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如此重拳调控!可一举根治不婚、不育顽疾,平衡人口结构

#头条创作挑战赛#


当下四处可闻,大家讨论放开二胎三胎政策后的情况,国民忧国忧心之情溢于言表。以下几点可谓是听到的最核弹级的“策略”,大家品读后都赞同吗?有什么高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不定你留下的某一谏言,就真成为未来可行的决策了呢!

一、到了结婚法定年龄不结婚或结婚后未育的,必须在孤儿院领养一子,为国尽到抚育义务;没条件实现育养的,缴纳单身税、社会养老税………。

二、公务员,事业编制等一切体制内岗位,生育指标必须纳入考评,竞级、聘任等福利评价体系。

三、一户家庭必须承担育养一个的社会责任(有重大疾病和特色情况的除外),多育提供医疗,教育、住房、税收等联动重奖。

写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就忍不住要喷了:

社会教育成本太高,还是生不起!

生活吃喝拉撒住,承荷太重,还是生不起!

工作压力太大精力耗损亏空,还是生不了!

真是这样的吗?真是这样的吗?真是这样的吗?我不禁要连发三问了。我感触到的身边的年轻人,他们不想结婚,不想生育并不完全是上述原因,而是压根就不想结婚,不愿意生育。回想我们的60,70年代,从城市到农村哪里又条件很好呢?购粮,购物都需要凭票计划,农村更是艰难,记得我们那时候读书都要等鸡下蛋卖了后才能交的起几元钱的学费。可是那时候,大家都不抵触生儿育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让很多家庭都有姊妹好几个,好不热闹的。在物质条件那么匮乏的年代,靠着父母有一口食,儿女就有一口食的信念 ,不还是实现了人丁兴旺吗?现在倒好了,改革开放几十年了,大家生活条件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可汲取到的思想也杂乱了,人们的生活观念,生育理念、甚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结婚观念都受到了挑战。我认为,这不是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是社会文明的变异!

近期就拿关于年轻人吐槽工作中的加班一事来说,还是人民日报批的好呀!如图:


以此概之,不是没时间,也不是没精力 ,更不是没条件,而是丢失了(结婚生子)思想了。

我两口子都是70后,只育有一个独子。在那个“只生一个好”、“少生娃多喂猪……”、“打出来、堕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下来!”的年代,我们含泪打掉了4个孩子。老婆没能成为“英雄母亲”,却因当年的流产和堕胎,加之当时条件也不怎么好,未能得到很好的医疗和休养,落下了不可逆转的疾病。

当然,自身的疾病自然跟那个年代的生育政策扯不上什么关系,只能跟自己的年少无知有关。但我想说的是一个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现状。那就是,我们的一个孩子将面临着最少4个老人的问题!一旦遇到几方父母身体都不好,都需要照顾护理时,简直是无法顾及,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尚还可以轮流陪伴照顾,而只有一个独子的怎么办?一面是自己的事业家庭孩子,一面是父母老人的床前尽孝……这种身心上的折磨可想而知了!我和老婆有时候甚至私下都嘀咕过,要是等将来老去,生活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又没钱进普惠养老院,为了不给远在外地的儿子心理上添压,生活上增负,干脆一起选择相互帮助悄然安乐算了……,这样还干脆简单些,不连累孩子,不给国家增负。

由于连续多年出现的生育率倒增长,正在引发和即将引发的社会性问题,就不在这里一一罗列了。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劳动力匮乏问题、经济增长受限问题……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好在很多地方都相继在探索着各种激励二胎三胎的政策,并出台了很多配套措施。非常情况下,有民声建议用非常方法调控,行非常处置,出重策,行“重典”,只有家兴了,才能国旺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呀!

你们怎么看?有什么好办法吗?说说看!


六公里诗选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安乐   为时不晚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   独子   顽疾   重拳   匮乏   精力   人口   父母   条件   年代   思想   结构   建议   政策   孩子   家庭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