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李娜,不顾老母伤心坚持“出家”,26年过去了,她还好吗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西藏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许多人在拉萨感受到了内心的召唤,从而创作出经典名作。

文学作品有《尘埃落定》《西藏生死书》等,音乐作品有《青藏高原》《天路》《回到拉萨》……

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召唤,这些作品从将神秘的西藏外化成艺术送到大众的面前,都能成为流传的经典。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就是《青藏高原》的原唱,歌手李娜。

李娜这个名字很普通,听上去没有丝毫特色,尤其是作为艺名。

而我们一提到《青藏高原》这首歌,许多人误以为韩红是原唱,实际上韩红只是翻唱,原唱是大名鼎鼎的李娜。

当年李娜在接到这首歌曲的邀约时,几乎没有丝毫犹豫;

她在演绎这首歌曲时,更是忘我投入、泪流满面;

这首歌爆红全国之后,她却突然销声匿迹……

李娜,她到底去哪儿了呢?

现在的她,又身在何处?

并不幸福的童年

如果一个孩子,幼时便失去了父亲的庇护而被小伙伴欺凌,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的自卑和暗淡,那么她的童年离幸福两个字就很远了。

五岁时,李娜就失去了父亲。

本来家境就贫困,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李娜亦非独生女,她还有一个妹妹,这样困顿的家庭在六七十年代的河南随处可见,幸与不幸,通常都是命运的安排。

也许从那时候起,李娜的慧根就被磨练出来。

她出身贫苦,又看人脸色,性格敏感而内敛,做事努力甚至于拼命。

这样的性格可堪当大任,但距离快乐又是如此遥远。

慢慢的,李娜长大了。

她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想像同龄人一样出去打工赚钱,减轻母亲的负担。

那时候的打工,便是真的打工。

李娜没有学历,没有技能,出去只能做流水线工人,也许大半辈子都要做流水线工人。

年幼的李娜并没有想那么长远,毕竟她被生活的艰辛磨出了韧性甚至是一丝的麻木,没有考虑未来的欲望。

可怜天下父母心。

李娜的母亲孤身养育两个孩子,辛苦劳作希望孩子能找到一条轻松的活路。

细心的母亲发现,李娜的嗓音还不错,也许学唱戏剧能够改变她的命运。

河南的戏剧历史悠久,豫剧在这里颇为流行。

年仅12岁的李娜,曾因为学费问题而拒绝了母亲的建议。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明白求学戏剧对家庭的负担。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母亲为李娜指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就一定会支持她走下去。

李娜成功的进入戏曲学院学习,开始了她的演艺人生。

人生如戏,人生似歌

母亲没有看错,李娜的确是个唱戏的好苗子。

进入戏曲学院,她拿出了百分百的努力只为学好戏曲,不辜负母亲。

优异的表现,谦逊的性格,让她得到了关注。

毕业后,她留校了,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一开始,她只是小跟班,在前辈的带领下演一些小角色,并未能挑大梁。

日日积攒的微光,也会照亮一方天地。

李娜把握住每一次表演机会,从来没有出现过失误。

所以,她也渐渐成长为一个“角儿”,拥有了自己的铁杆粉丝。

18岁,李娜迎来人生第一次高光时刻。

她在豫剧《百岁挂帅》中扮演了“女一号”,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欢,还拿下了当场的一等奖。

那一刻,站在舞台上拿奖的她,许是战战兢兢,但内心的小欢喜也掩饰不住。

从那时候起,她走上了步步高升的旅途。

从河南省豫剧院,调到河南省歌舞团,视野越来越宽广,内心的追求也愈加清晰。

那个年代,是戏剧与流行音乐的碰撞期。

来到歌舞团后,李娜发现了艺术不只是戏剧,有各种花式舞蹈,有不同风格的歌曲演奏,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内心一直听母亲教导的李娜,开始将目光投降了更广阔的天地。

戏剧是自己的专业和事业,但并非是自己的爱好和梦想。

如果不唱戏了呢?如果自己也像港台明星那样唱歌和表演呢?自己是不是也能出一张唱片?

虽然这算不上转行,但毕竟是个大的决定。

一向听从母亲建议的李娜,还是先向母亲说明了内心的想法,并说服母亲,得到了支持。

那一年,李娜背起简单的行囊,离开了土生土长的故乡河南,奔向了流行歌曲的前沿城市深圳。

这一去,就改变了她整个的人生。

在那个终年炎热的城市,李娜犹如速成一般,以深厚的唱戏基础,来学习流行歌曲的演唱,轻松秒杀了众多同行。

很快,李娜的人生又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奔赴,奔赴内心的热爱和梦想,歌声逐渐在全国各地传唱。

许是命运的眷顾,李娜不知不觉就红了。

她的红,先在于她的声音,之后才是她的本人。

许多人都表示听过她的歌,但是真看到她本人时,却不知道对面是哪一位。

原因很简单,李娜的歌大部分是影视剧的主唱,属于片头片尾甚至插曲的那种。

让我们来看看具有年代印记的那些歌曲吧:《篱笆女人和狗》的插曲《苦篱笆》、《渴望》的片尾曲《好人一生平安》、《赵尚志》的主题曲《嫂子颂》、《男人是太阳》的主题曲《女人是老虎》……

如果你去KTV唱歌,在经典老歌里面能看到许多李娜的歌曲。

她的声音大气有感情,技巧拿捏到位,关键是感情的演绎感人至深。

老歌的魅力也正在于此。那个年代的电视剧,是人们最日常的消遣。

没有短视频可以刷的年代,人们品味电视剧的一词一句,跟着歌手哼着每一首旋律。

李娜终究是一块金子。

即便她很少走到台前,但合作者络绎不绝,让她为电视剧配乐。

她红了,歌声是她的作品,亦是她的灵魂。

200多首歌曲,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李娜非常的忙碌:熟悉,琢磨,演绎,演出……这忙碌的日常中,她始终保持着高水准,演绎出一曲曲经典。

她有一副好嗓子,但更多的是把自己关起来不断练习,保持高强度的练功,才能用声音打动观众。

1994年,著名词曲家张千一主动找到了李娜。

原来,他创作了一首歌曲《青藏高原》,但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歌唱者。

机缘巧合,他听到李娜的其他作品,由此认定李娜必须是《青藏高原》的演唱者。

不得不说,艺术家的第六感是真的准!

李娜一看就爱上了这首歌,用尽全部的技巧和感情演唱了出来。

唱完之后,李娜已然泪流满面。

不管后面有多少人翻唱《青藏高原》,都无法超越李娜的原唱。

一开始人们惊讶于她的功底和唱腔,随后便折服于她的技巧,最终沉醉于她演绎的深厚情感之中。

爱情是个奢侈品

李娜出名了,也有钱了,她甚至出钱让妹妹移居国外,将母亲也送去陪同。

差不多与毛阿敏齐名的李娜,除了唱歌大气,人长得也很大气。

五官端庄,眼睛传神,略施粉黛便是佳人一位。

已经成为明星的她,也有不少追求者,但爱情对于她来说,终究是个奢侈品。

李娜曾经历过两段恋情,但所遇皆非良人。

不知为何,李娜两次恋爱都失败,而对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已婚。

结识之时,男人对李娜说自己是单身,并无家室。

由此,李娜便陷入了爱情的甜蜜之中。

不多久,李娜都被拒绝,苦苦追问之下,得知对方是有妻子的人。

这让李娜万般无解。

她有底线和原则,谁承想被稀里糊涂的做了小三,这对她来说是极大的伤害。

孽缘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财物和名誉上的欺骗。

感情上来说,两次遇人不淑,识人不慧,对女方的打击难以想象。

对自己的怀疑,对爱情的质疑,对男人的敌意……

经历了感情上的骗局,一向坚强的李娜向外人也无从说起,只能自己默默消化。

大家都看到她对唱歌的痴迷,每日闭关精进唱功,那已然是将悲痛转化为事业上动力,所以后来才能唱出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歌曲。

后来再听李娜的歌,总有一种别人模仿不来的味道。

深情不掺杂任何杂质,高亢的声音直击灵魂,音调可高可低,风格可阳春可白雪,便知她才是真正的灵魂歌手。

用红得发紫来形容李娜的巅峰期,一点都不过。

彼时她已成为记者关注的焦点,一言一行,都被镁光灯闪耀。

多少人出道都是为了红,为了名利。

李娜凭着对流行歌曲的热爱闯入了娱乐圈,当名利双收时,她改善了家人的生存环境,自己内心却没有那么快乐。

性格内向的她,或许骨子里向往什么样的生活,连她自己也没有想清楚,只等待命运的指引。

曾经的她,也被诊断出抑郁症,这个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只有自己才能救赎自己。

“没有出家,只是回家”

1997年,李娜在天门山出家。

天门山在湖南省张家界,而李娜的故乡在河南郑州,两地相距数千里。

决定在天门山出家后,李娜很快将自己的户口也迁移了过来,让人匪夷所思,她出家的决心为何这么突然同时这么剧烈?

她出家的时候甚至不是期期艾艾,而是潇潇洒洒,从红尘遁入空门,留给大众一堆的问号?

有人会追问她出家的理由,当年的记者就是这么做的,他们仿佛发现了流量密码,一窝蜂来到李娜出家的寺庙,采访她观察她报道她。

正常人怎么会突然出家呢?

好好的明星不当了去做出家人?

她是不是被那两段恋情伤到了至今走不出来?

这是不是她和公司联合起来的作秀博眼球?

然而,不管外界如何追问、猜测,李娜出家事实不改,法号释昌盛。

外人的追问是猎奇,家人的不解是关心。

得知李娜出家,最最着急的是自己的母亲。

她从国外飞回来,看着出家的女儿伤心至极苦苦追问:

你为什么要出家?你还这么年轻,没有结婚生子,以后该怎么办?

母亲的话语如此朴素,又如此真实,天下母亲的心都是一般柔软而又热切。

她认为女儿应该做回明星,过着不愁吃穿的日子,找人结婚生子,如此一生才叫幸福完整。

而李娜的决心不因母亲的关心而有所改变,母亲见劝慰无果,也只能支持女儿的决定。

出家之前,李娜的身体已然是积劳成疾的状态,所以身体素质并不好。

她一个北方人,来到五台山出家,还花巨资建造了李娜小屋。

这一番折腾之后,李娜又病了。

随后她来到了广州。

本来想寻得内心宁静的李娜,没成想“更火了”。

不管她到哪里,都会引来众多探寻的目光,让佛门净地也变得喧嚣起来。

李娜几经思索,终于决定出国修行。这一次,她成功脱离了人们的视线。

如今,26年已过去,不过母亲伤心坚持出家的李娜,成功的“销声匿迹”。

其实不管她在国内国外,只要一心出家向佛,环境是无关紧要的。

这一次,有了母亲的陪伴,李娜的出家生活也并没有冷冷清清,红尘断绝。

2000年的时候,大家熟悉的相声演员姜昆去美国的时候,遇到了李娜。

他曾问她当初为何要出家?李娜微微一笑:我没有出家,我只是回家。

这简单的一句话,似乎又饱含着禅机。

从旧照片中,我们也能看到出家后的李娜状态更好了:笑容温暖,气质纯净,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安宁。

有人说,李娜唱出了《青藏高原》的灵魂,她选择出家实在太可惜了。

但是,李娜听从内心的选择,皈依佛门,又何尝不是命运的安排,也是最好的安排。

什么是幸福?

我们用尽全力去追求的幸福,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而是当下的安宁,

眼前的风云,身边人的岁月静好,以及内心不灭的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青藏高原   豫剧   原唱   老母   戏剧   内心   伤心   母亲   命运   歌手   幸福   人生   歌曲   李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