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假日经济之花“四季芬芳”

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清明节假期(4月5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76.64万人次,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2.7%;预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5.20亿元,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9.1%。清明节假日期间,全国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12635家,占A级景区总数的84.5%。

消费是稳定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激发消费活力是推动经济复苏发展的必然之举。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复苏脚步加快,餐饮、旅游、电影市场人气旺盛,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经济发展“暖”意十足。当下,面对期待已久的春暖花开,即便只有一天的清明假期,人们也迫不及待选择走出家门,或是凭海临风,或是攀登高山,行走祖国大地,遇见大美中国,感受“诗和远方”,进一步彰显出我国强劲的消费活力和经济韧性。

生活需要“炊烟袅袅”,也渴望“诗和远方”。消费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在后疫情时代,人们排解压力、舒缓心情、体验自然、观察世界的需求没有改变,对踏青赏花、文化体验、乡村游等出游热情依然高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大有可为。“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把握节日重要节点,努力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消费需求,把被抑制的消费需求转化为消费动能,持续推进消费活力竞相迸发,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提供重要支撑。

激发假期经济活力,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其前提是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经历过世纪疫情冲击,人们出游选择发生了变化,其中基于周期短、易实现等优势的“短途游”越来越受人们青睐。2020年清明节期间,我国城市居民活动平均半径缩小至3.6公里;2021年,踏青游、近郊游、乡村游、自驾游等需求加速释放;2022年,各地接待游客中省内游客占比94.9%;今年清明节一天假期,“短途游”依然是“主基调”。回应人们对“说走就走”的旅游需求,要深度挖掘“身边的风景”,在“快生活”的空间之外打造更多人们向往的“慢生活”休憩区,让赏花游园、游山玩水、户外踏青填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畅通“互联网+”方式,给年轻人拍照、打卡、配文、发朋友圈微博提供驻地,更好传递“踏足城外,裁去春秋几载”的旅游心境,提升“短途游”的吸引力。

假日经济不仅仅是假日旅游,而且关联交通、住宿、餐饮、影视等相关消费领域,交通拥堵、设施超负荷运行、酒店住宿一房难求等现象必然会影响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要充分利用假日经济涉及面广、带动力强的特点,在改善消费条件上下足“绣花功”,进一步精细化疫情防控的举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适老化改造和停车场扩容,完善酒店加床等类似的普遍性服务,大力整治“宰客”“低价游”等突出问题,让消费者开心出门、安心消费、舒心返程,推动消费市场真正“旺”起来,不断做大假日经济“蛋糕”,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

消费旺了,经济才会是一池活水。把握经济这个重要着力点,打好假期旅游“提前量”、下好优化服务“先手棋”,必能浇灌假日经济之花“四季芬芳”,护航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复苏、行稳致远。(艾佩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假日   经济   疫情   美好生活   清明节   芬芳   国内旅游   假期   活力   需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