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数字产业发展研究院 - 株洲打造“制造名城”的意义在哪?

文/蒋剑、钟建湘

编者按:

三月四日上海马桥数字产业发展研究院理事、马桥智库秘书长、湖南省对外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唐学伟率苏州市和湖南长沙市多家新能源投资企业和数字经济创新企业走进株洲经开区考察洽谈合作。

株洲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株洲经开区党工委第一书记王庭恺与上海马桥数字研究院考察组一行进行洽谈交流。双方就多项投资项目形成合作意向。

同行的企业家表示,之所以来株洲考察,寻找合作投资商机,是冲着该市“制造名城”的生态链来的。

株洲北斗产业园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一、“制造名城”投资洼地效率。

就在3月31日,株洲经开区举行2023年一季度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株洲经济开发区现场签约25个项目,总投资38.13亿元。

此次集中签约的25个项目,涵盖北斗产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项目质量高、业态模式新、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与株洲经开区产业定位高度契合,将为株洲经开区和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其中宇宙城北斗研学基地项目总额5亿元,落地北部文旅创意片区。项目借力中国航天资源,通过沉浸式光影空间的技术,打造一个集科教中心、研学场馆、游乐设施、演艺表演、展览场馆五位于一体的创新游乐综合体,打造中国首家大型沉浸式航天探索体验基地。该项目将为经开区带来100万/年的人流量,项目节假日将在建筑外立面启动免费灯光秀节目,用以弥补华强片区夜间经济空白,让游客在华强片区从一日游变成两日游,为地方文旅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契机。同时该项目是中国第一个“航天主题大型沉浸式体验馆”和一流航天科技科普教育学习基地,引进该项目兼具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星启宇航相控阵雷达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将在株洲经开区落地一条相控阵雷达天线产线,研制毫米波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该产品可通过调整各个天线元件之间的相位来改变波束方向,从而实现快速、灵活的波束指向控制,在星载相控阵、雷达、大型可展开天线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汇天科技超算项目,该项目占地40亩,总投资10亿元,项目将围绕体验展示中心、数据中心和商用服务管理中心三个部分建设超算商用服务中心。该项目将针对人工智能应用、工程设计与仿真、数字内容渲染以及高通量计算等方向,打造面向商业应用的超级计算体验中心,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

近年来,株洲经开区依托北斗产业园、智慧健康产业园、中车双碳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着力打造“两主一特”产业,认真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紧扣“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奋斗目标,全力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培育北斗产业名城、建设长株融合新城。

如今,株洲打造“制造名城”的顶层设计更加成熟定型,制造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都需要大国工匠,培育大国工匠,离不开丰沃的土壤,那就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株洲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位于株洲市经济开发区的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是全国知名的职业教育基地,目前已有10余所职业院校在此办学。远赢服饰的负责人介绍说,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与株洲职教城湖南汽车工程学院服装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是湖南省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职业教育,已成功“制造名城”吸引先进制造业落户株洲的“引力场”。由此带来的是的效率是,智能制造正成为国家战略高地,传统的制造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开启转型升级战略征程,株洲正在构建一个消费者、职教学子、生产厂家、教授、设计师、工匠都喜闻乐见的制造业创新生态。

株洲经开区的投资热,只是这个“制造名城”投资洼地的一个缩影。众多海内外投资商正在抢抓株洲“制造高地”的战略机遇期。

株洲北斗产业园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二、建设制造名城的“株洲加速器”业已形成。

如何加快建设制造名城,挑起全省经济发展大梁?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表示,“厂所结合,是株洲先进制造业能不断达到新高度的城市基因”。

2022年,株洲市先进制造业实力跃升至全国第36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5%,大幅高于全国、全省,已成为第一大税源。北斗中国精度、轨道交通中国速度、海牛号中国深度……株洲制造“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曹慧泉介绍说,株洲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就始终相互激励,在领域内跟跑、并跑到如今逐步领跑。株洲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便是典型例子,在全国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集聚了中车株机等300多家轨道交通产业企业,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全球市场占有率27%,居全球第一。“很多企业依托轨道成长而走出了‘轨道’。

例如,功率半导体、光伏、风电、新能源电驱、高分子材料等。产业中裂变出大量企业进入了新能源和航空产业等,这就是厂所结合的优势。这些年,我们通过引导企业加大创新研发,研发投入强度连续4年排名全省第一。在株洲,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从企业成长起来的院士有3名,数万研发人员在企业攻坚,依托企业组建的科技创新平台达684家,全市90%的研发投入、创新平台、技术人才、科技成果均来源于企业。按每千亿GDP对应的重点“小巨人”计算、株洲重点“小巨人”单位密度高居全国第一。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三、提质城市人文风貌。

株洲作为老工业城市,有大量极具工业美学的工业遗产。“我们通过民生项目建设、微改造、产城融合等方式,让市民生活更便利、更享受。” 曹慧泉介绍说,任何一个大项目来,株洲都有足够的用地和其他要素配套。株洲高新区在湖南率先完成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与天元区探索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链条式服务模式,组建“帮代办”队伍,为园区300多个项目提供个性化全生命周期的贴身服务。2022年,株洲市场主体大幅上升,达到42.1万户,其中企业10.6万户,跃居全省第2,占比25.3%。当我们把城市发展的重心回到制造业,株洲就有了更饱满的生命活力。

株洲市“中国动力谷”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四、制造业是强国之基。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历史与实践表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强盛的国家和民族。从这个层面上看,株洲市着力打造“制造名城”,有着深远意义。应该说,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也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看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形成历史性交汇;看短板,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部署,继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迈进、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才能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株洲   名城   株洲市   相控阵   北斗   职业教育   研究院   制造业   意义   数字   产业   项目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