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观察:绍兴为什么博士后“扎堆”?

2023年中国·绍兴博士后论坛(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产业)现场 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供图

中新网绍兴4月15日电(记者 项菁)“20多年来,绍兴博士后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与全国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流动站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150多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突破350人,数百个博士后科研项目实现了产业化。”浙江省绍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国飙15日说。

当日,由绍兴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23年中国·绍兴博士后论坛(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产业)在绍兴举行,绍兴10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场发布368个博士后需求和180余个项目需求,涵盖生命健康、新材料、装备智造等多领域。

记者了解到,涉及到的项目需求中,科研经费投入100万元以上的占比超过33%,最高科研经费投入2400万元。

绍兴为什么是博士后的聚集之地?

在王国飙看来,这与历史渊源不无关系。

绍兴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除了有“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江南水乡,更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青年担当。

比如培育了“民族脊梁”鲁迅、“鉴湖女侠”秋瑾、“学界泰斗”蔡元培等名人大家,新中国成立后,还先后走出了84位两院院士,被赞誉为“鉴湖越台名士乡”。

地处长三角南翼的绍兴也是一方创新创业热土。

据了解,绍兴已培育94家上市企业、26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与35家高校共建研究院,成功创建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等四大浙江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实现从“老三缸经济”到“新三片集群”的转型蝶变。

其中,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两大产业总体规模超2300亿元,2025年目标达到4000亿元。

产业的壮大离不开强大的人才支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就是绍兴的着力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2001年,绍兴建成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如今数量突破150家。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9月,位于绍兴的新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获批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其成为该省第三家拥有此资格的民营企业。

广纳英才,与暖心服务也密不可分。

记者关注到,绍兴连续8年迭代升级人才新政,深入推进“千博万硕”人才招引行动,同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为青年人才松绑赋能,形成了从顶尖到基础,从海外到本土的“全覆盖式”青年人才发展政策体系。

同时,当地紧扣青年人才“关键小事”“同城难事”“发展大事”,连续两年发布实施人才服务“十件实事”,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青年人才社区等一批创新发展平台。

在绍兴,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逐渐成为“共识”。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当地将不断完善博士后工作管理机制,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新思路,建立“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机制,为绍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持。(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绍兴   博士后   绍兴市   王国   浙江   工作站   新材料   科研   青年   产业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