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踩茶”要不得!

“脚踩”出来的茶叶也好,手工揉制的咸菜也罢,如果成为了进入市场的商品,那就得遵照国家食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那就得尊重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

相关视频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估员 渝西锋光

日前,一位短视频博主发布的一段“湖南一村民扶着凳子,赤着双脚反复踩捻茶叶”视频引起网友热议。记者了解到,这是湖南部分地区一直保留的传统制茶工艺。在视频中,用脚踩茶叶的村民告诉博主,踩茶是为了让茶叶更细。然而网友看完视频以后纷纷不淡定了,怀疑这样的茶叶会不会有“特殊气味”,更有人认为这样不符合现代的生产工艺。

网友对“脚踩茶叶”不淡定,对其质疑情绪不难理解,茶叶是要用来泡水喝、也就是“进口”的食品,赤着脚在上面踩来踩去,食品卫生及安全皆是问题。在报道中,无论是短视频博主拍摄的茶农,还是作为非遗传承人的“烟茶”企业负责人,都没有直接回应网友关于茶叶卫生的疑虑,而是“自说自话”一再强调“这是传统制茶工艺”。不难看出,如果不能及时给出令人信服的原由,光是重申“脚踩”之前要做什么、“脚踩”出来的茶叶售价如何,非但不能弭除舆论质疑,反倒会给在当地已有相当规模的茶叶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带来负面冲击。

客观地说,就像很多家庭习惯的“外婆做的泡菜”“奶奶做的豆腐乳”,如果外人仅凭直观感觉,可能很多地方都是不那么卫生、难以符合食品生产相关要求的。但是,“脚踩”出来的茶叶也好,手工揉制的咸菜也罢,如果成为了进入市场的商品,那就得遵照国家食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那就得尊重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进一步说,如果出自湖南地方的这款“烟茶”产品,在商品包装及其宣传介绍材料当中,明白而且醒目地告诉消费者“这款茶叶是赤脚踩制出来的”,恐怕多少消费者都会在大惊失色当中放弃消费。

“平江烟茶”如果因“脚踩茶叶”而被质疑、甚至因此而砸了牌子,实在可惜。那么,如何破解这个目前的困境呢?诚以为,一方面,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要主动介入“烟茶”的生产工艺流程改良,在保留水洗、杀青、解块、熏制等主要工艺基础上,对容易引发争议、且确实无法对食品卫生兜底的“脚揉捻”环节,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完善。比如,逐步淘汰“脚踩”、改为手揉捻或机器揉捻,即便出于传统工艺流程的演示需要,对“脚踩”也要作好必要的隔离措施。

另一方面,“平江烟茶”从业者、尤其是引领当地产业龙头的骨干企业,要有相当的敏锐性,能在舆论辩解中“自证清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当中,传承和保留下来很多传统制作技艺,但是对所有标识着“传统”的事物,绝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囫囵照搬照抄。如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不仅是机械、电力替代了传统人力,大数据、智能化早已在很多领域比“人的传统经验”更为精准细致,再以粗陋的“脚踩”制作渊源悠久的“烟茶”,显然有悖时代进化潮流。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平江   选择权   要不得   咸菜   湖南   食品卫生   工艺流程   赤脚   彩云   茶叶   消费者   传统   工艺   网友   商品   市场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