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波罗的海六国综述05-白俄首都明斯克

白俄罗斯是我们此行入境的第四个国家,虽然这是一个内陆国家,并不濒临波罗的海。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都距离两国边境不远,两地之间只需2个小时的车程。在白俄罗斯我们将首先用一天多的时间游览首都明斯克,沿着斯韦斯洛奇河旁著名的独立大街游览胜利广场、独立广场、国家美术馆、圣灵大教堂及眼泪岛等景点。而后用两天时间行驶三百多公里,从明斯克向西南顺序游览世界文化遗产米尔城堡和涅斯维日的拉济维乌家族建筑群,最后抵达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上的前苏二战英雄城市、卫国战争的起点布列斯特要塞。

位于立、白两国边境东边不远的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是我们在白俄罗斯境内游览的第一个城市。非常与众不同,在前苏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中,白俄罗斯是唯一一个地处欧洲但没有加入欧盟的前苏加盟共和国,与具有强烈反俄惧俄情绪的立陶宛成为鲜明的对比。

由于白俄罗斯不是申根公约成员国,所以不能像在波罗的海三国那样随便过境,从立陶宛进入白俄罗斯需要办理进境过关手续。好在白俄罗斯的旅行社很负责,他们早早的就从白俄罗斯进境立陶宛来接我们,在他们的帮助下,再加上我们来自友好国家中国,所以没耽误多长时间,很快的就过关了。过关时,拍了几张边防官员的照片,白俄罗斯的男女军人的身条真不错。

白俄罗斯是一个内陆国家,虽然工业基础很好,机械制造业、冶金加工业、机床及激光技术等都很发达,但最为出色的还是农牧业。一马平川的地理环境,雨水丰厚的气候条件,注定了白俄罗斯的农牧业非常发达,沿途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国泰民安的国家。

夹缝在东西方之间的地理位置和内陆平原的地理条件,注定了白俄罗斯一直被周边强国窥视和侵占的历史命运。白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族的一支,除12世纪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一些较小的封建公国外,中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被周边的基辅罗斯、立陶宛大公国、俄罗斯、波兰和德国侵占,直到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才首次真正独立。大概也正因如此,备受欺负的白俄罗斯对周边国家都很友好,包括与俄罗斯关系密切,这与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耿耿于怀、势不两立的态度,明显不同。

在明斯克,我们很幸运的住在了市中心著名景点圣三一丘旁边,这里既是城市高点,又是重点景区,更可以站在24层的酒店顶楼,俯瞰明斯克。白俄罗斯对中国人的招待还是很不错的,让你大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位于第聂伯河畔的明斯克的历史至今已有千年,然而在这里,那种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几乎看不到。这是因为,在二战长达3年多的沦陷中,明斯克几乎成为一片废墟。二战结束后,明斯克人以斯韦斯洛奇河为中轴,在废墟上重新建起了城市。在欧洲你会很明显的感到,二战对于东欧的破坏远胜于中西欧,那些如同墙头草般的中欧小国萎缩于纳粹,甚至同流合污而得以保全,而正是俄罗斯伟大的卫国战争才使得欧洲战胜纳粹,但却使得自身及东欧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如同今日仍旧是这些欧洲小国在那里摇唇鼓舌,其实谁是谁非一目了然,这些所谓的欧洲卫道士们实在让人看不起。

来明斯克之前,就听别人说过,白俄罗斯是保留前苏红色因素最多的国家。实际到了明斯克,几乎很少看到过去的那种红色痕迹,绝对无法与我们也曾去过的摩尔多瓦“左岸共和国”相比“。街上穿着时髦服装的女人、花园里读书的学生,遛狗休闲的老人,城市里不乏麦当劳、赌场、脱衣舞等“现代文明"的产物,商场里的法国服装、意大利香水也一样琳琅满目,明斯克与大多欧洲城市没啥区别,只是社会显得更为安定,人们脸上很是自信,这在导游的闲谈片语中充分体现。

独立大街。汽车行驶在长长的独立大街上,当地的美女导游逐一向我们介绍沿途景点。独立大街是明斯克最重要的大街,长12公里,最宽之处是双向8车道,最窄也是双向4车道。当年独立大街在东欧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是一条很自豪的大街,是从莫斯科到柏林公路的一部分。大街在二战后规划建设,两侧建筑的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产生的效果使得街道开阔而不空旷、建筑巍峨而不逼仄。(下面几组照片都是在行进中的车上拍摄的,加上天气不大好,质量不高)

明斯克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景点都汇集在独立大街的两侧或附近,邮政大楼(独立大街10号)、白俄罗斯画家协会画廊、国立大百货公司(独立大街21号)、大马戏院(独立大街32号)、国家音乐厅(独立大街50号)、高尔基文化公园以及国家美术馆(列宁街20号)等等。

美食甜品店(独立大街19号),从橱窗的布置到店内的装饰,都有一种甜腻的感觉。但很少有人知道,100多年前,这里是一家照相馆,列宁的第一张相片,就出自这里。

最有意思的是街旁黄颜色的白俄罗斯内务部大楼(独立大街15号)和旁边的白俄罗斯国家安全局(克格勃)大楼,引人注目的是苏维埃内务部(当时叫做“契卡”)的创始人费·捷尔任斯基的塑像就在对面街上注视着克格勃大楼。捷尔任斯基就是白俄罗斯人,1877年出生在明斯克。

说白俄罗斯像前苏,大概主要是说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白俄罗斯独立二十多年来,很多制度、机构称谓仍保持着前苏时期的传统。例如,前苏的国家安全机构--"克格勃",大多数前苏加盟共和国在独立后都放弃了这个称谓,惟独白俄罗斯直到今天还保留着。

胜利广场位于独立大街的东段,广场中间矗立着40米高的纪念战胜德国法西斯的方尖碑(1954年落成),底座上,四块大型浮雕铭刻着白俄罗斯军民浴血奋战和迎接胜利的情景。顶部有一近3米直径的“胜利勋章”,也是白俄罗斯作为前苏加盟共和国时的国徽。开车环绕广场一周,以示对英烈们的敬仰。

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50年代初由德军战俘建造的,呈严格的对称状。纪念碑前设置有12个方形大理石墩,里面嵌着来自前苏各个英雄城的装有战场灰烬的密封罐。纪念碑的正前方有个方台,从这里向下看,可以看到下面放置着永不熄灭的火炬(1963年点燃)。

广场下面,有一个围绕着永不熄灭火炬的圆形的纪念堂,周围墙上刻着566位在白俄罗斯土地上战斗过的前苏英雄的姓名,真不知他们看到今天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情况,会是什么感想?

在距离广场不远处的斯维斯洛奇河畔田野里,有一座绿色的小木屋(独立大街31号),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共的前身)第一次代表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九位来着莫斯科、圣彼得堡、基辅、维尔纽斯以及明斯克的代表以参加屋子主人的婚礼的名义前来参加会议。

独立广场是独立大街的起点,是欧洲最大的广场之一,其大小似乎可以与北京天安门广场媲美。这里是白俄罗斯中央政府机构所在地,周围及马路对面有很多的政府机构大厦。

白俄罗斯政府大楼坐落于广场的西北角。大楼建于1930-1933年,是二战前白俄罗斯最大的建筑。二战期间,德国占领军的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大楼前,矗立着高达七米的列宁塑像。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第一尊列宁雕像的诞生地就是在白俄罗斯(克拉斯纳波尔市,1922年,当时列宁还健在)。

圣玛丽教堂位于独立广场的东北面,是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圣公会教堂(与天主教差别最少的一种新教)。外观非常漂亮,内部有许多圣像画,很精美。

老市政厅广场就在市区中心,前来游览圣灵主教大教堂的游客一般都会在市政厅广场前下车,顺路游览一下市政厅小广场,一个充斥着中世纪建筑和雕塑的小广场。

圣灵主教大教堂是白俄罗斯明斯克市境内的一个地标性的建筑,来到明斯克旅游,圣灵主教大教堂是肯定不能够错过的。教堂地处明斯克正中心,在老市政厅旁边,教堂内珍藏着圣母玛利亚显圣画像,这是一座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东正教教堂。

圣灵主教大教堂建成之后经历了风风雨雨,特别是近代。1918年,圣灵大教堂及旁边的修道院被关闭,禁止人们的礼拜活动,教堂变为消防队训练场地,随后被改为档案馆。1943年,教堂开始恢复东正教礼拜活动,所属修道院也予以恢复。1947年,教堂顶部安放东正教大十字架。

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在我看来,明斯克最重要的景点应当是一街三场,即独立大街与胜利广场、独立广场和十月广场。十月广场那里有一个卫国战争博物馆是我很想去看看的,因为二战期间白俄罗斯是卫国战争的主要战场,反复争夺,极为惨烈,而且白俄罗斯人也是最早建立起这个二战纪念馆的。对胜利充满信心、目光远大的白俄罗斯人从1942年起——也就是当战火尚在熊熊燃烧时,就开始考虑筹建这一博物馆了。在白俄罗斯境内的战争结束后仅三个月即1944年10月,博物馆便落成开馆,其藏品之丰富,在整个前苏加盟共和国之中,以致在全世界同类博物馆中,可谓首屈一指。

由于团里多数人似乎对于欧洲艺术的喜爱远胜于对欧洲二战历史的汲取,想去看看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少数服从多数,所以我只好放弃十月广场,随着大家来到这个在欧洲并不出众的艺术博物馆,好在接下来我们还会前往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上的前苏二战英雄城市、卫国战争的起点布列斯特要塞。美术馆的游览结果恰如我想,展出的作品确实名气不大(懂行者看门道,游览者看名气,其实真正懂得艺术的人并不多),但还是很有些欣赏价值的,特别是有几件近代作品恰恰是描述馆外场景,并可与相同之地的早年作品相比较,让人饶有兴趣。美术馆坐落在明斯克中心的列宁大街20号。

该馆建立在二战前,但在二战期间美术馆被炸毁,大部分馆藏艺术品被德国法西斯分子抢劫,至今下落不明。战后该馆重建,展出和库存的艺术品包括白俄罗斯、俄罗斯及其它国家艺术家在绘画、雕塑、实用装饰等方面的作品。美术馆2层有5个展厅,包括《12世纪--20世纪初叶的白俄罗斯艺术》、《16世纪--20世纪的西方艺术》、《18世纪--20世纪初的俄罗斯艺术》等展区。

过去与近代的明斯克街市场景和河畔风光作品,其中下面这幅展馆外面斯韦斯洛奇河畔的街景作品曾获得前苏艺术大奖。

眼泪岛位于斯韦斯洛奇河中心,一座自然形成的方圆20多平米的小岛,上世纪90年代,白俄罗斯著名的雕塑家们在岛上创作了一组群雕,用于纪念在上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中阵亡的白俄罗斯将士,故人们把这个原本无名的小岛称作"眼泪岛",每逢苏军从阿富汗撤军的纪念日,这里都会举行悼念仪式。来此之时,天空突然变暗,乌云密布,太阳光透过云层顽强地照射下来,景色甚为奇特。

悼念阵亡将士的纪念碑与雕塑。

利用虹吸原理制作的这个带翅膀的男孩铜像,眼睛里不断有泪水滴下,这就是眼泪岛名字的来源。

一阵狂风暴雨霎时而过,好像在向我们哭啼那些战死在阿富汗的士兵,哭泣那些不知为何去死的士兵,但愿这种战争再也不要发生。雨过天晴,一切变得更加灿烂,似乎是在告慰那些冤死的灵魂,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至此,我们结束了在明斯克一天的游览,明天将启程向西南,一路游览白俄罗斯的世界文化遗产,米尔城堡、涅斯维日的拉济维乌家族建筑群,以及前苏二战英雄城市、卫国战争的起点布列斯特要塞。

注:文中有几张片子取自网上,仅为介绍完整,谢谢!

待续: 【回眸】波罗的海六国综述06-白俄的那些世界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明斯克   波罗的海   卫国战争   白俄罗斯   立陶宛   欧洲   首都   大街   独立   广场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