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跳崖者更多信息被曝,对生活无望,约死群或能揭秘其自杀真相

4月4日清明节的前一天,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人山人海,大家一边体验着惊心动魄的玻璃栈道,一边欣赏沿途的美景。

下午约两点钟,栈道上突然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景区山顶西线玻璃栈道距离出口约10米处,4名年轻人几乎同时越过安全护栏,纵身跳下高达1500米的悬崖。

其中3人当即跳下,唯一一个女孩被保安及时抓住,后紧急送医,但据说女孩跳崖前已经服过毒药,送到医院也没能抢救过来。

据查,四名跳崖游客分别来自福建、河北、河南、四川等不同省份,3男1女。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34岁。

通过搜寻,4名死者的遗体随后不久全部被找到。随后,警方和记者分别联系了各自的亲友或同乡,获知了他们的一些基本信息。

四名跳崖者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

刘某永,男,出生于1989年,河南省沈丘人。

彭某军,男,出生于1990年,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人。

张某睿,男,出生于2000年,福建省德化县上涌镇人。

陈某,女,出生于2000年,四川省内江市人。

此事发生后,张家界市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当地公安部门也随即介入。

经公安部门侦查,根据四人遗留物品和遗书初步认定,四人系自杀,而且跳之前都服了毒,遗书中均有免责声明。

四人均称,自杀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无关。具体认定结果,调查清楚后会,警方会再发布通报。

彭某军系河北临漳人,其所在村村支书介绍说,彭某军为人老实,在外打工有两三年没回家,母亲3年前已去世,只剩下70多岁的老父亲。其父亲听说儿子跳崖后老泪纵横,非常伤心。

张某睿是福建德化人,其堂兄介绍说,张是家中独子,家庭情况不是很好,他常年在外打工,初中毕业后就出去了,也不常在家,这几年好像独自在广东。

张某睿出事之前似乎很正常,没发现有什么异样,其家人也不认识其他几位一同跳崖的人。事发之前,堂弟还给他妈打过电话,说是要出去旅游了。没想到接到了张某睿跳崖自杀的噩耗。

刘某永是河南沈丘人,是四人中年龄最大的,34岁。曾经结婚成家,后离婚,生育一个儿子,今年13岁。其母亲病逝,父亲60多岁身体不好,需人照顾。家中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两个姐姐都已出嫁。

有记者电话采访过其父亲和大嫂,均说刘某永生前一切正常,性格阳光开朗,一直在外打工。前一晌还回去过,陪奶奶说话,照顾父亲洗澡等,挺孝顺的,根本看不出他对生活有一什么厌倦情绪,完全想不到他会跳崖自杀。

四川内江的陈某是四人中唯一女性,也是被保安抓住没有跳下,后送医院没抢救过来的那位跳崖者。

据与她同村的一位村民介绍,陈某,叫婷婷(化名),家中有4口人,除了父母之外,还有1名弟弟。父亲患有癌症,弟弟学习成绩不好。

陈某常年在外地打工,从事服务行业,曾去过成都。这位村民说他现在不知婷婷在何处,也尚未听说陈某跳崖之事。

婷婷初中一位同学说,婷婷平时是一个微笑有爱心的人,喜欢养小动物,家里还有流浪猫。她们最后一次聊天还在讨论养猫的话题。

婷婷男友的姐姐张女士介绍说,婷婷平时很开朗,还与男友一起攒钱准备结婚。其男友刚给她买过新手机,在成都找了一份新工作。这次就是回成都准备上班的,没想到她到了成都的第二天就去了张家界。

婷婷最后两条朋友圈令人震惊。在自杀当天凌晨三点左右,此时距离跳崖还有12个小时,婷婷发了一条朋友圈:“晚安世界,我要当一个睡美人了。”

婷婷发的第二条朋友圈是在景区要上玻璃栈道时发的。此时距离跳崖仅30分钟左右。

其男友姐姐张女士提供的婷婷朋友圈截图中,她最后留下的一条朋友圈内容为“你好世界,再见”,并配有疑似装了毒药的杯子图片,图片背景中还有天门山的栏杆。

从各种渠道获知的零零星星信息中,我们知道这四位跳崖者,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最小的还是00后。他们都是长年在外打工,来自不同省份,却选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时跳崖,而且跳崖之前还服了毒药。

这说明:其一,四人中除了婷婷外,家庭条件都不太好,可能生活上不是称心如意。其二,他们是相约一起赴死、选择结伴服毒、跳崖的。其三,他们已经抱定必死的决心,所以先服毒,再跳崖,给自己装上必死的双保险。

据此,我们完全可以推测,这4个年轻人因家境不好,或许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而他们又有类似的人生经历,于是都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所以相约一块赴死。

4个年轻人心地其实很善良,他们不希望自己死后给社会留下疑虑,给警方留下麻烦,不希望无端牵连一些无辜的人们,所以都留下了遗书,声明他们的死与他人无关。

只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想不开,选择了用这样残忍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到底遇到过什么不能承受的重压?或许他们很长时间以来心里就一直压抑,然后突发的一件什么事情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们赴死的决心如此坚定?

碰巧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说网络上有一种群,名称虽然不同,但都是专门商讨集体自杀的。如果不小心误入了这种群,本来没有自杀念头的人,在大家的感染和影响下,可能也会产生自杀的念头。有人称之为“约死群”。

这些群,都是由那些想轻生的人共同建起的一个专门讨论自杀的群。群里成员像其他群一样进行聊天,不过他们都是相约一起自杀,互相鼓励自杀。约定后,他们会选择一个地点,然后集体赴死。

群里的人,对他人有自杀念头不仅不会劝阻、开导,而且还会点赞,有的还发出鼓励的表情符号。对那些有轻生念头,但还在犹豫、下不了决心的人,会竭力鼓动他们坚定赴死的意愿。

约死群里也会偶尔出现一两个劝阻自杀的成员,但他们几乎都是家里有亲人曾是约死群的成员,而后来自杀身亡了,他们是以自己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来劝导阻止正准备自杀的人们的。

其中有一位父亲为了劝阻自杀主动加入约死群,成功劝回不少轻生者,令人十分感动。

这位父亲在河北固安做服装生意。本来他生意做得红火,家庭也很幸福美满,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一个21岁的儿子。

有一天,他的儿子跟他说,想去北京玩几天。他同意了,儿子临走时还给了他一些钱。

不久后,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武汉有三名男孩在出租屋内自杀,经过甄别辨认后,证实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儿子。

原来儿子去的不是北京,而是武汉。三个年轻人在出租屋内,写好了遗书,选择了烧炭自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警察在出租屋内发现了未烧尽的头发和遗书。

这位父亲在悲痛欲绝之后,冷静细想,儿子平时好好的,性格开朗,而且刚刚健身成功,还找到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为何会有轻生的念头?又怎么会与人相约去自杀呢?

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他决定加入约死群,做一次卧底,以找到儿子自杀的真正原因。

他登录儿子的QQ号,进到这个群里,详细看了网友的聊天记录。看完后他气愤不已,留言骂道:“你们这些畜生,自己不想死,却不停地怂恿别人死。”

为了不让更多的人像他儿子那样,好好的被人怂恿着去自杀,他注册了几个QQ号,加入各种约死群,

他发现这些人自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无知者、贫困者、感情受挫者、工作不顺心的、绝症患者、抑郁症患者,还有人是赌博、网贷欠钱的”。

但其实有很多孩子并没有想好要不要去死,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人用“胆小鬼,没种”这样刺激的话裹挟着,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所以,他在群里极力开导劝阻那些还在犹豫的有轻生念头的人。虽然曾遭到群成员的谩骂、踢群,但他锲而不舍,硬是成地劝回了一些轻生者。

不能不说,这位父亲是伟大的。但是靠个人的力量能劝回的人毕竟有限,网上这么多约死群,得有多少人受影响走上自杀的道路?

这位父亲在约死群里还不到三天时,看着每天都是“99+”的聊天记录,他觉得很无助。他说:“我决定放弃一切诉求,身心俱疲,感觉一切都很苍白、无助,也看到了个人的渺小。就让他们自己做主,随风而去吧。”

无奈之下,他只能向北京市公安局举报了这个拥有400多人的名为“煌川水”的约死群。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在每年自杀死亡人数高达28.7万,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

而像约死群这类自杀QQ群,他们网罗一些思想消极、精神颓废、心理扭曲或者受到挫折等消极群体,怂恿这些人自杀,它们已经成为一种坏情绪污染源。

这4个年轻人在张家界跳崖,他们那么坚定地赴死,生前还喝了毒药,或许就跟他们加入这些自杀群有很大关系。

一个人连死的勇气都有,为什么就没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不如意。虽然经受挫折心里会有一时的痛苦,但好死不如赖活,活着比什么都强。

生活中的坎坷是暂时的,跨过去也许前面就是一片坦途。而自杀带来的不是所谓的“解脱”,而是生命的结束和家人巨大的悲痛。

当你选择轻生时,你多想想你爱的和爱你的家人,多想想生活中好的东西,你就不会如此毅然决然地去赴死了。

对于网上约死群之类的负面东西,我们必须要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坚决取缔这些自杀群,不能任其毒害人们,危害社会。必须还网络一片明净的天空!


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临漳   沈丘   栈道   遗书   在外   毒药   朋友圈   真相   念头   父亲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