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当迈过“安全性门槛”

□宋鹏伟

上个课要刷脸,买个菜也要刷脸……如今,人脸识别打着“便利”的名义,正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时,待规范的权责、标准,为人脸识别技术蒙上一层阴影。科技狂飙突进,也应给人不愿“赏脸”的权利。(4月13日《太原晚报》)

科技日新月异,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进步,曾经的“新玩意儿”,已经在生活中日渐普及。随之而来的,还有人们如影随形的担忧——个人信息是否会被滥用?

脸是人体的一个器官,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项数据,可用来认证、识别、画像等,可谓用处多多。客观而言,无论是对商家,还是对消费者而言,“刷脸”的确会带来极大便利:支付更便捷、进出更安全、数据更丰富……有人说现在是“一机在手,走遍天下”,人脸识别的应用甚至可以做到“手机都不用带”,门禁卡、饭卡更不必说,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更好地让“让数据多跑路”,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借此完成实名认证、业务办理,真可谓时代红利的具体体现。

科技造福人类,安全是前提。尤其是在一项技术已经日益普及且充分暴露风险之后,监管必须跟上脚步,以避免其沦为“科技作恶”的利刃。近日引起广泛热议的AI“一键脱衣”就是例证。因此,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作为,除了加大监管力度,更要明确“安全门槛”,进而遏制信息滥用的势头,给用户以更多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太原   赏脸   权责   例证   门槛   安全性   便利   时代   数据   用户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