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输了!富士康做出决定,迁移3000亿产能,外媒:饭碗被夺走了

众所周知,苹果和富士康这两公司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富士康是苹果的御用代工厂,苹果的一举一动也牵动着富士康的小心灵,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点便是,都是来到我国大陆建厂后,开始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但是富士康原本以为追随苹果去印度建厂,不指望能吃大肉,但是汤总有得喝,但是面对于富士康的积极行动,就有外媒表示:富士康不但汤没喝到,反倒饭碗还不保,郭台铭此时也是陷入两难。

要知道的是,苹果在我们大陆发展了多年,不但依赖我们的制造产业链,而且对我们的市场也是非常依赖的市场,全球的苹果产品,基本上都是在郑州富士康生产的,包括最新的14系列,超8成的产能都是其贡献的。

但是通过苹果的内部人员说,苹果尽管非常看好中方的消费市场,但是还是坚持要把手机的产能迁移至印度,而随后也得到印媒的证实,库克也会在这个月开启访印,并担任印度首家苹果零售店开业的剪彩官。

而在苹果加速转移的时候,富士康也是没闲着,积极配合,加速了海外建厂的步伐,先去在美、印、东南亚等地投资。

富士康虽然有苹果的订单做支撑,但是其实更是得益于我国完整的产业链,无论是从供应商,还是员工以及各种完善的配套措施,而富士康去任何地区建厂,都能为其带来大量的岗位,以盘活当地周边的经济。而郭台铭也多次表态:是富士康给大陆的人赏饭吃!

富士康赴印建厂后,可以为印度带来5w多的工作岗位,也是把高达3000亿的产能,一点点的迁移到印度,印度的工厂除了是组装苹果的手机以外,还有也会生产一系列的零部件。

而且还有消息透露出,首批iPhone15不再是中国制造,而是在印度供货,这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从07年开始的时候,富士康在印度就为苹果生产过手机,那就SE系列,不过由于产能的问题,只能生产比较旧款的型号,而随后,印度富士康产能提上来,也为11系列代工过,而随后的这些年中,苹果12和14都含有印度制造的,也在不断与我们缩小差距。

由于印度的经济文化发展问题,富士康在印度建厂后,可以为其的利润带来质的提升,随后富士康便加大对印度的投资。于是就有外媒表示:郭台铭干着吃饭砸锅的事情,要知道在我们开放的时候,是深圳让富士康吃到了第一波的红利,顺利的拿下苹果的订单,而随着我们的发展,我们的产业链也是在不断的完善,也逐渐成为了代工巨头。

但是富士康在印度投资并不顺利,和台积电赴越南建厂一样,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包括供电、水源、交通、人员等方面。此外,印度政府对外资企业的监管也相对严格,富士康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并积极与政府沟通合作,才能顺利开展业务。

所以,郭台铭就将印度的员工带回大陆富士康学习,但是结果并不尽人意。而随着我们大陆的企业不断发展,立讯精密也随之进入苹果的眼中,而且在AirPods产品代工上有着比富士康更优秀的现象。

通过苹果的公布信息来看,在16年的时候,立讯精密为苹果代工了一半的AirPods订单,而随后3天便完成了订单,而且良品率也无可挑剔,所以立讯精密就得到了苹果的青睐,在21年的时候,AirPods Pro2订单就全部交予立讯精密进行代工。

而立讯精密自此也是开始井喷式的增长,从18年的221.3亿人民币营收到去年达到了1450多亿的营收,同比增长了80%,而反观富士康的一些订单被中企瓜分后,22年的营收相较于21年时下滑11%。

而富士康和台积电两者相同之处,便是过度依赖美企的订单,台积电从断供华为开始,赴美建厂后,基本上等于被老美给控制了,几乎失去了我们这个最大的市场,恐怕最后和台积电一样成为:难兄难弟。而反观我们的立讯精密则是多元化发展。

赴东南亚、印度建厂的时候,不管是苹果、台积电还是现在的富士康都是遇到同样的问题,那就是要不断的从中国派遣工程师到其对应的工厂进行帮忙,培训当地的工人水平,提高成品的量产了率也不是说一时半会就可以搞定的,而苹果前后花费8年左右的时候,也仅仅把10%左右的产能迁走,因此,富士康想要摆脱中国大陆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产能   东南亚   精密   印度   代工   产业链   饭碗   订单   苹果   大陆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