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从33楼一跃而下,知情人:别人都有办公室,他只能在琴房

#大有学问#一位老师如果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不错的成绩,那么不用他自己宣传或者自夸,其他的同学也会免费为这位老师拉来无数的好感。

热搜上挂着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最多发声的还是该校的学生,作为一所师范院校,本来就是培养未来的老师的。可是一位姓李的老师在发完最后一条朋友圈之后,选择一跃而下。

很多学生表示惋惜和不舍,甚至也有学生家长为李老师说情,警方透露更多细节。

李老师从33楼一跃而下,知情人透露别人都有办公室,只有他在琴房

听到李老师这个名字的时候,事情已经发生了。在李老师最后的一条朋友圈里面揭示了跟领导之间发生的事情。据说这位老师被胁迫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在自己看来,这些都是坏事。

因为没有办法拒绝,所以只能被逼无奈选择这样做。他只是卑微的希望自己的家人安全能够得到保证。看到这条朋友圈的其他同事和同学们都在打李老师的电话,但为时已晚。

随后在各个社交平台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私信李老师,希望他报个平安。也希望警方可以查查这件事情,得到最终的结果,现在最新的一条通知是,这位李老师的确是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任教的。目前正在处理。

这位老师的学历为博士,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了,据同学说他是自己见过最好的男中音老师。学艺术的道路本来就辛苦,再加上无论是什么专业读到博士,你大概都可以知道这位老师到底有多优秀。

很多学生都回忆说李老师非常温柔,上课的状态也很好,但是有知情人却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表示这个学校拖欠老师工资很久了,而且别的老师起码都有办公室,可以在办公室里上课。

只有李老师没有固定的教室,也没有办公室,只能在琴房里给学生上课,学校也没钱安空调,现在看来一切好像都能解释了。就连同事也发声说真的无法接受,曾经艺考一块共事的李老师真的很优秀。

排除李老师自身的问题,也从各位同学和同事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细枝半解,现在真相如何?我们就等最终的那个官方回应。只是李老师这样的人才却被白白的浪费了,真的很可惜。

其实为了评职称的事情,很多老师都曾经陷入过压抑或者是压力很大的状态,因为评职称就能让自己的待遇提升不少,也能让自己的口碑和威望得到提升。

但是评职称的竞争激烈也真的是没话说,笔者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曾听说过一位教授目睹了某个年轻讲师拿了将近一麻袋的荣誉证书和各种论文的资料来评教,但最后结果还是没评上。

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师队伍中有太多优秀的前辈了,年轻的教师只能等前辈评完了,自己才有机会去补上,另一方面也得承认,我们需要更加公正透明的评职称方式。

学历足够优秀的青年教师,可以选择向下兼容

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学术界的大v,在给年轻的教师支小妙招。如果可以好好利用自己的优秀学历进行向下兼容的话,那么评职称可能会变得简单很多。

具体怎么实施呢?有这样几个思路值得大家思考,首先是那些特别优秀的名校毕业的博士和参加过博士后工作的学生想要进入高校从教的话,可以选择二本,三本院校或者是专科。

这些院校的共同特点就是缺少优秀的师资,他们甚至能开出比985高校更丰富的条件来吸引高精尖人才的入驻。如果抓住了这样一个机会,那么评职称肯定就轻松多了。

但是很多高学历的学生是想要去名校任教的,这一点不假,但是越是优秀的高校,竞争肯定就越大,这一点需要我们自己去衡量了。

其次,大城市毕业出来的人才,或者是有海外留学经历归来的人才可以选择去小地方任教,因为小地方的人才吸引条件一般也比较丰厚。

我们要懂得利用资源互补的优势,比如你所学的专业在某个地区是非常稀缺的,那么就投其所好,也能让自己获得最好的发展。

看个人能力而言,如果能力真的不够强,抗压能力也不够大,或许小地方才是最适合你的选择。

那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琴房   办公室   这一点   知情人   陕西   朋友圈   学历   事情   博士   同学   老师   优秀   高校   年轻   人才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