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蔺:城郊游“火”了,振兴路“宽”了

来源:【四川融媒体省平台】

眼下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彰德街道成龙村,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李花、樱花,金黄的油菜花点缀山头,春光无限。伴着沁人心脾的空气,成群结队的游客沿着蜿蜒曲折的步游道行进,边走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呼吸着“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尽情体验运动带来的舒畅。除了欣赏沿途美景、体验户外运动,更多游客是慕名来打卡这里的网红步游道——“小长城”。

城郊游“引流” 古蔺市民“近”享好春光

“小长城漫山遍野的桃花很漂亮,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参加学校的徒步活动非常开心,春日氛围拉满。”古蔺县实验学校的学生陈瑾萱一边畅游产业步游道,一边欣赏乡村美景。

花丛中,学生们沿着步游道徒步走来,一路欢声笑语。学生家长吴明远也攀爬得大汗淋漓,“这里环境优美、鲜花绽放,虽说不是真的长城,但蜿蜒的山路和陡坡也让孩子们有一种别样的体验。”

“去年开始就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他们拍了小视频发抖音、朋友圈,就把我们这个地方带火了。有些网友甚至给我们的产业步游道取了名字,叫‘古蔺小长城’!”景区还没开放就已经火“出圈”,彰德街道成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赖应志话语中透露出自己甜蜜的“压力”。赖应志说:“成龙村距县城只有6公里,村上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乡村近郊游,规划的3公里步游道还在建设中,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看来我们的生态鱼池、特色农庄、风情民宿等配套设施建设要加快进程了。”

与长线游“旅行”不同,本地游更体现为一种“生活方式”。周边地区“好环境”的打造,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近”享好风景的新去处,让近郊游、周边游热度持续攀升。

以“小长城”为纽带 带动长远发展

“现在县城的游客都会到我们这里来,参观这里的风景。我每天都要出来看一下,他们到我们这农村来,他们玩得开心,我们也很骄傲。”成龙村的村民胡国平说,游客看的是风景,村里人每天来是看的是游客,到这里的游客越多,说明自己的家乡越美,她也就越开心。

路“红”了、环境美了、生态好了,看着络绎不绝的人流量,当地村民也开始了他们的“致富经”。如何将风景衍生出经济,把风景变成“钱”景?当地的村民们有了一致的想法:围绕自身特色,念“田园经”,打“旅游牌”,走农旅融合之路。

“我们以前自己家种的菜要拿到县城里去卖,现在家里开农家乐都能卖了,来往的人很多,他们都喜欢我们这种纯天然的蔬菜。”成龙村的村民胡桂忠说,自从“小长城”这条网红路人气旺起来,他就开起了农家乐,卖起了当地的蔬菜和土特产,生意还不错。“小长城”让村里人都沾了光,成了村民们的致富路。

游客刘女士说:“这条路很不错,除了能欣赏风景,徒步锻炼身体,还能买到吃到村民们自己种植的各类有机农产品。”如今,“小长城”路上的部分村民纷纷在自己路边上摆起了地摊卖土特产。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的有利机遇,利用本村独特的区位优势,巩固提升蜂蜜李、凤凰李园区发展,打造农旅结合产业园;着力发展乡村农家乐,风情民宿等新型产业,实现农旅融合一体化发展,让乡村振兴‘跑起来’。”彰德街道成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赖应志说道。

据悉,为更大程度满足辖区14万常住人口“周边游”的旅游需求,彰德街道结合自身区域定位和产业特色,大力发展“城郊经济”,推动环县城半小时旅游经济圈建设,做活生态观光农业,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持续增加村集体收入,让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让“生态+农业+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古蔺高标准创成天府旅游名县。

内容来源:古蔺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四川融媒

责编:贺敏

校对:张静兰

审核:张益

本文来自【四川融媒体省平台】,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古蔺   泸州   古蔺县   成龙   长城   城郊   村民   乡村   游客   风景   产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