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走进乾陵大唐牡丹园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牡丹花她是花中之王,国色天香。她从容华贵,气质天成,高雅娇俏,艳丽芬芳,仙气迷人,令人陶醉。牡丹花共有七种颜色,河南洛阳是牡丹之城,国榜有名。古往今来,人们最喜爱,最愿欣赏。古人们留下这样一句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因此名扬天下,世代传承。

我最喜爱牡丹花。我爱她气质高雅,我爱她花开富贵,我爱她美丽多娇,我爱她落神出水,一顾倾城。

祭卯年盛春,我们全家参观乾陵大唐牡丹园。当我们走近她们身边,一股幸福的暖流涌进心间,真让人眼花缭乱。此时此刻!使我感到如梦如幻,好似走进仙境般的牡丹园。看到那些牡丹仙子们:千姿百态,有的绽蕾,有的怒放,那七彩缤纷的富贵花容,美丽多娇。那含苞待放的姿态,玉笑珠香。冠绝群芳,沁人心脾。使我仿佛走进了牡丹花的海洋,心中有无比的幸福在荡漾,使我陶醉在牡丹花的芬芳中。

我们全家赶快过来与牡丹花儿合影。这时摄影师们高举起手中的镜头,我和老伴走近她们身旁,张开臂膀与她们亲切拥抱、亲吻,与牡丹仙子们的合照是各种姿式的照片。她们那仙子般的魅力,给人们带来愉快幸福,荣华富贵的象征。

她们那婀娜多姿的神情,使我想起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看过的一部电影《红牡丹》。那里的一首插曲叫《牡丹之歌》,是著名演员蒋大为唱的。我最喜欢看那部电影,也最喜欢听那首《牡丹之歌》。为了喜欢,我就用那首歌作为我的手机铃声,只要每天有人给我打电话,我就会听到牡丹之歌。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想到这里,让我更与她们难舍难离,她们给我留下了永生的回忆。

我与家人进入千亩乾陵牡丹园景区,观赏牡丹的英姿花貌,品味牡丹的清新优雅。乾陵牡丹园,有着“人间四月春将尽,牡丹盛开竞峥嵘”的惊艳;有着牧童遥指杏花村的眷眷美好;有着谷雨惊春时的淡淡清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牡丹园门楼,雕梁画栋,美不胜收。一朵朵鲜艳的牡丹花画,在高大的门厅两旁,引人入胜。走进园内,有牡丹花海区、牡丹仙子广场、四季花卉、武则天牡丹区、上官婉儿牡丹园区,牡丹花观赏长廊等景点十余处。雅静长廊,牡丹碑亭,如诗如画,阡陌交错曲径清幽。园内和棚室内种植有牡丹和芍药,争奇斗艳,千姿百态,芬芳馥郁,次第开放,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犹如朱自清笔下《春》里所描写的“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如入仙境,流连忘返。室外的百花也是万紫千红,姿态各异,雪松桧柏小叶黄杨等十多种名贵苗木花卉,错落有致点缀其中,形成一道道亮丽的园区风景,妙趣横生,美不胜收。

乾陵大唐牡丹园位于陕西省乾陵景区迎宾大道西侧,园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园内囊括了洛阳、菏泽、安徽、甘肃以及日、美、法等国内外牡丹珍品,九大色系上千个品种,以世界牡丹的活化石——乾陵牡丹总领群芳。园内亭台楼阁,古貌古乡,山水生辉的10个景点点缀其中,并与大量唐朝以来,咏牡丹名人名诗相映成趣,交相辉映,构成了社会变迁历史和牡丹特殊的文化风格。

乾陵牡丹景区共分三个景区,分别为牡丹芍药园、设施特色果蔬园和四时花卉园。主体景区就是这里牡丹的活化石——牡丹园了。

我的孙女和孙子们穿着汉服在花海里摆姿势穿梭不停,孙女回眸一笑百媚生,与牡丹媲美。

乾陵牡丹园内的牡丹芍药仙子,脚踏祥云的雕像遥遥相对,十二生肖石雕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我忽然想起一位诗人所说的“一群一群的春天路过”的景象,让人心醉。

牡丹的雍容娴雅,繁华与茂盛,犹如人生画卷,徐徐展开,朵朵绽放,我看到了生命的浓烈与华丽,那些美丽尽收眼底。与牡丹相遇,是我灵魂的一次洗礼,也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甘饴,芬芳滋养了我的身心。

牡丹花开得层层叠叠,笑得深情款款,美得声势浩荡,艳得惊心动魄。坐在牡丹花深处,沾了衣袖满香,静待风儿轻轻敲开岁月的门扉。岁月的温柔,牡丹的花开,给了我一份不老的情怀。看一场牡丹盛开,会让灵魂厚重,沉淀,强劲,饱满。

在乾陵牡丹园中,有历史名人诗词话牡丹长廊,把大唐及各朝各代名人咏牡丹诗词同各种盛开的牡丹花相辉咉,图文并茂,花诗齐争艳,把牡丹被人们称为“花之富贵者也”突现出来。它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

在唐代,牡丹更是为人所追捧。每当牡丹花开,全城的人都会倾巢出动去观赏。而文人墨客也喜欢吟咏牡丹。

武则天.催花诗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武则天与牡丹花

母仪天下武则天,放逐牡丹洛水边。无字碑前虔诚立,功过评说越千年。

姚黄魏紫沐春风,姿色妍过牡丹红。乾陵花王东都望,洛城花后盛开中。

《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以芍药和芙蓉对比,芍药没有格调,荷花没有热情,只有牡丹是真正的国色,花开之时,全城之人,都出来观看。

《赏牡丹》唐·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蓤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金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王建写牡丹从开放到凋谢的情态,感慨“赏花当及时”。

全诗围绕一个“赏”字,通过写牡丹的姿态和开谢,写出了作者赏牡丹的感受,道出了“花时难久驻,赏花当及时,一旦花事了,千金买亦无”的惜花之情。

《牡丹》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

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以洛神比牡丹,可见对牡丹的喜爱赞赏之情。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牡丹》唐·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今朝始得分明见,

也共戎葵不校多。

唐代人爱牡丹,春天以不赏牡丹为耻。有豪富之家,为了买牡丹,一掷千金。

柳浑对为买花而挥金如土的富贵闲人及当时赏花成狂的不正常现象极为不满,于是从新奇的角度创作了此诗。

《牡丹》唐·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薛涛把牡丹比作自己的情人,在她的笔下,牡丹似是一个精灵。

据说这首诗是薛涛送别元稹所写。诗中,薛涛把牡丹比作自己热恋中的情人,表达与情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与情人相守相依的缱绻之情。


《咏牡丹》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

不成一事又空枝。

历来,对于牡丹,诗人都是赞赏,王溥却有不同看法。

诗人以枣花与牡丹相比,他说,枣花虽小能结成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诗人用两者的实用性作比,独具新意。

《牡丹》明·俞大猷

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国色天香人咏尽,

丹心独抱更谁知。

俞大猷是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是借牡丹来抒发自己不为世人所知的孤独和愤懑。

人人都夸牡丹的国色天香,美的不可方物,可是他的一片丹心、孤独自守,只自己知道。

《牡丹》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

独占人间第一香。

皮日休对牡丹极尽夸赞之语。

诗人认为牡丹不仅花色绚丽,端正大方,极富大国风度。

时值晚春末日,正是百花凋谢之时,诗人极口赞扬只有牡丹巍然独立,一花独放,独香天下,是人间第一花香。

《牡丹》唐·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李商隐用牡丹比作美人,借牡丹抒发对意中人的爱慕之情。

这首诗借卫夫人、越人、贵家舞伎、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姿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态毕现。

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

《裴给事宅白牡丹》唐·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卢纶此诗写牡丹的高洁。

慈恩寺里的牡丹,人人追捧观看。而裴给事庭院中的白牡丹却备受冷落,无人欣赏,在皎洁的月色下更显孤独、冷清、素雅。

全诗通过紫牡丹和白牡丹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赞美白牡丹的高洁,赞花意在写人。

言白牡丹之高洁,乃是言裴给事之高洁,以花衬人,相得益彰。

《戏题牡丹》唐·韩愈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韩愈用戏谑调侃的语气写牡丹,别开生面。

诗人描绘了牡丹的婀娜多姿和诱人魅力,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赏花图卷,抒发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四月有着“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的,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的淡远,亦有着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的情趣,有着古今诗人对春天的浪漫与青睐。

四月是花的海洋,是爱的天堂,让我们在每一个花香弥漫的日子里,执手陌上,踏香而行,共守流年清欢,在开满牡丹的树下,写一段牡丹嫣红,藏一缕牡丹馨香,期许我们,年年都有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就像蒋大为老师唱的那首《牡丹之歌》,牡丹是百花丛中最鲜艳的花朵,期待来年依然再与牡丹相遇。

这次走进乾陵大唐牡丹园,仿佛好像走进一个美丽的人间天堂。真是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不虚此行。

2023年盛春作于咸阳荣华小区出租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大唐   百花   富贵   芍药   牡丹花   花开   景区   园内   牡丹   诗人   散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