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839分!人大毕业流浪街头,扔掉手机全国溜达,如今重出江湖

执纪实之笔,绘真情画卷,麻烦各位点击关注,便于与作者沟通讨论,共同感悟世间百态。


2021年12月,一条令无数网友沸腾、感慨的视频,轰动社会舆论。

山东枣庄滕州市,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以流利书香的普通话,念叨着费解的言语:“成功无法以金钱衡量,我有自己的信仰,流浪便是我所追求的新生活”。

桀骜不驯的造型、超然脱俗的笑容,洋洋洒洒挥袖而去,令人无法想象,这位流浪汉竟是“97届汝南高考状元——常学福”

常学福

面对网络铺天盖地的质疑,常学福神采飞扬、昂首微笑:“没有疾病和灾难,人生平安且健康,便是我的成功”。

在教育较弱的时代,常学福以839分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却从“天之骄子”陨落至“流浪汉”,随着媒体查明缘由,原来这位“流浪状元”另有隐情

常学福为何放弃前程似锦的命运,甘愿流浪街头?如今这位“流浪状元”过得怎样?

常学福

“寒门贵子”

人生就像登山,有人生在山巅,有人生在山脚,常学福却生在“山谷”。

1979年,常学福生于河南驻马店汝南县,父母是普通农民,却深知“书本重于庄稼”的道理,凭借三分薄地和省吃俭用,大抵还是攒下一些钱,常学福的读书费,便有了着落。

自儿时起,常学福视书本为“面包”,虽不及古人的“废寝忘食”,但终归勤于常人,成功考入汝南重点中学,成为村民称赞的“高材生”,布满风霜的眉宇间,满是羡慕和钦佩。

无奈世事无常,承载着未来的求学路,为常学福送来希望和荣誉,却也送来了灰暗和落魄。

常学福

1994年,秋风萧瑟,常学福怀揣温热的馒头,扛着精心缝制的被褥,承蒙学校关照“农村学子,学费有所减免,衣食住行便有了保障。

我翻开高考历史,趴在上面细细“啃食”,通篇长文令人费解,惟有农村学子落榜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酸和现实。

那年,河南高考采用“3+2标准分”、“先报考后出成绩”的制度,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形容,也许最为合适。

揭榜之日,一向“不起眼”的常学福,却绽放出寒门学子的“了不起”。

常学福

1997年,人烟稀少的小乡村张灯结彩,县长、村长、乡邻纷纷登门道喜,结实的实木门槛几乎快被踢平。

常学福以839分豪取“汝南状元”!

满分900分,常学福的天赋和优秀,自然不必多言。

然而,喜悦总是稍纵即逝,常学福的成绩足以报考清华、北大,却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虽然同属“985”高校,但对于村民和家人来说,大抵空留一片遗憾。

中国人民大学

若说无悔,那是空谈,但在常学福看来,清华北大固然优秀,但人民大学的“国际经贸专业”,便是适合他的花盆。

也许,正是这种追求“本心”的思想,为日后的“惊人抉择”,埋下根源。

彼时的常学福,可谓风光无限,若以现代眼光衡量,相当于“百万网红”的轰动,以浓墨重彩,在汝南教育界留下“常学福”三个字。

然而,这么一个前程似锦的“状元郎”,却在大学生涯,悄然发生变化。

常学福

“生而寂寥”

1998年,金秋季节,望着湖畔边飘零的落叶,常学福抱着一本《四书五经》读得津津有味,试图以更深层次的哲学,领略人生“奋斗”的真谛。

理想固然美好,现实却也骨感,常学福的“入学”是幸运的,“毕业”却是不幸的。

2001年,恰逢高校政策改革,常学福错过了稳定体面的“分配工作”,被迫走出“象牙塔”自主就业。

在我看来,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成就了常学福短暂的辉煌,同时带来终身的醒悟。

常学福

大学毕业后,常学福打算留在北京,感受人文历史气息,却因经济所迫,无奈前往山东谋生。

公司的节奏不同于学校,没有谈笑风生的鸿儒,没有风吹树叶的静宜,只有“格子笼”中的机械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仿佛一眼能望见余生的尽头。

常学福不是刻板木讷的人,索性辞去工作,前往上海发展,已然在兴趣和面包之间做出抉择。

在那个大学生凤毛麟角的年代,常学福凭借傲人的学历和优秀的能力,很快便在“魔都”站稳脚跟,可这份安定却没有持续很久。

上海旧照

上海的节奏快于山东,初出象牙塔的常学福是个“热血青年”,一门心思趴在办工桌前,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赞赏,却输掉了自己的本心。

曾几何时,常学福喜欢坐在湖畔读书,喜欢漫步树荫小道,如今却时常深夜加班,昔日的爱好大抵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常学福本以为努力工作的终点,是为了享受高质量的人生,亦或是快乐每一天,可他喜欢的读书被迫搁置,学习厌恶的酒桌文化,腰包却始终“扁扁”的。

以理想为代价,换取的经济成功,常学福并不奢求,可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常学福

人生是一盘棋,大多世人只愿活在当下,没有冲破枷锁“胜天半子”的气魄,常学福却是少数破局者之一。

最近夕阳很美,可我总是错过。

常学福辞掉工作后,将热爱投身于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计算机网络公司,借以新科技商机蓬勃发展,着实赚的盆满钵满。

常学福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虽然容易吃得饱,却不见得舒心无忧,“盛极必衰”仿佛降临在他身上。

常学福当年创办的公司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如果说,“高中状元”是常学福人生的第一次大展雄风,在上海买房开公司立足,组建幸福的家庭,便是登峰造极。

从当初两袖清风的“穷小子”,到如今西装革履的“大老板”,常学福没有忘记乡邻恩情,时常开着小汽车回家帮衬,成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人生赢家。

常学福本以为,未来稳定幸福,可自从女儿出生的那一刻,命运便悄然发生偏移。

常学福

古人云,当柴米油盐代替了花前月下,“七年之痒”便是婚姻节点。

受市场波动冲击,常学福的公司迎来危急,他放下热爱的书本全力以赴,无暇照顾妻女的生活。

也许是感受不到爱的关怀,亦或是新鲜感的褪去,这段令人羡艳的婚姻,最终只维持了四年,愧疚于心的常学福没有争夺女儿的抚养权,整日饮酒买醉,眼中的光渐渐消失。

家庭破裂,事业受挫,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从前,常学福索性变卖公司,将资产全部留给妻女,迎着落幕的夕阳,踏上返回汝南老家的列车。

汝南县车站老照片

“归隐返乡”

年少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在我看来,家是每位游子的港湾,汝南老家的房屋很矮,家具很破,可父母的每一分笑意,都让常学福感受到亲人的温暖。

小县城的生活,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灯红酒绿,常学福骑着自行车,哼着熟悉的家乡小曲,慢悠悠的乐享人生,一切好像不及大城市,一切仿佛胜于大城市。

耳边蝉鸣奏响,微风拂过,长期神经紧绷的常学福终于明白,人生是一场修行,不必强求荣华富贵,小县城的夜景,同样充满烟火气息。

常学福

自从回到家乡,曾经缭绕在常学福脑海中的“项目规划”、“工作进度”,渐渐被粗茶淡饭驱散,化为“读书散步”、“开水果摊”。

曾几何时,忙忙碌碌只图碎银几两,妻女幸福便是常学福生活的意义。如今简单平凡,追求本心热爱的事情,享受着每一刻缓慢的幸福,何尝不是生活的意义?

不必说小摊热闹的讨价还价,不必说墙角静谧的落叶归根,单是乡邻真诚的嘘寒问暖,便是常学福的舒适净土。

隐居小摊8年间,父母多次劝说常学福走出心境,毕竟“名牌状元”窝到“小水果摊”,可谓天壤之别的落差。

水果摊

常学福认为,高楼大厦和茅舍小屋,繁华都市和普通县城,本质上没有区别,既到世上走一遭,即便无法留下痕迹,也要活出自己的样子。

2017年,常学福关闭水果摊,扔掉手机,一双草鞋敢于行走天下,便是“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具象吧。

无奈,诗和远方固然很美,何尝不需门票,常学福该如何生计?

常学福

“踏上流浪”

对于常学福而言,徒步旅行并非流浪,从未做出偷盗之事,反而不卑不亢的真诚待人。

真诚都是相互的,常学福徒步旅行中,有时好心人会载他一程,或者给他扫一辆单车;途经小镇村庄,他通过劳动换取食物;途经荒山野岭,他爬树摘取野果;傍晚躺在公园长椅休息,下雨躲进亭子避雨,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期间,许多人送来食物和饮用水,与这位“迷路”的状元郎谈心闲聊,彼此收获新的感悟和价值。

常学福

2018年,常学福背着行囊踏上中国西部,欣赏新疆喀什、阿图什、阿克陶的人文风情,随后翻越秦岭抵达陕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安徽等地方。

在我看来,常学福见过繁华都市的霓虹灯,赏过苍翠草原的白月光,二者都让他受益良多,用身享受流浪的乐趣,用心感受灵魂的洒脱。

有人说,常学福丢掉手机切断网络,是否与时代脱轨,未来何去何从?

常学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是常学福的“满分”答卷。

旅行期间,常学福经常与行人谈论社会热点,关注报纸上的时事新闻,对如今世界的变化和趋势仍有思考,双眸之间似乎多了一分坦然和开悟。

2021年12月,常学福在网络走红后,网友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拥有高学历和创办公司的经历,却选择流浪街头,无疑是个逃离现实的“失败者”。

常学福

对此,常学福昂首微笑,全无流浪者的怯懦,谈吐自信文雅:

没有疾病和灾难,人生平安且健康,便是我的成功。如果沦落到没有饭吃,那时的我,才是失败”。

幸福的含义是什么?

在我看来,小孩子放学后的嬉笑打闹、无忧无虑,成年人的事业有成、佳人相伴,都是幸福汪洋中的一粒沙子。

常学福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自由洒脱、越山阅书,便是常学福的幸福,世人忙碌追求的车房彩礼,仿佛于他如浮云。

不过天地之间一蜉蝣,沧海之间一粒粟。

时间渐渐冲散记忆,常学福的身影仿佛再次踏上旅途,可这一次,他的“歇脚点”却是网络平台。

常学福

“生命真谛”

2022年底,常学福背着行囊返回汝南,这是他近年来第一次探望父母和亲人,一则思念心切,二则“重出江湖”。

如今,互联网是商业发展的趋势之一,由于没有手机,常学福便借用表姑的短视频账号进行直播,向普通职工讲述旅途的感悟,向家长传递学习的方法,与生意人交谈对经济形势的看法,逻辑清晰犀利,观点独特深度。

经验之谈,寥寥几句,却是常学福多年来跋山涉水的成果和收获。

常学福近期直播画面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孰轻孰重,无法衡量,更多在于实践与知识结合。

人,无法走过不同的人生,却可以通过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以不同环境中的思考,领略生命的真谛。

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清晨,常学福会带着手机直播,再次以徒步旅行的方式,冲破“活着”的枷锁,追求浪迹天涯的一笔一壶。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常学福究竟是个自甘堕落的流浪汉,还是一位潇洒开悟的“哲学大师”?每位读者心中,各有答案。

常学福近照

结语

人,终究会被年少所不得之物,困扰一生。也终将因一景一物,解开一生之困。

常学福的徒步旅行,不仅是一场追求精彩的梦想,也是一场踩着荆棘、摘取鲜花的修行,从而达成常人难及的境界。

舍弃美酒佳肴汽车,追求粗茶淡饭单车,我们无法认同常学福的流浪人生,惟有尊重和不扰。

既到世上走一遭,勇敢尝试不同的高度,欣赏不同的风景,生命尚在,何忧生活无望?

常学福近照

愿君阅书,越山,悦己。阔步穿过斑驳的秋叶,阳光落在身上,家人平安,身体健康,今日此时便是希望。

参考资料:

大河报:《人大毕业却流浪街头,消失1年后再度露面,首次接受采访回应质疑》


往期精彩推荐:

11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裸跑的4岁小男孩,如今成就惊艳四方

52岁女子安乐死全过程:从清醒到结束仅4分钟,一句遗言催人泪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汝南县   汝南   中国人民大学   乡邻   水果摊   妻女   本心   平安   流浪汉   状元   真谛   街头   人大   江湖   幸福   旅行   人生   全国   工作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