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则凉薄阴狠,为君则罪孽深重,他注定不是个好皇帝

(感谢您能在馆长本文下做短暂停留,您可以动动金手指点击关注,这对馆长来说很重要!祝您开心、有好运!)

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是朱祁(qí)镇。他年仅九岁就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皇帝宠信太监王振,导致了宦官专权。

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当初宠信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图片取自网络)

明太祖驱逐鞑虏,定鼎中原。明成祖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驱逐防备的,无外乎漠北的蒙古。蒙古逃回漠北,一分为二:瓦剌、鞑靼,他们之间互相争雄。

到了正统年间,瓦剌逐步强大起来,并且时不时就南下侵扰明朝疆域。尤其是瓦剌的实权派——太师也先,经常以朝贡为名,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

(图片取自网络)

因为明朝自诩为天朝上国,对于进贡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会礼尚往来,赏赐颇为丰厚,并且按人头派发。这种情况下,也先不断增加使者数目,最后竟然高达三千余人。

当时总揽朝政的宦官王振对此颇为不满,下令减少赏赐。也先借此为名,挥师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北京。

敌友不分、凉薄阴狠的皇帝

皇帝朱祁镇二十来岁,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经离世,正是自己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看到北方鞑子如此放肆,颇为恼恨。

王振借此鼓动皇帝,建议他御驾亲征。朝中大臣劝阻,皇帝不听,一来是效仿他的父亲明宣宗,曾在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打败汉王;二来为了证明自己,何况大明朝国势鼎盛,区区蛮夷,怕他不成?

(图片取自网络)

当时,朝廷的军队主力都在外地,仓促之间难以集结。于是皇帝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了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为了说服自己的母亲孙太后,他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并让异母弟弟郞(chéng)王朱祁钰监国。

大军出征,谁知天公不作美,大雨连绵。大军到了大同附近,发现尸横遍野,加之后方粮草供应不及,军心动摇。

于是,皇帝有心撤军。王振为了顾及皇帝脸面,认为出征没多久就悻悻然回师,太丢脸了,便建议绕道蔚州。因为王振老家就在蔚州,要是皇帝跟自己回乡,岂不是比衣锦还乡还要更加扬眉吐气?

(图片取自网络)

蔚州距离大同非常近,而瓦剌大军逼近大同,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群臣反对,觉得这样耽误时间,容易发生危险。王振不听,而皇帝体恤王振,便给了他露脸的机会。大军准备开拔,前往蔚州。

不料这个王振心血来潮,担心大军过处,踩踏自己家的庄稼,而建议按照原路撤军,这一波波操作,把皇帝和将士们耍得一愣一愣的。

等到大军行至怀来附近,辎重反而没有赶上。于是,王振下令原地驻扎等候。

(图片取自网络)

皇帝被俘,全军覆没

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军追上明军,将皇帝等人困在土木堡。水源被掐断,陷于死地,军心动荡。

于是,也先假意议和,明军上当。也先趁明军不备,发动总攻,一举歼之。

一心立皇威的朱祁镇被俘,王振被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yě)等大臣战死。历史上称之为“土木堡之变”,或曰“土木之变”,时为正统十四年(1449年)。

这其中,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英国公张辅了。此人是永乐大帝朱棣麾下的第一名将,交趾的征服者,安南人的噩梦,大明帝国的军神,年纪已过七旬却在乱军中遇害,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图片取自网络)

养虎为患,遗祸千秋

后人对此多有不解,以他的军事才能,竟然预见不到面临的危险,只能眼看着大军蹈入死地?以他的德高望重,面对王振一个宦官却无能为力,只能赔上自己的性命?

此战随军的另一个太监喜宁,同样得朱祁镇信任。两年前,他就想侵占张辅的田宅,张辅不从。喜宁的弟弟喜胜带着“自净奴”(因太监名额有限,那些自己阉割但又入宫无门的人,往往被权贵收为家奴),去拆毁张辅家佃户的宅院,打死了孕妇一尸两命。张辅愤然诉之法司,喜宁反咬张辅同样收容了“自净奴”。

(图片取自网络)


朱祁镇便一味拉偏驾,赦免喜宁,让喜胜花钱赎罪,仅将直接行凶的家奴戍边,又将张辅收容的“自净奴”也充军了。

从此之后,四朝元老托孤重臣、勋贵之首位极人臣的太师国公,便被一个佞幸欺凌到只能忍气吞声以避祸的地步。

张辅等一大群文臣武将,连同十几万大军战死了,朱祁镇也成了瓦剌人的俘虏。

而喜宁公公却摇身一变,成了瓦剌军首领也先太师的得意红人。

他尽告大明边关守备详情,尽心竭力给瓦剌军出谋划策。

也先俘虏朱祁镇后,又得喜宁投靠,于是野心膨胀,更欲南侵大明,挟制朱祁镇攻宣府、攻大同,令他在关下叫门。

朱祁镇昏庸怕死,完全听任也先摆布,竟风风火火的传命开城。

(图片取自网络)

若两关守将听其乱命,开关献城,则大明九边防线崩塌,京城乃至整个中原的的屏障将被拔除,不知多少黎民百姓要惨遭胡虏铁骑杀戮。他的性命何其宝贵,难道土木堡的十余万将士白骨,山西、河北当时被瓦剌军蹂躏的上百万百姓的性命便若草芥了?

好在宣府守将罗亨信、大同守将郭登等守将头脑清醒,以江山社稷为重,拒不开门。

其后,喜宁领着瓦剌军改道攻紫荆关,仍旧是猪队友朱祁镇叫门。朱祁镇对随侍身旁的锦衣卫袁彬说:只凭着天理去。四日后,瓦剌军破紫荆关,杀守将孙祥,打通直抵北京城之路。

大约在此刻的朱祁镇心里,万千大明将士和百姓的性命,都比不上他自己的性命能多活一刻吧……

(图片取自网络)

“土木之变”致使无数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强盛的大明朝由盛转衰,明朝进入了中期阶段。

“土木之变”后,明英宗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于谦同文武官、内外臣拥立朱祁钰称帝,重新建立明朝政治核心。

明景泰元年(1450年),明英宗被放回,1457年经夺门之变复辟。

值得一提的是,对不肯给他开关卖国的郭登,朱祁镇怀恨在心,复辟后竟以此为罪,将之削爵流放。可见在他心里,根本不觉得当时的叫门行径是逼不得已、心里有愧,竟能理直气壮地清算起保卫国家的功臣来。

(图片取自网络)

(本文不具任何指向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自净   怀来   大明   皇帝   明朝   罪孽深重   土木   大军   性命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