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自曝债务揭家丑,欠钱不还难、难、难!

近日贵州省决定不藏着掖着了,确实也藏不住了,那么大的一个债务窟窿又怎么藏?于是贵州省决定率先在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做出了出丑的“榜样”,自己曝光自己负债2万亿,还不起了!隔壁老汉惊呼到:“天啦,又一个2万亿”!

上一个“2万亿”暴雷事件还近在眼前,恒大的超级大负债丑闻被群众们扒光了底裤,一时间上访的、维权的、要债的数不胜数。逼得许家印站出来摆出一副“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姿态。可是背地里个人私人飞机、豪宅不计其数,奢华享尽人生。反正负债的是公司,土豪的是自己,两者并不相关联。

那么这次贵州省直接宣布负债2万亿,债务难偿,两者又有什么奥秘呢?用张麻子的话就是:“你给我翻译、翻译”。

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我们个人家庭要是负债了,肯定都是会千方百计掩盖负债数字,生怕被别人知道了欠债的数目那就事大了,张继科即使欠了那么多的赌债也不敢在外宣扬,一方面害怕后面没人敢再给自己借钱了;另一方面借钱过日子的生活还有谁敢跟你玩呀。

既然贵州省现在敢大张旗鼓的对外宣布,我已经欠了这么多钱了,无非也是自绝退路。我都已经欠了这么多钱了,你看着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大有死猪不怕开水烫,无所谓了,你别逼我,再逼我,不仅让你要不来债务,我从楼上纵身一跳,所有的债务将会化为灰烬。

当然政府机关和上市企业是有很强的社会公信力约束和金融监管的,实在还不起债务了可以选择破产重组,垫卖资产来偿还债务。可是既然是已经负债累累了,哪一个又不是资不抵债呢,偿还之路何其艰难,等偿还下来分到你手中的那点银子,黄花菜都凉了。

还有就是企业可以破产重组,那么省级政府可以破产重组吗?这个问题就想都不要再想了,只能一方面是让债务继续拖着,另一方面就是伸手向上要钱来帮着解决债务问题。而上边又明确说了,不会去管地方性债务,自己的屁股自己去擦干净。两个字就是:“难呀”!

也许你会问到:“既然政府负债这么多钱了,也没见体制内的人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呀,贪官还是一抓一大把,公务员的福利该有的也还是一分不少,日子过得比我们舒服多了”。

一样的道理,恒大的巨额负债了影响到许家印一班高管的生活质量了吗?为了维持公司的运转,员工的工资该发你还得想办法发,不然就完全停摆了,只能是不断地举新债还旧债,或者是向上头伸手要钱了。所以说负债的是公司(公家),损害的是股民和群众的利益,他们的生活还该是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大不了面上有点不好过罢了。没办法,比起生存而言脸面又何足挂齿呢?

一不留神,地方的负债窟窿怎么就这么大了呢?这么这年不是GDP年年增长吗?钱呢!钱都去哪了?

很浅显的一个道理就能跟你讲清。

身边一个朋友大学刚毕业进入到了一家互联网拿500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除去房租和生活开支每个月还能剩下2000块钱。第二年老板看他工作比较努力又给他加了2000块钱的工资(GDP增长),这时候他每月的工资就有7000块钱了。手里有钱后的他心里就蠢蠢欲动有了别的想法,于是看中了燕郊一处的房子还不错,而且只需要交首付,每月再交点贷款就能成为自己的房子了。思前想后,决定下手把房子买了,反正这是刚需,有了自己的房子也有面子。

工作第三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红利期到来,公司效益还不错又给他涨工资了,这时候的他一个月能拿到10000块钱了,而且他去年买的房子也在疯狂地涨价,账面数字还远远超过了他的薪资收入所得,这也太有诱惑力了。

于是他觉得工作也比较稳定了,反正工资年年都会涨,而想成为超级大富豪,仅靠这点工资还是远远不够的,这点收入距离自己的财富梦想还是太遥远了点,要想实现财务自由还得靠金融杠杆来撬动更大的资产,况且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玩的。

所以他开始向身边的人借钱来凑第二套房子的首付了,房子买到就是赚到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基于大家对他的收入情况比较了解,而且还有利息可得,所以都开心地把钱借给了他。

上班第三年他就拥有了2套房在手,年纪轻轻就成为了身价千万的富豪。可是他的日子却过得并不如刚毕业那会儿轻松了,每个月底工资一到手就得赶紧把钱还出去了,日子反而过得非常紧凑了,要是家里遇到个什么事情需要花钱的,还得透支信用卡、花呗之类的借贷来抵救急了。

这些问题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反正明年工资还是会涨的,这已成为了一种自然习惯,只要工资一涨,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可是第二年的时候,他并没有等来公司给他涨工资,而是等来了新冠疫情,公司的业务量迅速下降,不得不做减薪裁员了。不增反减,甚至是失业,那怎么办?自己的债务可一分都没有少,每月还要定期偿还银行的债务呢?还不起钱,断供了房子就要被银行拿去低价拍卖,自己还要进征信黑名单了。

个人的负债之路其实跟地方的负债之路同样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都是为了搞政绩(形象工程),不断地膨胀欲望,借新债还旧债,心想着只要工资一涨(卖土地),所有的问题都会化解了。一届政府接着一届政府这样搞,所以窟窿就越来越大了,只要不加遏制,迟早会暴雷,新冠疫情只是加速了暴雷的速度。

当下地方财政有多难?难、难、难,真的挺难的。

据了解,一些市、县的工教人员,公务员已经开始靠借钱发工资,电费交不起的、公交车停运的、市政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的、拆迁户打白条的、城投债务债台高筑的、临时工人员工资拖欠问题的等等负面新闻频频曝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直靠借钱过日子的生活也不知到能维持到哪一天。

而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渠道呢?主要是通过三大块来创收,一是税收;二是卖地;三是向上要钱,财政转移支付。

众所周知,政府本身是没有钱的,所有的财政来源主要是依托于企业和公民缴纳的税收。而这疫情的几年企业过得有多艰难,失业率有多高不言而喻,市场主体个个无不是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等待着纾困自救,老百姓们都自身难保了,哪还有多余的税收上缴来支持地方高额债务运转呢?能不指望政府多退一点税务就不错了。

地方政府这几年的日子好过,体制内的工资福利好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依靠地方的土地政策了。依靠旧城改造、城市新区、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等噱头,挖掘机一响,黄金万两,既出政绩,又有钱赚,一届领导接着一届领导来搞,乐不知疲的,体制内的所有公职人员也都积极愿意参与。然而当下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情况怎么样,我们有目共睹。前天跟一个朋友聊天,他前年在我们县城买了一套房子,说是现在只要有愿意接手,可以以半价出卖,关键是在中介挂了半年还是没人敢买。

税也收不上来,地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只有靠上边的财政转移支付了。要知道现在有多少人等着要钱吗?六省养全国,伸手要钱的人太多了,几颗大的“摇钱树”北上广深,这几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也不是很给力,就连深圳的公职人员的薪酬也大幅下降了,哪还有多余的余粮来上交支援别人呢?而中央早就明确过,自己的孩子自己解决,地方城投债务中央可不管。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贵州省的债务终于纸包不住火了,第一个站出来了承认无力偿还债务,这可不是一个好苗头,老百姓负债还不起就要进黑名单,企业负债还不起就要破产重组,政府的欠债也要迟早要还,不然公信力何在?政府的信誉又何在?

政府所欠下的债不可能永远不还,无论是什么方法,继续开启印钞机也好,增发新的国债也好,最终这笔债务必然也还是要转嫁到咱们老百姓头上,无论是精兵减政、裁减编外人员,还是通过招商引资、卖地卖资产等,就要看哪种方式对老百姓有利了,尽快拿出一套化解债务危机的办法。

城市建设要发展,地方GDP也要增长,财政的赤字也要保持一定的合理的区间,如果一味地追求GDP的狂飙,不注重可行性的质量发展效果,这样的增长速度不要也妨。反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生态的建设未必就不是最好的,莫要非去学人家沿海城市搞什么数字化大数据产业。即便发展速度慢一点,坚持走一条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政府的财政压力肯定也就会小很多,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才会更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贵州省   债务   都会   家丑   窟窿   块钱   疫情   老百姓   工资   房子   财政   日子   地方   政府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