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郊藏着一座“小布达拉宫”,难念的村名竟是最美古村落

爨底下村,可能很多人不认识村名的第一个字“爨”,这个字发音(cuan,发第四声),是烧饭,灶台的意思,也可作为姓氏。又名川底下村,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下辖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京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距京90公里,海拔650米,村域面积5.33平方公里。

图/华野四纵

图/华野四纵

爨底下村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以村的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整个村庄呈扇面形展于两侧。全村现有人口29户,93人,土地280亩,全村院落74个,房屋689间。大部分为清后期所建(少量建于民国时期)的四合院、三合院。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

图/华野四纵

图/华野四纵

三条通道贯穿全村上下,有防洪、防匪的功能,这些古民居建筑是宝贵的历史文物,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在此聚居,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修建古驿道,这里发展成为过往商贾的重要落脚驿站,逐渐形成繁荣的古村落,清代沿袭了明制。 "爨底下村"四面环山,70余座明清四合院民居随山势变化呈放射形态灵活布置在半山之上,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建筑分布严谨和谐,变化有序。鸟瞰村落的整体布局形如"葫芦",又像"元宝",为古村环境赋以吉利的寓意。对研究中国的民居建筑史具有重要的作用。

图/华野四纵

图/华野四纵

2012年12月17日,爨底下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早就听说了这个古村落,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古村落打卡,目前在村里居住的村民不多,大多数利用旅游资源,开餐馆办民宿,民风朴实,村落保存完好,感觉非常不错,值得去采风游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布达拉宫   门头沟区   半山   文化部   斋堂   全村   西郊   民居   村落   中国传统   北京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