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光骑行深圳》第15站-坪山区龙田街道

坪山街道一骑完,我接着就去了龙田街道。

龙田街道稍微大点,不过也没啥值得打卡的点,因为越来越靠近惠州,除了水库就是荒地。

龙田有个大水库,松子坑水库,也是深圳的重要饮用水源。

相当于大型蓄水池,保障深圳和香港的供水。

松子坑水库的水主要来自哪里?

东江。

东江水属于珠江水系的干流,深圳的水85%来自东江。

松子坑水库作为深圳人的命脉,自然会有人看守,我去大门口打卡,不让进。

水库入口旁边,有几个鱼塘,很多人在钓鱼,有老头,有厂仔。

收费的。

我只是打了个卡就走了。

没啥意思。

当时瞬间想起了钓鱼王者,邓刚。

我以前常在抖音看他直播钓鱼,就在想,他的秘诀是啥?

先让鱼吃饱。

另外,他对鱼的研究,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我就想,一个人拥有绝活是多么重要。

任何领域,只要你有绝活,就能活的很滋润。

所以,饥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是有道理的。

昨天我看《十三邀》,许知远采访的这些名人,我仔细分析他们所说的共同内容。

大家都提到了一个核心,就是要有一技之长。

在采访哲学家陈嘉映那期,他把这个话题解释的更通俗。

就是,你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技能,然后你就可以把很多东西和你的技能拢在一起。

就算你是个玩电焊的,能玩到手工耿这种程度,也一辈子衣食无忧。

另外,大多数人没有耐心打磨自己的技能,因为所有的时间都只是在用力活着,而不是活力。

拥有活力也很重要。

普通人,因为觉悟太晚,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觉悟,最终,莫名其妙过完了一生。

这两年,我还GET到了一个点。

就是要做百日规划。

一百天完成一件什么事,分解到每天完成多少。

很轻松。

百日后回头看,哇,原来,我干成了这么一件了不起的事。

后来发现,很多事情的底层逻辑都是相似的。

健身、学习、赚钱……

全他妈一样。

就是规划→拆分→执行。

我就在想,如果一个人从八岁开始,人生这么计划,到了40岁,绝不会泯然众人。

他20岁的时候,人生才刚开始,但是已经修炼了10年技能,护城河已经高到同龄人望尘莫及。

你可以观察身边40岁的人,大多依然浑浑噩噩,一事无成,没有任何特长,只是在为活着挣扎。

我骑行了十几站,不停的观察,各种各样的人。

反复思考,照镜子。

发现,多数人,没有活力,就是没有生命力。

抱怨、负面、消极……

人没有蓬勃的生命力,是很可怕的事。

我觉得,一方面,人要接受自己的平凡,一方面,人要有生命力。

要有自己给自己创造能量的能力。

龙田街道,我骑的更短,只有8公里。

主要没有什么可探索的。

除了一些零散的客家文化展示点和几个围屋,没什么价值点。

例如,龙田世居、盘龙世居,这些客家围屋,都是黄氏家族当年的豪宅。深圳每一个街道,都有对应的客家围屋,都是不同的姓氏。这些围屋,都大同小异,客家围屋的来源、历史也都写过,没必要再重复。

原本我做攻略标记的有龙田文旅小镇,结果去了实地一看,尼玛,就是一条商业街,两边全是卖饭的,房子涂了鸦,穿插着一些客家文化宣传。

关键,还没啥人。

真的是离惠州越近,越边缘化了。

华侨城在龙田搞这个也是想复制甘坑客家小镇项目的成功经验,田园骑行、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相结合,定位确实很好。

我骑龙田,就可以感受到,龙田街道的核心是做基本农田。

整个坪山区的农田主要分布在碧岭、龙田和石井这三个街道。

将近4000亩。

这些地,就是永久性农业用地。

所以,大家常说深圳缺地,真缺地吗?

缺的是商业建设用地而已。

农业用地,不是你想拿就能拿来用的。

哪个区的BOSS不知道地就是金矿,关键,基本农田,他动不了。

所以,坪山发展现代农业,也是无奈之举。

这些地,你只能在农业范围捣鼓,第一产业本来就不赚钱,创造不了多大的GDP。

那咋整?

绑定现代化,搞噱头。

于是,农业+互联网,农业+旅游,农业+现代化,陆续上马,概念先行。

但,本质,它还是农业,还是第一产业。

别的街道都在全力发展第三产业,你还是第一产业,就会被降维打击。没有哪个BOSS愿意自己的地盘一直停留在第一产业。

农业不赚钱,大家都懂。

只能带着脚镣跳舞。

于是,发展生态农业、科技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行不行的,先冠上一个科技感的名字。

现在农村都没人种地了,大把的田地撂荒。

所以,农村开始推行新疆模式了。

就是建设高标准农田。

回到了大地主时代。

学习美国的农业经验。

不只是农业方面,在很多方面,都会把别人的路走一遍。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骑龙田街道,还有一点感受,节奏慢。

可能是离惠州近,又加上没什么高楼大厦,农田多,像个小镇。

户籍人口1万多人,常住人口10来万,主要是客家人居多。

路上也没有匆匆忙忙的人群,确实是悠闲自在。

像个被深圳遗忘的角落。

换个角度上来看,也很可怕。

一个街道融入不了一座城市,就像一个国家融入不了世界。

甚至不是融入不了,是别人把你遗忘了。

例如,北韩。

不带你玩,只能关起门来,自己玩。

避免自己玩的做法,就是主动向优秀文明伸手。

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玩。

个人成长,也如此。

关于龙田街道,就写这么多,以下是图文:

龙田街道,大logo

松子坑水库

水库入口的鱼塘

火龙果

松子坑水库,属于东江水源工程。

深圳出钱建了两大水源工程:东深供水工程和东江水源工程。

东深供水工程主要作用就是给香港供水。

这些在龙岗街道那一站,我写过。

这里面就是龙田文旅小镇

龙田街道办,相当寒酸,也在小镇里面,其实就是个大点的城中村

烧烤店的广告

这都是小镇内部

客家长廊

盘龙世居

龙田和坑梓的分界线

婆婆一片婆心,公公十分公道

龙田世居

龙田基本农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深圳   东江   街道   惠州   松子   客家   水库   小镇   山区   产业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