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债务危机暴雷,公开发文向中央求救,一场重大变局正在到来

此前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中心发表文章表示,“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靠自身能力已无化债方法”。这文章标题已经把文章内容说得很明白了,大白话就是,我借了很多钱,但是还钱工作非常困难,靠自己已经没有还钱的可能了。最后贵州发展中心还把问题抛给了国家发展中心,表示争取向国研中心争取智力支持。

争取什么智力支持?自然是要国研中心看着办,反正在目前政策和法律框架下,我已经还不起了,只能躺平了,国家给拿拿办法吧,国家让我怎么还我就怎么还。

其实贵州的很多情况跟西藏、青海这些地方很像,地形复杂,居民分散,贫困现象严重,地方财政收入有限,政府也自然没钱。但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扶贫政策要响应,贵州自身又要发展,不可避免的要依赖贷款和发债。

大家都知道青藏高原的高铁和公路难修,凭西藏自治区政府自身根本无力承担,要国家集中力量才能搞定。反观贵州,情况也差不多,贵州境内陡峭山地和丘陵占到全省面积的90%以上,山岭沟壑纵横。在这样的十万大山里修高铁公路,光想想就知道比西藏也容易不到哪里。西藏靠的是国家,贵州却要靠自己。

贵州的基本情况,决定了贵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困难且代价较高,关键收益还不高,投进去的钱的收益率连偿还债务利息都费劲,别说还债了,因此没有民间资本愿意投。贵州的战略意义又比不上西藏,中央政府也不愿意投,那最后只能贵州政府来投了。

贵州这几年负债换来了什么?1、高速公路综合密度升至全国前列,通车里程突破8000公里。2、打通农村公路“神经末梢”,30户以上自然村寨全部通硬化路。3、构建综合铁路交通枢纽网,贵阳成为全国重要高铁枢纽。4、民航建设快速推进,通航机场实现市州全覆盖。5、内河航运事业全面提升,乌江水运全线复航。6、水利建设成果丰硕,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7、通信基础设施越筑越牢,城乡“数字鸿沟”不断缩小。

可以说贵州的负债换来了贵州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建设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地方政府盲目举债建设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情况,如独山县斥资2亿修建了水司楼、独山大学城和赛马场等,后来因资金链问题,成为了烂尾楼。最后领导班子被免职,拍拍屁股走人,却留下一堆烂摊子,负债高达400多亿,这些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如果没有遇到疫情三年,贵州可能还会在“高速发展”中,通过做大蛋糕或者卖地,再挺过一阵子,可惜的是疫情三年经济发展戛然而止,政府还要花费巨大代价防疫,最终导致政府收入减少,债务及利息却一点没少。这就跟个人用工资还房贷一样,遇到疫情工资降了,房贷自然还不起了。

负债发展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合理规划债务。如果在确保安全底线的情况下合理运用债务,也不会发生债务暴雷,但地方政府通盘没有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这也与官员的政绩考核标准有很大关系,考核指标过于看重发展,对于债务比例和债务暴雷风险的考核权重过低,致使地方官员对债务风险没有风险意识。

对于地方债,中央是什么态度呢?财政部多次讲话,反复吹风,核心只有两点,我这里再重复一下:一是严管。3月1日,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一些地方债务风险高,还本付息压力大,已经督促这些地方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不救助。对地方债务,中央财政坚持“谁家的孩子谁抱”、“坚决不予救助”的原则。


但对于贵州这样收入排全国倒数第二,确实有实际困难的省份,国家给予的帮扶力度远远不够,还不如对西藏的支持力度。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贵州转不动了,躺平了,这又何尝不是贵州拉下脸皮向国家要政策要支持呢?国家和政府的信誉多重要毋庸多说,倘若贵州政府变成了老赖,那其他省份的地方政府也要跟着受影响,说不定会直接影响国家金融稳定。

关于债务风险,并不是只有贵州一省存在,这是国内地方政府的普遍壮况。据统计,中国贵州省有1.2万亿元的债务,全国负债前10的省份加起来负债接近20万亿人民币。相比美国的30多万亿美元债务,我们已经相当严重了,中国的体量毕竟不能跟美国比,且美国是联邦政府负债,中国是地方政府负债。

如果结合贵州政府债务暴雷,我们就理解了今年公务员降工资的原因了。说明政府现在已经在采取措施应对债务风险了,节流很可能就是其中一部分措施,但仅凭节流还远远不够。

下一步政府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如:加强财政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精简财政支出,治理贪污腐败,发展实体经济,坚持本地特色,创新发展模式,追求高质量发展,不以GDP论英雄等等,以上举措并不是全部,或许还要加上国家的新政策,新思路,多项办法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化解政府债务危机。

贵州省敢于自我反省,自我暴雷,或许并不是坏事,敢于面对存在的问题,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的一场重大变革正在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贵州   债务   贵州省   财政部   西藏   发文   疫情   变局   地方政府   危机   风险   中央   自然   政策   地方   政府   国家   全国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