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发出5大经济信号,誓要夺回失去的三年!

2022年,对全球投资人&企业家而言都是煎熬的一年。


这一年里,我们观望了俄乌打架,见证了房地产市场下行,也经历了经济萧条和疫情的双重打击。


各种超预期的经济波动持续影响着14亿民众的生活,每个人心中都深藏着焦躁和不安:经济复苏的春天还会来吗?


熬到现在,终于看到了国家与奥密克戎斗争结束的迹象,三年疫情终于可以划上句号了。


没有了疫情的折磨,接下来的2023年,我们面对的将是单纯的经济萧条。




全力拼经济

夺回失去的三年!


过去几年,压制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主要是4大因素:美联储强力加息收紧货币、疫情反复、房地产市场调整、民营经济信心不振。


如今,我们终于否极泰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种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时刻,中国经济已经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回顾中国历史,每逢重大转折点,总有一些地方勇敢地往前开辟出一条血路。



1991年,当很多地方还在执着于姓社姓资的时候,上海勇敢发出了“皇甫平”的改革宣言,深圳发出了“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最强音。


30年后,当大部分地方还陷于核酸、方舱、封控出不来的时候,轮到浙江敢为人先,集结10000家企业组团去欧洲抢订单,誓要夺回失去的三年。


注意,这还是一支由浙江省商务厅等省级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队伍,通过包机、拼机等模式组织1万家企业开启为期6天的欧洲经贸战。


我们知道,商场如战场,不进则退。特别对外贸企业来说,一次见面胜过千封邮件。


早出去,意味着早抓到机会,早抢到订单,早获得投资。毕竟时间不等人,形势不等人,经济外贸更不等人。



12月5日,四川外贸企业也包机赴欧洲开拓国际市场;

苏州商务局也火速行动,组织了超200人的大型经贸团组赴法国&德国抢订单去了;

此外,南方的广州也已经车水马龙,广东、福建等地政府都在积极组织当地企业赴境外参加经贸活动……


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不得不说,中国人的活力一旦被激发出来,全世界都会叹为观止。


可以预料的是,接下来,各省各地都会全力发展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局面了。




2023年

中国经济怎么干?


在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现象叫“隧道效应”,就是当你开车进入隧道以后,如果车子长期在黑暗中停滞不前,心情就会越来越沮丧。但如果车子能够动起来,即使只是缓慢开始移动,能看到隧道尽头的光,人的心情就会好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说信心比黄金重要,发展就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而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全力拼经济,通过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实现就业,让民众看到未来的希望。


目前从总体上来看,老百姓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当下经济发展最大的风险是增速过低。



算上今年,我们已经连续3年低于潜在经济增速(5%~6%),要达到5%还要需要额外2.7万亿的政策加码,才能填补各行各业累积下来的GDP缺口。


2023年,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扶持经济,才能扭转经济下滑的惯性。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重磅会议,明确了2023年经济发展的信号: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同时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我们的基本基调又回到了“稳”字上,这是中国最常规也最靠谱的经济发展状态。


如今全球需求下降,欧美还处于加息、高通胀的漩涡里,且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接下来,等欧美发达国家进入还钱周期,需求还会持续下降。


而我们作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输出国,出口贸易必将受到严重打击。所以,为了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扭转市场预期,稳增长更多依赖的是内需。而只有市场信心切实得到了提振,经济运行才能真正得到好转。


因此,会议将“稳增长”置于三稳工作首位,推出了一揽子扩大内需的经济复苏计划:



一顿操作,释放出了两个明确信号:一是发展信号,二是创新和改革的信号。


开好局,起好步,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刻不容缓!





放开后的下半场经济

该如何抓住财富机会?


这几年,大家都把赚钱难的帽子扣在了疫情头上,现在放开了,到底去哪里赚钱,很多人根本还没想好。


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经济的上半场(1979-2022年)彻底结束了,下半场正式开启,一场大的变革正在到来。


上半场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粗放,绝大多数人的成功都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是时代助推的结果。


那是个跑马圈地高增长的时代,靠着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大家光吃渗透率都能做成一笔大生意。因为人尽皆知的市场红利就在那里,关键要够快、敢打。



这个时期,企业就算有层出不穷的效率问题,也往往会被浩浩荡荡的高增长趋势所掩盖。


但在2023年,企业的增量时代挥手自兹去,存量时代降临,一些共识开始改变。


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就提到了“收缩型城市”,并明确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严控增量、盘活存量。



这说明人口高峰已经过去,靠扩张产能来提升经济规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接下来,各地方只有两个方向:抢资源,抢人;修护城河,强化区域在相关领域的产业壁垒,深挖洞广积粮,2023年的竞争不仅仅是存量博弈之战,也是产业升级之战。


闯关成功则晋级,虹吸更多资源。闯关不成功,连分享红利的机会都没有。


企业同理,以前的传统生意人是让产品快速流通,他们充当从厂家到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但并没有给产品提升附加值。这个仅存的价值,即将被互联网商业过度繁荣带来的种种危机吞没,其中最大的危机就是价格战。


随着企业管理&人力成本不断提高,商品利润越来越低,以后做生意赚到钱的概率会越来越少,因为社会不再需要那么多生意人。



如果还按之前那种占坑坐等升值的逻辑,无异于守株待兔。


接下来,一定是靠技术去拉动模式创新,从“资本”驱动切换成“运营”驱动,靠管理、优化、配置去盘活资源,使这些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比如,现在已不缺房子,缺的是如何把闲置的房子利用起来的办法;现在已经不缺产品,缺的是如何把合适的产品送到合适的人手里去的渠道。


跑马圈地时代的结束了,风光做老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如果要找创新机会,一边沿着市场去找,一边沿着技术去找,去看未来市场增长方向有哪些,然后看哪些技术会改变你这个市场。


当然,现在还处于全球性经济疲软期,新的经济热潮还要等到几年以后,等着以前那些虚假繁荣的企业都倒闭了才会逐渐复苏,特别是靠房子生存的建材、装修、家具等行业,都要等那些空置的房子消耗完了,才会慢慢有新机会。



首先是互联网行业,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流量红利消失了,且缺乏像苹果、特斯拉这些的硬核性科技公司,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


其次,随着“反垄断法”出台,平台之间不能再随意兼并,加上中概股影响,很多互联网公司准备做到一定程度再去美国上市,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而且,互联网公司很多牌照没了,暴利和灰色空间没了,未成年人游戏、两性社交、山寨产品等灰色地带也在被逐步剥离。


历史就是在不断的轮回,放眼全国,现在垄断行业没了,暴利行业没了,灰色地带没了。


虽然从短期看,很多人收入会下降,企业赚钱能力大打折扣,但从长远来看,这的确是社会的进步。



每当重大转折到来,都会有一批旧人倒下,有一批新人站起来,这是历史铁律。


另一方面,当生意人大量消失的时候,各种新个体将纷纷崛起。


这些个体包括有文化的农民,有匠心的工人、知识分子、设计师、医生、律师、作家等等。


这些人才,一定是中国未来的脊梁。


今后,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经济体,个人的创造力将得到极大的释放,而那些始终找不到定位、只能依附于组织安排才能生存的人,必将沦为社会最底层。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2023年,一定是越灵活出路越多。



/


可以预见,虽然2023年还仍是经济衰退、充满挑战的一年,但那又能怎样,困难是暂时的,前景终将是光明的。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在挫折中毅然奋起、在危机中寻求生机,是我们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2023年,政府仍需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和第一要务,推动市场化导向改革、稳楼市软着陆、发挥平台经济在创新和带动就业中的作用、激发企业家精神、调动地方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各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才能让中国经济重新引领全球,才能让青年可以追逐梦想,让工人能提升生活幸福感,让科技研发人员能自由创新,让街头巷尾的老板们能喜迎八方来客。


时不我待,2023年是一个关键节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信号   都会   经济   存量   欧洲   红利   中国经济   疫情   信心   中央   地方   社会   时代   市场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