病旧疾并发,包括1923年春天频繁往来沪杭期间。

但是在这一年的6月之前,从胡适与友人的信件中看,他应该并无长居杭州休养的打算。

为什么胡适在6月24日由新新饭店搬至烟霞洞,并开始了三个月的长居?

胡适在《山中杂记》说,他6月8日到杭州,一直住新新饭店。15日与蔡元培、高梦旦游南山、到龙井、过九溪,后到烟霞洞。

“烟霞洞的风景打动了我的心,蔡、高两丈力劝我住此过夏,因为那时北京已乱了——北京军警于九日罢岗——我也不愿就回去。” 而且,胡适还说,高梦旦与烟霞洞洞主金复三为旧人,价钱也不贵。于是,他决定“住此过夏”。

促使胡适南下的原因当然很多,但从此后一段时间,胡适或明或隐的记录可以看到,曹佩声是他南下的重要原因。

你看,他趁会议期间来杭的那几天——5月3日离杭后,写下一首《西湖》,“我的心也跟着湖光微荡了”,他写西湖,满篇这样的句子,总让人觉着在写曹佩声。

如果要归纳胡适的1923年,绕不过这几个关键词:曹佩声、杭州、烟霞洞、神仙生活。



曹诚英,字佩声,乳名行娟

看一看胡适和曹佩声的一次秋游,这天是1923年9月23日——

今天晴了,天气非常之好。下午我同佩声出门看桂花,过翁家山,山中桂树盛开,香气迎人。我们过葛洪井,翻山下去,到龙井寺。我们在一个亭子上坐着喝茶;借了一副棋盘棋子,下了一局象棋,讲了一个莫泊三的故事。到四点半钟,我们仍循原路回来。下山时,不曾计算时候;回来时,只需半点钟,就到烟霞洞了。

终于说到茶了。

这天晚上,游览归来的胡适还写了一首诗:《龙井》。

小小的一池泉水

人道是有名的龙井。

我来这里两回游览,

只看见多少荒凉的前代繁华遗影!

危楼一角,可望见半个西湖,

想当年是处有画阁飞檐,行宫严整。

到于今,一段段断碑铺路,

石上依稀还认得乾隆御印。

峥嵘的“一片云”上,

风吹雨打,蚀净了皇帝题诗,

只剩得“庚子”纪年堪认。

斜阳影里,游人踏遍了山后山前,

到处开着鲜红的龙爪花,

装点着那瓦砾成堆的荒径。

这首诗写景抒怀,虽未明写茶,但诗句之间,有茶的历史。

这里的“庚子年”应该是1780年——乾隆第五次南巡的年份;而龙爪花,应该就是红花石蒜,八九月间,正是它在杭州盛放的季节,一百年前也是如此。

在杭州,胡适与曹佩声,喝茶、游览、下棋,读莫泊三(桑)……

只是,有些守候,不过是人生的片段。

1923年10月3日,也就是农历八月二十三,胡适为烟霞洞三个月的“神仙生活”写下句点时,他与曹佩声的爱情也在数年的藕断丝连中,彻底走向终结。

虽然,胡适的妻子江冬秀以挥舞的菜刀终结了这段情缘的段子,听起来更匹配大众的胃口。可它未必是实情。

在作家闫红《如果这都不算爱——胡适情事》中,提到一封江冬秀写给胡适的残信,其中,有这样一句:“我实在告诉你,你再不觉悟,你自己不想做人了,家乡很多的人,说他……我劝你少与……(省略号处缺)”



胡适与江冬秀

面对不满意的婚姻,胡适为什么没有如好友徐志摩那样去冲破?

“做人”与“家乡”——或许,对于胡适而言,它们比追求爱情更为重要。这一点,江冬秀是知道的。

一桩更具有实用性的婚姻,也许最合适胡适,而江冬秀就是这个设定中最恰当的那一个。

在胡适与江冬秀关于“买茶”的信件中,就有这种扑面而来的踏实感。

西湖龙井是胡适最爱的茶,他在家信和留学日记里,屡屡提及。当然,还有他故乡徽州的黄山毛峰。

1938年9月-1942年9月,胡适担任驻美大使。

“这里没有茶叶吃了,请你代买龙井茶四十斤寄来。价钱请你代付,只要上等可吃的茶叶就好了,不要顶贵的。每斤装瓶,四十斤合装木箱。写DR. Hu Shih Chinese Embassy Washington, D.C.装箱后可托美国通运公司( American Express Co.)运来。”

这是1939年4月23日,胡适写给江冬秀的信,除了这自用的四十斤龙井茶,胡适还请江冬秀为驻美大使馆参事陈长乐代买四十斤。

他特别嘱咐不要买顶贵的,那么,在当时的上海,顶贵的龙井茶要多少钱一斤?

1929年,上海程裕新茶号于开第三家分号时,编印过一本内部出版物,记录了当时各地名茶的价格,其中顶级狮峰龙井,每市斤银洋十二元。而当时上海的普通店员每月工资只有三四元银洋。按照市场的走势,十年之后,大约只会贵不会便宜。

那封信写出后两个月,也就是6月25日,胡适收到江冬秀置办新茶。

而后,陈长乐的一张汇票也被胡适写到了信中——这是江冬秀代买四十斤茶叶的钱法币,计三百二十九元两角。这是1947年7月30日的《大众晚报》刊载:1939年100法币可买一头大牛。

不过一年时间,这四十斤龙井茶,就消耗光了。因为,1940年3月20日,胡适又给江冬秀写信,希望一个叫“治平”的人能帮他买二十斤好的新茶(龙井)寄过来。

信件寄出后,他又追加了一封家书,告诉家人,有一位应小姐要去美国,可以托带。由此可见喝到新茶的心情相当迫切。

不过,人肉托运似乎也快不了多少,也是两个月之后,1940年5月21日,胡适收到了应小姐带去的10瓶新龙井。



胡适 组照

胡适爱茶,与自己的出身有关。

他的父亲胡铁花曾编过一部族谱,其中提到,“余家世以贩茶为业。先曾祖考创开万和字号茶铺于江苏川沙厅城内,身自经理,藉以资生。”

而胡铁花自己,24岁就已经如成人般协助父亲胡熙奎,奔走茶市。

本来,胡熙奎要带胡铁花“赴上海学服贾”, 只是,伯父认为他“材质较诸子侄稍优”,所以,胡铁花走了仕途。

胡铁花编制的族谱中,还提及三条由绩溪至上海的路线,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8月,“运茶至歙之竦口,登筏至郡城 (即歙县 ) 南之渔梁,换小船,泛练江,入新安江,上大船,顺流而东,过严州,至杭州登岸,运茶过坝,步入城,出武林门,至黑桥,换船出关,过石门、嘉兴而出黄浦,九月至上海。”运一趟茶,要一个月,而且要经过杭州市区。

在胡适的《四十自述》里,可以读到,1891年12月,胡适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两个月后在川沙暂居一年,这里有他祖上的茶铺。后由上海到台南、台东,再回到家乡——黄山脚下绩溪城西约40公里的上庄,在此度过了少年时代。

1910年,胡适考取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他选的专业很让今天的人意外——农学。

在晚年的回忆中,他曾这么说——

家兄特从东三省赶到上海为我送行,以家道中落,要我学铁路工程,或矿冶工程。他认为学了这些回来,可以复兴家业,并替国家振兴实业;不要我学文学,哲学,也不要学做官的政治法律,说这是没有用的。当时我同许多人谈谈这个问题,我以铁路矿冶都不感兴趣。为免辜负兄长的期望,决定选读农科,想做科学的农业家,以农报国。同时美国大学农科是不收费的,可以节省官费的一部分,寄回补助家用。



胡适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前三个学期的成绩单

不过,一半后,胡适放弃农学,投身于文科。

倒是与他在杭州携手游山、品茶的表妹曹佩声于1934年进入了胡适母校康奈尔大学,并选择胡适未能学成的农学,成为我国农学界的第一位女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胡适   龙井   新新   铁花   西湖   烟霞   龙井茶   农学   杭州   上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