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狂跌38%!东风降价失效,“裸泳”车企谁能活下去?

2014年2月,东风汽车的一位高管开完会出来后,站在武汉东湖宾馆的空地上,久久没有离开。

东风汽车集团成功打入欧美汽车腹地,成为PSA集团三大股东中的并列第一大股东,和走路都不斜视的标致家族平起平坐。中国人第一次成为了欧美一线车企的“老板”,代价是:8亿欧元。

主导这次谈判的,就是在双方正式签署协议后,内心澎湃不已、双眼几乎要湿润的那个高层。谈判的艰难和民族自豪感涌上心头,像吃生鱼片放多了芥末。

一个月后,更高层面签署的协议在巴黎完成。按照正常的剧情,东风即将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那位功臣,也站到了东风“铁王座”不远处。

不过,汽车产业就在那一年开始风云突变,“蔚小理”中的两家,悄咪咪建立了公司;贾跃亭已经开始“为梦想窒息”——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

沉醉在牵手快乐中的东风汽车,丝毫没有察觉。和大多数车企集团一样,他们在未来三年里,还会迎来一个高耸的巅峰,制造出狂欢的幻觉。

直到去年年底,东风汽车的一位老朋友和弘哥聊天时才明白:那场合作就像东风汽车的一剂致幻剂,迷惑了上上下下,不但令神龙汽车迷失,也延缓了东风汽车的整体转型。

到了2023年4月初,巴黎的小马哥来中国时,东风汽车旗下的合资“火种”、法国汽车在中国的独苗——神龙汽车,正远离聚光灯,躲得远远地搞清库存大甩卖“救命”。

01. 裸泳者浮现了

东风汽车在过去几年,累计从PSA的上市公司里套现了14.95亿欧元,赚了6.95亿欧元,从赚钱效应上看,可以算得上股神级操作了。

不过,朋友老杨却不以为然。老杨是个业余老股民,技术精湛,炒股十多年,赚了点钱。

弘哥去北京出差,老杨请吃饭时已经实现“望京小腰”自由。有一次,老杨边啃大腰子,边喝啤酒说:

炒股误人啊,赚了钱丢了主业,回头一看,失去的更多。大概意思是,因为炒房炒股赚钱太轻松,不再愿意赚辛苦钱,导致了战略上的失误。

搞资本一向比搞实业轻松,搞实业的一旦搞了资本,尝到甜头就很难回头。弘哥有个朋友在东莞做工厂起家,自从进了炒房团后,就再也没有踏进过厂房,工厂从此荒废。

在汽车行业有一个规律,车企一旦搞资本,造车就不那么上心了。自主品牌曾经的“一哥”吉利汽车,2018年开始炒戴姆勒的股,炒成了第一大股东,但吉利也是从那时起,做啥啥不成。

老板一松懈,下面就全散了。到了2022年,东风汽车集团营收下降18%,为926.63亿元。销量连续多年下滑后,2022年销量只剩下246.45万辆,同比下降11.2%。

东风在持有PSA股权的9年里,一路飘摇直下,2014年东风汽车集团的销量为380.25万辆。而在巅峰期的2016年,东风汽车集团的销量为427.67万辆。

过去9年成为东风汽车集团错失的9年。国企似乎面临类似的命运,一汽、上汽、长安、北汽的整体状况和发展曲线,也和东风集团类似。

但并不是所有车企都如此,传统车企里有两家是反方向而行,一家是比亚迪,另一家是广汽。民营企业里有比亚迪,国有车企集团只有广汽。

2014年,广汽集团销量只有117.23万辆,在国企集团里排第六,和前三的东风集团差距极大。到了2022年,第四名的广汽集团销量为243.38万辆,和第三名的东风汽车集团销量差距只有3万辆。

东风内部的反思浪潮也很大,一位朋友不久前和弘哥聊天:要是国有车企都不行,还可以怪国企,偏偏就有广汽表现不错,理由都不好找了。压力山大!

今年3月,逼急了的东风汽车集团搞了一轮大甩卖,想要打响车市翻身第一枪。不过,从数据上看,东风汽车集团又失手了。

倒是在降价潮中静悄悄的广汽集团,3月销量增长了1.87%。曾经在东风汽车工作的一个朋友发了个朋友圈:广汽也真是神了!

朋友老杨说,好运气给有准备的人,厄运专挑苦命人。东风汽车集团的高层预计到了今年会很难,但没有想到会如此难,市场会如此残酷。

02.老马这次没瞎说

在车企里混的朋友,这几年的抱怨越来越多:越干越苦逼。

去年,大部分还算正常的车企净利润只有10%上下,大部分新能源车企还在亏损状况。到了今年的一季度,汽车行业的平均净利润跌到了3.2%,按照目前的市场状况,二季度可能会更惨。

卖汽车不如卖白菜,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能否盈利,成为这个仅次于房地产规模且看起来光彩照人的行业“送命题”。

在风云突变的大环境下,有四类车企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将交出“筹码”:一是赚快钱思维的车企,比如房地产造车,想像卖房子一样卖一辆赚一辆;二是转型过慢,没有新业务、新产品支撑的传统车企;三是融资渠道过于狭窄的车企;四是互联网或科技思维烙印过重,过于追求高利润率的车企。

这四种类型的车企,几乎涵盖了从恒大汽车、大部分传统燃油车企,到造车新势力、华为等公司。

上个月,华为被广汽集团从合作造车降级为零部件供应商,实际上就是造车理念的冲突。比如华为将零部件价格定得很贵,因为老任很难理解,为什么造车要先亏损。

任正非去年8月发布了题为《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件,用巨额亏损换规模的汽车产业,老任无法接受。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回应华为降级事件时很委婉,称“三年前立项的东西,三年后就变了,自己开发的技术更容易掌握,联合开发的可能要满足几个合作伙伴的需求。”

这种造车理念的冲突,说到底就是坚不坚持长期主义的冲突。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创业,往往三年内就有小成,五年就上市套现了,而汽车创业,三年可能还是一个“婴儿”,五年还打不平盈亏。

弘哥想了几杯咖啡的时间,得出的结论是:特斯拉的马斯克、比亚迪的王传福,以及广汽集团的曾庆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看清楚大趋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

特斯拉从造车到赚钱,用了17年;比亚迪从造新能源车,到市场爆发,用了13年;广汽搞新能源车,五年内根本就没有想过赚钱的事儿,更别说回本。

这样的耐性,老任没有,红衣教主、皮带哥、何小鹏也没有,“下周回国”以前没有,吃了亏、交了学费之后,好像有了,做规划的时间线拉长了。

从中国推新能源汽车起,市场经历了大客户市、行业市,然后才转向私人市场,目前进入了大众市场向高端市场转型阶段。造车不全部走一遍,就很难理解它内在的规律。

这就是比亚迪、埃安这类传统车企转型到新能源车企,这两年压着“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打的原因。何小鹏反应过来后,到保定请来了女诸葛。

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经进入了规模化竞争。广汽埃安去年销售了27万辆,今年的目标是50-60万辆。广汽董事长曾庆洪说,集团给他们的任务是40万辆,他们自己加码,提高到超50万辆。

埃安有埃安的想法,经过前几年的苦熬,进入了快车道,不可错过时机。有人说了一句没在山里闭关几年说不出的话: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硅谷的老马鼓吹的第一性原则,称“人们可以违背法律,但无法违背规律”。汽车产业的规律,至少目前为止,还掌握在传统汽车人手里。

去年年底,埃安和比亚迪都走向了新能源汽车“春秋时代”的最后一环——品牌高端化,迎接“战国时代”。埃安推出了昊铂品牌,比亚迪推出了仰望品牌。

03.总有人年轻

2003年前后,中国汽车产业涌起合资大潮,车企集团和一大批全球巨头合资,出现了北京现代、长安福特、东风日产、广汽丰田、华晨宝马、北京奔驰等几十家车企。

此后,车企集团享受了十五年的合资红利,躺在“糖衣炮弹”里,日子轻松,过得比蜜糖还甜。

有人形容合资车企的“黄金十年”,大部分车企现状:外方给产品,国家给市场,中方负责分钱。

不过,来得轻松失去也会很快,2017年车市负增长后,合资车企的趋势开始掉头往下。到了2022年,业内已经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合资车企的时代终结了。

中汽协发布了一组数据,2019-2022年四年中,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从37.9%升至47.3%,市场份额接近一半。2022年中国品牌销量上涨了16.9%,主流合资品牌销量下降了11.6%。

今年3月东风汽车集团发起的、惊为天人的降价潮,表象是国六B即将实施,车企眼看库存车可能变成废铁,不计后果甩卖,深层次原因是过去几年合资车企日渐衰落的集中爆发。

尽管大家都很难,但状况还是分出了好坏两类。2017年前后,有些车企集团看到了大趋势,将自主拔高到企业战略,坚定成为改革派;有些车企嘴上说改革,心底却是保皇派,不愿意从合资的日子里走出来。

现在看来很清晰的形势,但那时却迷雾未开,谁都不能确定哪条路子是对的。广汽从传祺调出一帮人去搞新能源,又和蔚来合资,甚至和刚唱完《野子》的贾跃亭聊了聊。

南方车企更有危机感,确信不折腾只有等死。广汽总经理冯兴亚后来又发动了传祺的三年结构改革。到了2022年,广汽的自主品牌销量达到了63万辆,创下历史新高。传祺也在2019年跌入谷底后反弹回来,开始赚钱了。

不过,上汽、一汽、东风和北汽,都在合资时代享受了极高的红利,都没能从心理上摆脱合资依赖症,延缓了自主化转型。

到了2023年,自主品牌新能源板块没能跑出来的车企集团,一家比一家惨。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下滑了6.71%;上汽集团销量为89.1万辆,同比下降26.99%;发动降价潮的东风汽车集团,销量为45.5万辆,同比下滑37.9%。

汽车媒体圈有个喜欢马拉松“欢乐跑”的朋友说,合资时代有没有终结不知道,不过合资主导的时代一定终结了。车企集团的销量排名竞争,过去看合资,未来看自主;过去看燃油车,未来看新能源车。

如果“欢乐跑”没看错,东风汽车集团大概率会在今年丢掉国内第三的排名,上去的要么是广汽,要么是比亚迪。而东风汽车集团,可能会掉到第五。

汽车市场这两年腥风血雨,变化的节奏以月计算,稍不留神就被时代滚滚洪流抛弃,但有一个擅长引用别人作品的作家,说过一句不知道从哪里引用来的话:

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总有人正年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东风   华为   销量   新能源   东风汽车   汽车集团   品牌   集团   汽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