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之尾”妙变“江之委”,一字之改折射“启东追求”

交汇点讯 4月中旬春意浓,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的启东圆陀角旅游度假区迎来一批批游客。不少“熟客”发现,江海文化景观大道上,标志性景观石上的一行大字“大江之尾海之端”悄然改了一个字,变成了“大江之委海之端”。

从“尾”改成“委”,会不会搞错了?“这个‘委’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启东市作家协会主席李新勇及时解读,《礼记》就有“或曰源也,或曰委也”的说法。在《辞海》中,“委”有水流下游、江河下游的含义,有积聚之意。“尾”指地理概念,“委”则更具文化和哲学内涵,既包含“尾”的意思,又寓意百川下游,一切美好事物都在这里积聚。

启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局长张建昌进一步解释:“大江之委海之端”,化用自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在通州县城(今南通市)钟楼所撰对联“畴昔是州今是县,江淮之委海之端”的下联。对联描述的是南通的历史、南通的地理,透露的是江海文化的典型特征。改“尾”为“委”,既崇人文典故,又彰地势之要。且启东地处万里长江入海“最后一站”,置身长江大保护“一盘棋”,“大江之委”更具践行国家战略的“委托”深意。

站在“大江之委海之端”景观石旁放眼望去,一边是长江、黄海、东海三水激荡交汇,一边是茵茵绿地上近百万株郁金香迎风绽放,江海与花海之间,鸥鸟自由翱翔,令人心驰神往。启东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樊天勇介绍,近年来,片区累计清理9万多平方米违建、168条“僵尸船”、12处非法码头。启东圆陀角段成功获评江苏省美丽海湾示范项目,并被推荐申报国家级美丽海湾,每年吸引外地游客超300万人次。

驱车启东178公里江海岸线,“一江碧波潋滟,百里海岸迷人,千河清水畅游,万亩滩涂如画”的缤纷画卷徐徐铺展——

与世界级生态岛崇明隔江呼应,总面积超3000亩的启东滨江生态绿廊首开区花香阵阵、鸟鸣啾啾。这段江岸前身是老启东港,有5个黄沙码头,还有几家化工企业。过去黄沙满天、一路泥泞的“工业锈带”,如今正重塑江水堤岸,打造城市滨江阳台。

黄海畔,一座唐风小城——龙湾水镇即将揭开面纱。“和水镇一同迎接游客的,还有一片蓝海。”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任锴胜介绍,通过实施海堤生态化、盐沼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工程,水镇旁将形成约13平方公里的蓝色海域,将寸草不生的滩涂变成江海岸线上的新风景。前不久,这里的“潮汐树”壮美自然景观全网刷屏。

走进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记者则被一幕产业风景震撼——座座“大国重器”犹如钢铁巨人扼守长江口。过去10年,船舶海工市场跌宕起伏,这里未新增使用一寸长江岸线,规模工业产值却从2012年的37亿元增长到去年的245亿元。如今,园区超半数船企升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前两月,海工船舶产品实现进出口68.19亿元,同比增长260.4%。

坐拥大江大海,启东努力“集聚美好”。3月25日,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响,满载集装箱的“新太平”轮缓缓驶离吕四起步港区8号泊位,直航日本大阪。这是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开通的首条国际航线。未来将推动开通韩国、东南亚地区等航线,立足长三角,放大“深水岸线+广袤腹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

深入践行长江大保护,启东奋力打造“缤纷百里”最美江海岸线,推动生态绿与产业蓝交相辉映、产业强和环境美相得益彰。推广运输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是保护长江生态、推进绿色航运的重点工作之一。统计显示,启东市去年岸电使用量全省第一,占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1/9。在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上,启东一年跃升4个位次;在全省空气质量排行榜上,该市已连续4年稳居第一。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南通市副市长、启东市委书记李玲表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加快建设沪苏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把江海岸线打造成“窗边”最美风景,奋力跑好长江大保护“最后一棒”,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启东现代化新实践的鲜明特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超 王世停

通讯员 朱陈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启东   滩涂   启东市   南通市   滨江   通州   长江   大江   船舶   生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