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遥远的救世主》系列10 - 如何精准识别“弱势文化”属性

#头条创作挑战赛#

(声明:本文只探讨“弱势文化属性”,不探讨“弱势群体”,这是两个概念)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小孩当街打自己妈妈的视频,整个过程持续了几分钟,据说,孩子想要玩手机,被妈妈训斥并制止,于是孩子就当街对妈妈拳打脚踢。


说实话,看完这个视频,我的心理五味杂陈,对孩子感到既愤怒又悲哀,对被打的母亲感到既可怜又无奈,我突然对这个时代里,诸多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很多孩子的成长现状,着实感到担忧。


在我眼里,这个视频中的孩子是典型的“弱势文化”群体,母亲也是。


让我再表达得客观一些:这个孩子是典型的“弱势文化”受害者,母亲也是,只是,他们并不自知。


这篇文章里,我想告诉您怎么精准识别“弱势文化”属性,以此规避一些问题,希望对您本人、或对孩子的教育有帮助。


01 什么是弱势文化?


“弱势文化”本质上就是“破格获取”,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


说得通俗一些:“弱势文化”的人一般都喜欢、或习惯指望通过别人的“帮助”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常竞争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种思想,已经深入这些人的骨子里,并且外化出一些显性的、容易识别的特征。


对“弱势文化”这个概念更详细的解释,请参看我的往期文章《深度解读《遥远的救世主》系列01| 主宰个人命运的底层规律》,不再赘述。


02 “弱势文化”的人一般“长”什么样?


具备“弱势文化”属性的人,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一般来说,都有一些外化的、容易识别的特征,我从行为思维两方面解释:


  1. 行为


当“弱势文化”群体的人,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基本都会习惯性地、本能性地通过下图中七种行为来解决,需要说明的是,“等、靠、要、哭、闹、骂、打”七种行为是程度不断升级的七个行为层次,也就是说,一级比一级严重


以上七种行为中,“等”是最温和的方式,”打“是最暴力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弱势文化”属性的人,想要某样东西,最初就会选择“等”;“等”不来的时候,就要去“靠”;“靠”不住的时候,就去“要”;“要”不到,就用“哭”;“哭”还没用,就去“闹”;“闹”而不得,恼羞成怒,就会“骂”;“骂”也没用,就会升级为“打”。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只要是“弱势文化”属性的人,解决问题,核心基本就是这七个招数


我们常见的“撒娇”、“攀缘附会”、“耍无赖”等方式,实际都是上面七种行为的变种,本质没变,只是风格不同。


当然,这七种方式有时是“单打”模式、有时是“混打”模式、有时是“跳级”模式,到底用哪种模式,完全取决于“弱势文化”的人当时面临的“情况”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当某一种行为方式、或某一种模式频繁奏效的时候,就会固化为这个人的行为习惯。


我 从《遥远的救世主》中,拆解几个例子,方便您理解。


——冯世杰

冯世杰一心想要为王庙村的乡亲做点事情,这份“利他”的善良可圈可点,但他个人的能力太有限,根本支撑不起那个美好的愿望。


关于这点,冯世杰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基于这个现实,他的行为只能是“等”,等待着一个高人的出现,能帮他去实现那个美好的愿望。


所以,当听叶晓明说古城有丁元英这么个高人在的时候,他就意识到,自己的愿望有了实现的可能。


于是,在叶晓明唱片店门口,他上演了和丁元英“故意找茬搭腔‘的那一出戏,之后又“热情”地邀请欧阳雪和芮小丹前往王庙村打枣,一出一出的戏频繁上演,无外乎都出于一个目的——想依靠丁元英这个高人,实现自己的愿望。


——叶晓明

叶晓明的出发点是利己,但当发现丁元英有依附价值的时候,他也用了“攀缘附会”的小伎俩来和丁元英套近乎,本质上仍然是在“等着”、“靠着”、“要着”。(深度解读《遥远的救世主》系列03 | 阻碍一个人成长的两种劣根性)


——刘冰

刘冰要比他们过分,虽然他是三人中最早“认识”丁元英的人,但却是最晚发现丁元英有依附价值的人。


“搭上叶、冯的这条船,就有可能靠着丁元英发大财”,这是刘冰的心底的声音。这种“寄生虫”心态使得他在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要去“展示”、“享受”自己的“成功”果实——宝马车和办公室主任的虚名。


但每次,他各种各样的“要”的行为,一旦未被满足,他的心里就会产生怨恨,行为就会升级。


肖亚文成为他的领导后,刘冰感觉自己的既得利益被剥夺,内心始终不平衡,当拿到丁元英给的那一个档案袋之后,就觉得自己得到了一把“尚方宝剑”,立马就跑去跟欧阳雪“闹”,结果发现自己被骗了,跳楼自杀之前,嘴里说的仍然是怨恨的话。


——王明阳

王明阳信奉的是“强盗逻辑”,是自以为是的“弱肉强食”生存法则,但强盗行为实际上是“弱势文化”七种外化行为中的最暴力的那种行为,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实际上是一种“求而不得”之后的“动物性”行为,看看自然界里的动物们,不就是这么解决“冲突”的么。


一个人身上的“动物性”越多,“人味”就会越少,意味着,在人的世界里,他就变得越弱。


用这七个行为特征,去观察自己、自己的孩子以及身边的人,你会很容易发现“弱势文化”属性的影子。


总结一句:这七种行为是“弱势文化”属性的人常见行为的本质行为,现实中,它经常会变形成其他的行为,不管怎么变,本质是不变的,您要注意观察。


2. 思维


为什么“弱势文化”属性的人,解决问题的时候,基本就是用上面的七个招数?


很简单,因为在他们的思维里,只有“靠别人解决自己问题”的这一个设置。


如果凡事需要“靠别人”,也就只能用那七种行为方式了。


于是,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总想找个“人”为自己解决,为自己做“主”,就会表现为向父母“等靠要”、向朋友“等靠要”、向老板“等靠要”、向社会“等靠要“,这是“弱势文化”的人解决问题的一种惯用方式,如果这种方式一旦奏效,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地用下去。


如果“等靠要”不奏效,就会启动“哭、闹、骂、打”的程序设置,直至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思维一旦养成,自然会产生特定行为,而行为习惯反过来又会固化思维习惯,这两者就是下图中这个关系。

随着慢慢长大,这种思想就越来越固化,不仅固化,而且还会“钻”到你心底“藏”起来,它无时无刻不在控制着一个人,但又让人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03 “弱势文化”的代际传递


“弱势文化”造就弱者,“弱势文化”的家庭大概率也会培养出“弱势文化”的孩子,所以,“弱势文化”会一代传一代。


但没有人希望自己脑子里装的是“弱势文化”,更没有一对父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弱者,但客观地说,很多具有“弱势文化”属性的孩子,确实是父母在不知不觉中“亲手培养”出来的。


比方说:


——一个人在小的时候,明明已经具备了可以自己吃饭、穿衣的能力,但仍习惯 “等”着父母喂饭、穿衣,长大后,这种“等”着他人投喂、服务的思想就会越来越严重,独立性就比较差。


——小孩一哭一闹,家长就妥协满足,久而久之,如果某一次没有被满足,孩子就会心生怨恨,这种人长大后,心性一般不会太好,容易变得狭隘、阴暗、腹黑。


“弱势文化”属性的小孩长大后,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普遍自驱力、竞争力很差,就是因为心智模式中有太多“破格获取”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如果想实现大的突破,除了改变这种心智模式外,没有别的办法。


各位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尤其要谨慎小心。


与您共勉!


(未完待续)

本文由习全社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弱势   属性   目的   文化   救世主   精准   深度   遥远   愿望   思维   父母   模式   方式   孩子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