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谁的奋斗故事更加值得学习?

《人生之路》电视剧版热播后,围绕着高加林和刘巧珍的拼搏奋斗的话题讨论的很热烈。虽然二人最后都成功了,但二者的奋斗方式和路径却完全不一样。


一、高加林的奋斗史:目标明确,动力十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高加林从小就有明确的目标:走出农村,去外面更大的世界发展。

多年来一直坚持这这样的梦想,从未变过;确定目标后,他的动力十足,拼命学习,试图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然而高考“意外”失利,后来不得不成为一名民办教师;

在民办教师期间,他初衷不改,又通过两个方式来试图改变现状,一是坚持写作,投稿,希望能有机会被人赏识;二是通过优异的工作表现参与评优,希望能往上爬。可惜最终还是无疾而终,不得不回家种地。

后来依靠二叔的地位在县城得到一个记者的机会。做记者期间,仍然坚持写作和工作表现来争取更大的机会,并很好地进行了自我的沉淀。得益于长期的坚持,所以最终获得大奖,为他进入上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在去上海领奖期间,高加林抓住了机会,成功应聘到一家报社的工作。从此,最初的理想得以实现,在上海站稳脚跟后,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后来一步一步做到了主编的位置,并成为全国优秀作家的头衔。


二、刘巧珍的奋斗史:一切为了生活,长期的坚持不懈造就了最后的成功。

相比高加林,刘巧珍一直都没有长远的计划和抱负,她的成功,不是被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牵引着前进的,而是被糟糕的生活推着一步一步往前走,一步一个脚印。而且由于巧珍责任心强,待人真诚友善,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机遇。

最开始,刘巧珍只想安心地做个农民,后来嫁给马栓之后,就一心想着在家相夫教子。可惜,孩子的病情严重,需要去上海做手术并需要一大笔资金。所以她和马栓被迫背井离乡来到上海,治疗期间,为了增加收入来源,刘巧珍成为一名家政,但收入仍然不够小孩的手术费用,所以又打第二份工,夜市买粉面。由于工作出色,待人真诚,最终得以回报。虽然马栓意外离世,刘巧珍还是能在上海站稳脚跟。到后来的承包食堂,到最后做中央厨房等决策,都不是刘巧珍自己规划的方向,都是在生活中遇到了适时的机会,并能抓住机会,敢闯敢拼。

从二者的奋斗路线来看,二者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向高加林学习目标规划和长期坚韧的毅力和努力奋斗的精神,而要向刘巧珍学习的是认真负责、真诚待人、敢闯敢拼的优良品质。

#高加林##人生之路##你的奋斗终将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友善   民办教师   奋斗史   脚跟   上海   可惜   真诚   意外   收入   理想   目标   记者   动力   机会   人生   故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