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终生成长的练习方法,成就自己的“金牌打工”梦


2023年3月23日以前,没有人知道谁是周受资。

接受长达5小时的听证会问询,依然风度翩翩的某公司首席执行官、40岁的新加坡人周受资成为新晋国民男神。

他23岁进入高盛,32岁加入小米集团,5年升至高级副总裁,成为合伙人。

38岁,受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力邀担任CFO,后来独立负责海外市场。

因为在小米IPO时,他把见过的1500位投资者,一一记录在表格上,全盘掌握投资者的情况,而被公司创始人雷军评价为:“有一种对世界复仇一般的勤奋”。

他的风采赢得了千万国人的心,他的勤奋也收获了年薪上亿的收入。无疑他是活生生的“金牌打工人”。

从周受资的成功路径来看,他应该是个喜欢挑战的人,喜欢努力一步一步攀爬高峰的人,而每次面对挑战,他都会无比勤奋,努力学习,让所有的困难都成为他成功路上的小石子。

他具备成长型思维,相信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实现改变与成长。

关于成长型思维,我认为是“打工人”必须具备的。这两天在处理企业主动辞退员工的工作,被辞退的员工从本质上讲,我觉得是没有与时俱进,跟上企业飞速发展的步伐,缺的就是这个成长型思维。

企业如果发展到3、5千人,对员工的要求是不同的;而员工的工作意识还停留在30、50人时的公司,那怎么去应对职场的变化呢?当自己不能适应企业要求时,一定要内观自省问题出在哪里。

我最近看了《做自己的教练》一书。作者是英国创业者海伦·塔珀和莎拉·埃利斯,这是他们共同出版的第二本关于职场的书。之前我也给大家分享过他们的第一本书《曲折的职业道路》,是教大家如何挖掘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价值观,选择好职业方向。

而今天分享的《做自己的教练》这本书就是教会如何一步一步成为“周受资”这样的金牌打工人。

如今我们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潜力、可能性、不确定性和变化,我们会遇到障碍,或者想探索新的机会。怎样在纷繁复杂的现象面前,学会辨别方向;怎样在自己能量不足的时候,面对挫折无所适从的时候,重新给自己赋能,重建信心?

在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我们得把自己培训成自己的教练,然后自我培训。也教给大家了自我培训的思维模式、综合技能和工具箱。

这本书充满了行动理念,也具有极强的实操性,至少读完之后,你会从中学到自我培训的方法论。

跟随作者的步伐,我们先看看自我培训需要怎么样的思维模式?

01、 在自我培训之前,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思维模式?

自我培训指的是,以自我提问提升自我认知,促使自己采取积极行动的技能。

自我培训通常要由人的内驱力来驱动。比如说升职,或者去学一门技艺。但在发动自己内驱力的前提是,需要自己有成长性的思维,否则就算想达到提升的目的,也没有办法找到适用于自己的方法。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他著名的《终身成长》中特别提到,人有两种思维,一种是成长性思维,另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处于我们的思维处于成长性模式时,人们对自己的未来会更有信心一些,因为大家知道就算遇到挫折,也不会怕,我们总通过学习来改善。甚至有些人还可以把遇到的困难当成成功路上的必然,只有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才会离成功更进一步。

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人的基本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得成长。而固定型思维的人,他们更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相信智商和天赋起决定作用,再怎么努力也没什么用。

阅读周受资的经历和资料,大家会发现他是一个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他喜欢挑战,并且是有目的的挑战。每一次他都会抓住机会,积极行动。

比如上学时期的周受资,像极了现在的青年,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但他知道努力,他说:“我不知道毕业后要做什么,也不知道生活会把我带到哪里?”

因为努力,因为学业出色,他进了全球著名的高盛公司做分析师。众所周知,在高盛这样企业的分析师,工作强度很大,加班到凌晨,也是996、5+2的工作。

我也不赞成996、白加黑,但谁都知道没有这样的努力,勤奋怎么会变成习惯?不经过长期不懈的积累,怎么会有厚积薄发的一天?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回头看时,每一步都算数!

面对职业的变化,应对挑战的最好方法是改变思维,培训自己的成长型思维。

02、 自我培训的综合技能有哪些?

任何事情想改变,要发展,思维先行是充分必要的。掌握好的技能与方法也是实现改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书中,作者认为实现自我培训的综合技能有三个方面:一是自我意识;二是倾听;三是提问。

先说说自我意识。作者在这里提出的自我意识,我认为应该是觉知。

自我意识=你如何清楚地看待自己+了解其他人如何看待你

如何清楚地看待自己指的是内部意识。一个有内部意识的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价值观、激情和愿望,能够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内部意识的人不容易患抑郁症,自我调解能力比较好。

外部自我意识能够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有外部意识的人,包容度比较大,共情能力好。

有研究表明,只有10-15%的人有自我意识。在此,作者想提醒大家的是,建立自我觉知,对于自我培训可以发挥正面积极的效用。

自我培训技能2:倾听自己

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说,当你倾听时,你就是在学习。你像海绵一样吸收别人的观点,你的生活变得如何美好。

上天给了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就是希望人能够安静下来倾听的。而倾听自己更是一个技术活。需要静心,需要内省。收集一下自己打断自己的时刻,你发现自己浪费了自己的洞察力。

倾听自己的路径是:先关注事实,再关注感受,最后还要关注恐惧。

关注事实,需要去用事实来向自己描述面临的挑战到底是什么?

而关注感受,则是对于自己面临的挑战,我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最后关注恐惧,就是指的如果采取行动的话,我最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情?

类似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去倾听最真实的声音。

自我技能3:提问

提问也是有技巧的,不是用简单的封闭式问题,那样的回答只能是简单的“是”或“否”,没有任何的意义。

需要使用开放性的问题,比如“我为什么没有得到晋升?”。

而且每次提问只提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自我解答。

提问:我该如何保持工作激情

回答:找到自己的优势,去做感兴趣的工作

行动:约主管做一次一对一的谈话,把自己以上想法告诉他,希望他能给自己安排这样的机会。

提问的方式也是需要学习的,书中也给大家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自我提问行动方案,大家可以边学边尝试。

最后给大家讲一讲在自我培训中最重要的能力韧性,也是未来职场竞争的必备能力。

03、韧性十足,才可以在成功的道路上越来越成熟

在我们人才管理系统的24项能力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是韧性

韧性是一个心理学的用语。它是指一个人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能力。说直白一点就是指人面对挫折的心智是怎么样的?

不论我们身在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在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逆境。可以说,当下社会变化太快,身处逆境是常态。如果不培养自己的韧性,很容易出现情绪崩溃、生活失常的状态。

由于我们是乙方企业、服务类型的公司,在对接甲方客户时难免会遇到挫折,我们发现在服务过程中,韧性不好的小伙伴相继离开了,最后留下来的小伙伴在工作中逐渐成长起来,而且韧性能力还有所增长。

关注自己的韧性,平时都有所储备,最好的办法是学会积极解决任何问题,勤反思与总结,在小事上历练自己,才能在重大变故来临时临危不乱。

书中关于韧性再造讲了很多方法,建议大家可以平时做些储备,就好象古代打仗一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积极做好韧性的准备,才能迎难而上。当你看到周受资经历5小时折磨之后,还能彬彬有礼,侃侃而谈时,那就是平时的储备发挥了巨大作用。


04、结尾

读完这本《做自己的教练》,让我觉得找到了自我成长的方法论。有心在职场打拼的人,真心可以把这本书先当成自己的教练,先让它陪你跑一段时间,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做一个自我培训的高手。愿大家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一路高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都会   韧性   终生   金牌   教练   思维   成就   技能   自我   努力   能力   方法   作者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