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琴:徒步抗日山

徒步抗日山

曹 琴

五年级时,我们到抗日山扫墓。

抗日山离我们家四十多里路,一大早,我们就步行出发了。那时候,路上少有车辆,自行车都是奢侈品,乡下人走亲戚也多为步行。我们走在水库大坝上,坝上一堆一堆的防波石,小时候不知那是做什么的,每次经过,都琢磨这么好的石头为什么要砌在大堤上占地方,拉去盖房子该有多好。

走在砂石路上,小伙伴们很是兴奋,脚步唰唰作响,如行军的大部队。穿过十里防波大堤,过孟曹埠,经欢墩埠,直走抗日山。

到目的地,我们就掏出小本子记录,抗日山名气大,参观的人也多,抗日烈士纪念堂、符竹庭烈士纪念亭、汉斯•希伯纪念碑、小沙东海战烈士冢……随着人群一路走来,塔铭、碑文、挽词,小本子已记得密密麻麻。山前祭扫结束后,老师带我们到后山,有一座几十位抗日战士合葬的大墓,看着老师们一脸严肃的样子,我们暂时老实了一会儿,排队,敬礼!当时不懂,只想着玩。到钻山洞时,个个又满血复活,跟活猴似的,上天摸窟,激动得鬼喊狼叫。手拉手,屏住呼吸,走过一段地狱般的黑暗,出洞口,欢腾一片。

之后,就是满山寻找一种植物"狼牙"。掰下一瓣叶片,酸酸的,特别好吃,每人挖了几棵,准备回家栽着。三十多年后,花店邂逅,仿佛他乡遇故,差点和这盆植物来个亲密拥抱,只是花是名非,它已易名“多肉”。

午饭时,太过激动,哪里还吃得进饭?妈妈给的几毛钱买了两三根油条,油条真好吃呀!妈妈给准备的油汪汪、香喷喷的葱花炒鸡蛋,用煎饼裹得严严实实的,被我们饥饿的语文老师一阵风卷残云地消灭了。

回家,照样是步行。一开始,还雄赳赳,气昂昂,跨过抗日山。慢慢地没力气了,战斗力锐减,仿佛打了败仗,四十多里的路,怎么也走不到家了,老师也累,懒得催动。

月上中天,生产队里忙了一天的大人们等不到孩子,到学校去找。大队就派了一辆大拖拉机,带方向盘的那种,去接我们。累得恨不得躺在砂石路上的我们,迎来了大拖拉机的"突突突突"的发动机声。

月亮不太圆地挂在树梢,村庄静谧,狗都懒得叫,石安运河缓缓南流,我们结束了扫墓,坐着大拖拉机到家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挽词   大堤   砂石   油条   拖拉机   本子   烈士   好吃   激动   路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