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出现!全国楼市政策最严的城市,开始转向了

昔日“炒房第一城”,向着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迈出了一大步。


一直不肯松绑的特区,闷声干了件大事。


4月6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深圳市地价测算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


目前,市住房建设局正在牵头制定我市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取消了原来的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住房类型,新增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细分为政府组织配租和社会主体出租两种类型)、共有产权住房等住房类型。


要知道,深圳去年才首次推出可售型人才房,截至目前已公开的项目总量已超过3万套。


而按照原本的计划,从2018到2035年,深圳要筹建170万套公有住房。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人才房和安居房。


虽说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可新政一旦落地,意味着正在盖的那部分卖完之后,以后也不会再建新的了。


价格只有普通商品房6折的安居房和人才房,即将成为“历史”。


这么优惠的政策,为啥要叫停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卖不动。


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市区房价遍地10万+的深圳,房价打6折之后,居然也没人买。


从去年到现在,深圳推出了十几个人才房项目,加起来有1万多套房源,价格仅仅是市场价的5-6折,最便宜的甚至只要2万/平。


结果呢?还剩一多半没卖出去。


这既是钱的问题,也不全是钱的问题。


首先是门槛太高,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买。


就拿人才房来说,要想进入第一梯队 ,不光要求主选人是全日制本科+深户,全家人都得是深户。很多人即便买得起,也可能被卡资格。


即便你满足申购条件,也会无奈地发现,性价比实在是不高……


核心地段打6折还是买不起,偏远地区再便宜也看不上。


位于南山的深铁熙府,可算是在市中心了吧。房价打6折之后,也要去到差不多6万/平。户型最小的两房,总价也要去到400万以上。


有这个预算,买一套能自由流转的商品房不香吗?


限价4万/平的宝安新城华苑,一脚油门就到东莞长安。周围都是工地,尘土飞扬,人烟稀少,没商业,没学校。


有购房者去过之后直言:连个鬼都没有……


有这个预算,直接买东莞不香吗?



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流动性被锁死了。


房产最重要的属性就是流动性,然而购买人才房和安居房至少需要锁定10年。


在这10年里,深圳房价涨还是跌,都与你无关。因为你既不能卖掉这套房子,也不能拿去抵押,甚至不能用作出租。


试问有几个人敢保证,自己10年之内都不需要换房?


更何况,在深圳买房,有几个人甘心如此?



人才房和安居房推出历史舞台,也许还有另外一层考虑。


过去这些年深圳房价飞涨,以经济适用房为代表的安居房“刚需变豪宅”,一度沦为套利工具。


侨乡村,从10年前的9000元/㎡涨到现在的12万/㎡,简直堪称“造富神话”。


那如何既杜绝有人利用公房套利的可能,还能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呢?


共有产权房。


第一,共有产权房则实行产权按份共有,你和国家各占有一部分产权,一般购房者的产权不低于50%,但是也不可以获得100% 的产权。


第二,共有产权房5年内不得转让,5年后也无法自由交易,只能封闭式流转,或者申请国家回购你的产权。


安居房和人才房期满之后是可以自由交易的,还具备有一定的金融属性。而选择了共有产权房,就相当于彻底放弃了房子的金融属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房住不炒”。


而且对于共有产权房的购买者来说,虽然享受不到楼市上涨带来的红利,可也规避了楼市下跌带来的风险。


按照深圳2023年1月公示的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共有产权房满5年之后,可以申请代持机构按照购买价格×(1+中国人民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的价格收购。


说白了,涨也好跌也罢,也就是几个点的利息差,安全感满满。


另外,深圳此举也能和国家政策接轨,顺势而为,也符合实际。


深圳在2018年确立的三类公房制度设计是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


但到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22号文中,明确的三类公房是共有产权房、保租房公租房


这样一来,人才房和安居房就没有了政策支撑,除非深圳单独出台政策进行规范。


可是从市场情况来看,如此大费周章,未必能让各方都满意,索性与国家接轨。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推行共有产权房对于政府而言,也是一件喜闻乐见的好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共有产权房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土地财政的新形式。


共有产权房把一次性的土地转让收入,变为可以多次兑现的住房转让收入,增加了政府收入的持久性和灵活性。


虽然卖地价格只有原来的3折,但政府手里依然拿着部分产权。


如果需要,这部分产权未来还可以转让,变成财政收入,如果房价上涨,那可能比直接卖地的收入还高。


而且政府还可以在需要变现的时候变现,不需要变现的时候继续持有,灵活性大大增加。


这可比安居房和人才房的纯让利来得划算多了。



安居房和人才房被“抛弃”后,深圳未来的住房体系,已经很明确了:


40%的人购买商品住房,拥有完全产权,可以自由流转。


60%的人选择租住公共租赁住房or保障性租赁住房,每个月交房租;或者购买共有产权房,跟政府“共有”一套房。


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今后深圳楼市从此只会有两个选择:


可流通可升值的房子——商品房

限制流通几乎不升值的房子——共有产权房


如此一来,不仅商品房市场会因此而受益。


目前安居房轮候库中轮候的人数有将近20万户,还有上万户弃选或没有选上人才房的家庭。


这些都是从商品房市场分流出来的优质刚需,大概率还是要回归商品房市场的。


存量的人才房和安居房也可以因此收益。


正所谓比《蒙娜丽莎》更珍贵的,是燃烧中的《蒙娜丽莎》,人才房和安居房现在的状态就是这样,买一套少一套。


相比一半产权,限制流转的共有产权房,持有10年自由交易的人才房和安居房,简直不要太香。


此外,深圳在这些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保障房申购制度越来越完善。


对于想要在深圳上车,又实在预算不足的刚需朋友而言。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去追一下安居房和人才房的尾巴,但一定要真的有需求,不然10年的期限可不是闹着玩的。


另外深圳商品房市场购买力回归,成交量上涨,价格必然会有回升。


未来一到两年都是很好的机会,因为现有的人才房和安居房消化完还需要一段时间。


其他一线城市的刚需购房者,新房和二手房眼下都比较充裕,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多。


轻易不要选择保障性住房,限制真的太多了。

(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深圳楼市情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公房   深圳   商品房   楼市   住房   房价   信号   产权   政策   政府   人才   价格   城市   全国   安居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