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首都离中国只有45公里,与我国渊源颇深,却不与我国建交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在亚洲版图上,有一个神奇的国家。

它位于中国和印度的缓冲带之上,国土面积狭小,但其存在却对两个大国都有重要意义。

它的首都距离中国只有45公里,并不算遥远,可它却是中国邻国中唯一一个没有与我国建交的国家。

个中缘由,实在是非常微妙。

虽未建交,它与中国的关系却并不恶劣,回溯历史发展过程,不丹与我国还有颇深的渊源。

若干年前,这个位于中国西藏地区南部的国家,曾经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而现在,中印两国之间的微妙距离,也需要不丹来平衡。

作为中国的邻国,不丹为何没能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它又是怎么从我国脱离,建立起独立政权的?

独善其身,彻底独立

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有一个极其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国家,不丹。

这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其国土面积十分狭小,只有3.8万平方公里,可谓是一个弹丸小国。

不丹的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在亚洲国家中也很难排得上号,综合国力并不强。

可作为这样一个弱小的南亚国家,它却没有附属于世界上的任何大国而存在,哪怕是中国,也没有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不丹的首都与中国相距45公里,甚至没有国内某些省会之间的距离遥远,明明占据着地理优势,不丹却似乎没能充分利用。

事实上,中国和不丹之间的关系,还很有一番故事可讲。

唐朝时期,不丹虽然没有直接归属于中央政权,但它和吐蕃王朝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彼时吐蕃王朝统治着我国西藏地区,在当地可谓说一不二,势力强大。

不丹位于藏南,与西藏地区有着相似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因此自然也服从吐蕃王朝的管辖。

而同一时间段,吐蕃王朝与大唐皇室之间的关系又剪不断理还乱,受到吐蕃王朝的连带关系,不丹与中原也保持着一定联系。

可唐朝的覆灭与吐蕃王朝的崩溃,却让西藏地区陷入了混乱的纷争当中,战火纷飞的背景中,不丹却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不丹与中原有着天然的地理分界线,要论独善其身,没有地区比不丹更擅长。

一直到元朝,中原政府军队派兵出征西藏,整个边疆地带才正式进入国家的统一版图之中。

而不丹,自然也成为了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过对于这一块土地,元朝政府却没有太大兴趣。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中央朝廷实在不想管如此遥远的不丹。

他们位于喜马拉雅山南脉,相距遥远,社会环境复杂,自治程度也相对较高。

其次从自然资源上来看,不丹实在没有值得中央朝廷看重的东西。

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山地偏多,资源储备减少,没有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适宜条件。

中央朝廷自然会认为,管理不丹并非划算的买卖。

花费大力气,处理其内部问题,却没法儿从中获得丝毫好处,那何必要这么做呢?

因此元朝政权对这里的管辖,可谓名存实亡。

与元朝政权抱有相同态度的,还有英国。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已经建立起海上霸主地位,“日不落帝国”的旗帜,插在了世界不同角落的土地之上。

亚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自然逃不开英国的魔爪,在成功侵略印度之后,英国开始向北挑衅中国的边境。

此时不丹仍然处于中国的管辖当中,所以英国侵略者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驱逐。

此次交战,英国对中国军队实力有了综合认知。

当时清政府还未走到穷途末路的地步,所以中国军队的实力,仍旧足以驱逐英国。

但是进入19世纪,一切就已经发生了彻头彻尾的改变。

1865年,英国在经过鸦片战争后,已经彻底认清了满清王朝的落后。

所以他们无视清政府的统一管辖,强迫不丹签订《辛楚拉条约》,要求不丹从中国彻底独立。

其实扶持傀儡政权,对英国没有半分好处,因为英国和以前的中原政权一样,都认为不丹是一块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土地。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就是最全面和经典的评价。

不过虽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英国为了恶心中国,还是做出了强迫不丹独立的决定。

对于这些西方列强来说,只要能够给中国政府添堵,那他们什么事都愿意尝试。

在之后的殖民统治里,英国并未对不丹的大小事务多加管理。

相反,不丹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凭借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落后的自然条件而独善其身。

英国真正在乎的殖民地,是与不丹相邻的印度。

印度或许是一个患有“斯德哥尔摩效应”的国家,他们明明受到了英国的剥削和压迫,但却又百般奉承英国,甚至自诩为英国在亚洲的继承者。

他们在国际社会中要求继承英国的一切特权,包括英国在他国的殖民地,以及某些剥夺他国主权的政策。

不丹过去是英国的殖民地,在印度独立之后,自然也会被印度看上。

为了全面掌控不丹,印度政府提出了一个极为不平等的主张。

他们想要剥夺不丹的外交决策权,把不丹的一切外交事物掌控在自己手中。

而印度的真实目的,其实是放长线钓大鱼。

当掌控不丹的外交权后,他们便能彻底阻断不丹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

不丹必然会因此而衰退,他们又能借此机会,以国防保护为借口,公然派兵驻扎不丹,一步步侵吞对方的军事自主权。

当他国失去军事权利后,彻底吞并他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中国外交,不敢奢求

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一切尊重中国主权的国家和平相处。同时,我国也与亚洲诸多国家陆陆续续建立外交关系。

可偏偏位于中国南部的不丹,却一直没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当时的不丹,其外交决策权还在印度手中,印度绝不允许不丹寻找中国这一靠山,所以自然会从中作梗。

万幸的是,1952年,不丹的旺楚克国王改变了本国困难的处境。

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开明领导人,在国外留学期间,他也见识了众多西方国家的政治诡谲。

所以对于印度的算盘,他一眼就能看得分明。

旺楚克国王知道,如果不丹还是和从前一样,任由印度摆布,那么总有一天,这个国家会被印度从地图上彻底抹去。

如果不能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那么当不丹面临威胁时,他们甚至找不到任何一个愿意伸出援手的伙伴。

如此困难的局面,亟待改变。

于是旺楚克国王开始转变外交风格,与周边国家保持友好来往。

逐渐崛起的新中国,当然也是不丹想要争取的助力,但是建交,却并不能轻而易举达成。

不丹通过与印度政府的谈判,为本国争取到了一项权益,那就是以独立自主的方式对外发声。

他们可以声援印度的外交政策,可以顺应印度的外交需求,但是他们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必须保证本国外交的独立性。

就算这份独立只是名义上的独立,他们也必须保持。

不过既然是谈判,印度政府当然也会提出自己的条件。

印度政府告诉不丹,可以保持独立自主的身份,但是不丹政府的一切外交指令,都不能与印度的需求和命令相违背。

所以在与中国建交这件事情上,不丹本国的态度并不关键,真正关键的地方是印度政府的态度。

印度与中国的关系一向微妙,他们必然不能任由不丹与中国建交,哪怕中国政府有心想要争取,不丹也不得不屈从于印度的意志。

而与不丹经历相似的,其实还有巴基斯坦,但是巴基斯坦的命运,远远比他们幸运。

印度同样也想争取巴基斯坦的支持,甚至想直接操控巴基斯坦的政府决策。

不过,由于巴基斯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印度的阴谋未能实现。

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大家都不愿意眼睁睁看着巴基斯坦被印度掌控,不愿意任由印度政府壮大。

该有的制约性措施,当然必不可少。

所以即使巴基斯坦地理位置敏感,也能与中国建交,甚至能与中国保持密切友好的往来。

而没有任何战略价值的不丹,自然不可能像巴基斯坦一样得到世界强国的支持。他们也只能乖乖听话,偏安一隅,独善其身,只求不要进入大国纷争的混乱局面。

另外,在某些领土问题上,中国和不丹也并未达成一致,这自然也会成为两国建交的阻碍。

如今,它已然成为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缓冲地带。

紧邻两大亚洲强国,在微妙的平衡局面中生存,也许是不丹最好的发展策略。

五常大国,同未建交

其实不仅是中国,面对另外四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丹也并未产生任何建交的想法。

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这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最多的话语权和最响亮的声音。

不少国家都积极主动伸出橄榄枝,想要与五大常任理事国建立外交关系。

毕竟与五常合作,保持密切往来,能够增加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底气。

可人人趋之若鹜的五常,在不丹政府面前却没有丝毫诱惑力。

这并非因为不丹清高冷静,只是因为他们足够理智,知道自己需要明哲保身。

不丹的国土面积只有3.8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总数也只有80多万,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储备更是少之又少。

在国际竞争中,他们没有丝毫优势。

若是与五大常任理事国建交,那便意味着他们将会被不断卷入国际争端和事务当中。

偏偏自身又没有能力维稳,就只能被其他国家牵着鼻子走。

而若是与常任理事国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国家结交,那便会被视为站队。

举个例子,假如不丹打破传统,与中国或俄罗斯建交,那它必然会成为美国等北约国家的打击对象。

西方国家针对它,并不是因为它有多高的利用价值,而是因为它选择了敌对阵营,选择了政治倾向,仅此而已。

不丹政府知道,自己没有实力处理如此复杂的局面。

所以与其强行与其他国家发生联系,不如本本分分地守住一亩三分地,不与大国发生牵扯。

时至今日,不丹只与世界上的5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另外,他们在贸易上对印度的依赖过高,所以在印度的意志之下,他们也无法同五常结交。

印度一直想要申请加入常任理事国席位,但始终不得其法。

每一次申请,总会有现存的常任理事国行使一票否决权,断了印度的前路。

印度对五常,可谓是又爱又恨,态度复杂。

而不丹作为受印度掌控的小国,自然不能私自与五常结交,否则可能会迎来印度的打击报复。

在自身实力的限制下,在国际环境的约束下,不丹不得不自我孤立。

好在不丹并没有过分强烈的发展愿望,也无意在国际社会中争权夺利。

所以即使是自我孤立,他们也能在微妙的平衡中找到最适宜生存的状态,这或许也是最为理想的局面。

结语

不丹与中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曾经归属于中国领土,但如今已经成为了独立的主权国家。

英国和印度两国对不丹外交权利的接连管控,让他们如今几乎处于与世界隔绝的状态。

不过对身处中印缓冲带且自身实力弱小的不丹来说,选择独善其身,也无可厚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不丹   吐蕃   中国   巴基斯坦   王朝   印度   英国   渊源   外交   首都   我国   政府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