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全球资产配置能力 公募基金加速“出海”

本报记者 顾梦轩 夏欣 广州 北京报道

公募基金公司“出海”又有新动作。近日,证监会核准汇添富基金在新加坡设立汇添富资产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添富新加坡”),这已经是汇添富基金设立的第三家境外子公司。

无独有偶。3月27日,睿远基金香港子公司——睿远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开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20家公募基金公司设立境外子公司。

博时国际代总裁连少冬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海成立境外子公司是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不断吸引着国际投资者的目光,外资加大中国资产配置力度的趋势已经形成且不易改变;另一方面,随着金融资产在国民资产配置比重的不断上升,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对国际化的多元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引入海外长期资金

汇添富基金的“出海”之旅可以追溯到2009年。彼时,汇添富基金就设立了香港子公司,成为中资基金管理公司在境外设立的首批子公司之一。而只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汇添富香港就拿下了香港证监会颁发的第四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和第九类(提供资产管理)牌照,正式在香港展开资产管理及投资顾问等业务,随后获得更多资格,为如今的国际业务版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过去14年间,汇添富香港抓住时代和政策的红利,业务一步步拓展至中国台湾地区、北亚和欧洲等多个市场,兼顾机构和零售客户群。2021年8月,汇添富基金的第二家境外子公司——汇添富资产管理(美国)控股有限公司(“汇添富美国”)正式成立,标志着汇添富国际化布局再上新台阶。如今,第三家境外子公司——汇添富新加坡也已核准设立。

回顾国际业务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汇添富基金国际业务总监、首席经济学家韩贤旺坦言,立足香港、背靠祖国、放眼全球的三维背景,是包括汇添富香港在内的所有香港中资机构的基本优势,而汇添富香港更是在此基础上,把握住每个阶段的政策红利,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并以香港为支点,撬动国际大市场。

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推动公募机构“走出去”,有利于境内机构对接海外客户,引入海外长期资金,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更加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更好支持实体企业发展。同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我国公募基金的投资标的,增强全球范围资产配置能力,帮助客户更好地分享全球优质资产的收益。

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

2008年1月,南方东英在中国香港正式成立,吹响了内地资管机构布局境外市场的“冲锋号”,成为首家由内地公募基金公司在海外成立的子公司。此后,基金公司纷纷加快步伐,“落子”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

2021年5月,中银基金在新加坡设立的子公司中银(新加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8月,汇添富基金的第二家境外子公司——汇添富资产管理(美国)控股有限公司的设立也获得证监会批准。

中泰资本董事王冬伟指出,“出海”能够让公募基金公司进入新的市场,拓展客户群体和业务范围,增加公司的收益来源;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有助于公募基金公司提升国际化形象,增强品牌影响力;在海外市场,公募基金公司将获得更多投资机会,能够更好地服务海外客户,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在海外市场设立子公司,公募基金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的投资机会、监管要求、客户需求等信息,能够更好地制定投资策略和管理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公司‘出海’,将会增加资管行业的竞争程度,促使行业内的企业更加注重提升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公募基金公司‘出海’将促进行业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提升;增加行业发展机会:随着公募基金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扩张,将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有助于推动资管行业的发展。”

南方基金有关人士指出,公募基金行业在国际化方面敢于尝试和创新,包括发展QDII、QFII和RQFII等国际业务,推动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放开外资持股比例限制,鼓励国内机构设立海外子公司等。可以看到,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国际化水平在持续提升,国内基金公司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起步较晚,国内公募基金公司和欧美资产管理机构相比在各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的国际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困局与破局

可想而知,“基金公司”出海会遇到很多“水土不服”的挑战和困难。

以中国香港市场为例,香港是国际知名的资产管理中心,境外资管机构、境内资管机构选择在香港展业,具有香港第九类牌照的资产管理公司超过2000家;从目前发展看,香港的国际大机构处于领先和主导地位,无论是品牌、平台、经验,还是人才、资金等方面,都明显具有优势。此外,作为离岸市场,中国香港市场以外来资金为主,在投资者构成上,机构占比高,同时,做空、孖展(Margin)、衍生品等各类金融工具广泛使用,相比A股市场,港股市场的波动性更大。

在中国香港市场,作为公募基金主要的零售渠道,外资银行占据着市场的很大份额,准入名单的门槛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资机构公募基金产品的销售情况。

“与海外耕耘数十载的外资巨头们相比,中资资管机构在非中国资产的投资能力,复杂衍生工具的投资能力,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能力,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中资资管机构需要不断加强的领域。”连少冬说。

王冬伟指出,公募基金公司“出海”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法律法规方面的障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不同,公募基金公司在海外设立子公司需要遵守当地的监管要求和规定;第二,人才方面的挑战,在海外市场开拓业务需要具备当地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才,公募基金公司需要在人才招聘和培养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第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不同,公募基金公司需要制定针对当地市场的投资策略,同时要合理控制业务风险。

王冬伟认为,为克服上述困难,公募基金公司需要了解当地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建立当地团队,招聘和培养当地人才,制定适合当地市场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方案,加强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网络优势,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体系,保障公司的稳健运营。

连少冬指出,博时国际一直锐意进取,在过去十年间香港本地市场及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过程中,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受到市场高度认可。截至目前,博时国际已在香港市场发行了包括ETF基金在内的十余只公募基金,同时,在美国市场与韩国市场通过与合作伙伴合作的方式管理着多只公募基金。多年来,博时国际借助自身在固定收益产品、信用评级等方面的优势,中资美元债产品的业绩得到很多投资者认可,也逐渐在固定收益投资领域建立起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

展望未来,南方基金指出,首先,在“走出去”上,一是要严守合规风控关,国内公募基金公司进入海外市场将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和监管环境,伴随的风险也逐步增加。因此,我们需要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建设更加完备的合规风控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应对可能面临的复杂局面和潜在的风险冲击,保障各项业务依法合规稳健经营。二是要持续丰富产品线,加强海外资产投研能力,积极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从而更好地满足境内外投资者的多样化、个性化投资需求,进一步拓宽公募基金公司发展空间。

在“引进来”上,南方基金认为,需要做包括国际经验、海外资金和海外人才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保持开放心态,积极与海外领先资管机构交流,学习其在公司治理、投资研究、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优秀经验,为我所用,提升国内基金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推动行业整体实现更大发展;二是要积极拓展海外客户,引入海外资金,尤其是像海外养老金、主权基金等优质长期资金,为国内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注入活力;三是要加大对海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制定更加开放、更加均衡的引才政策,提升国内公募基金公司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为公募基金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资产   基金   新加坡   中资   香港   子公司   中国   境外   能力   海外   机构   业务   全球   行业   国际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