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他是毛主席亲自扶棺送殡的人

他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任弼时。

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的才俊

任弼时起步很早。他1904年4月生人,1922年8月入团,1922年底入党,1924代理团中央总书记,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八七会议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算一下,这时,他23岁,入党才4年多。1931年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27岁。1938年,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34岁。1943年3月,中共中央机构调整,推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设书记处,由一名主席和两名书记组成,毛泽东为主席,他和刘少奇为书记,时年39岁。1945年七大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成为中共历史上著名的五大书记之一,时年41岁,是最年轻的。这一年,毛主席接近52岁,周恩来满47岁,朱德近59岁,刘少奇将满47岁。从整体看,他这样轻的年纪,这样高的职务,足以说明任弼时的才能出众。

任弼时在中共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

突出的有以下几点:一是长征中,与贺龙率红二、红六军团长征,拥护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同张国焘的伪中央作坚决斗争,力促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二是1938年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和斯大林汇报中共的情况,说白了也就是为王明和毛主席的两条路线打国际官司,但他强调“毛泽东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这对共产国际表态支持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而这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

三是协助毛主席开展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这两项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期采取的关键举措,确保中国共产党度过了难关,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而任弼时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从他的任职和活动中就可窥见一斑。如,中共中央成立调查研究局,毛泽东为主任,而任弼时任唯一的副主任。再如,毛主席做王明的思想工作,他与王稼祥参加,彻夜与王明谈话。

四是参加中共中央前委,转战陕北,与周恩来一起协助毛主席指挥全国作战。对于转战陕北,范文澜曾说过,“那是一段人民领袖的传奇,那是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过的伟大”。而我们也明白,那也是极其艰难、极其危险的一段历程。对于任弼时在其中的贡献,我想不用多说,只要看看中共中央的分工即可明了。

史料表明,1947年3月,毛主席决定,中央领导机关一分为三:他与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中央前委,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指挥全国作战。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彭真、康生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央工委,去华北担任部分中央领导工作。以叶剑英、杨尚昆、李维汉、邓颖超组成后方支队,也叫后委,统筹后方工作。这个分工,表明了中央的核心与运转在陕北,而任弼时就在其中,这就是贡献。

任弼时在中共党内享有着很高的评价

任弼时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著称于党内。他1940年由苏联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一切的工作安排,大事小情的处理,极具勤勉周细,被称为“党内的老妈妈”。

毛主席率领前委转战陕北,一年零五天,转战2000余里,途径12个县,驻足37个村庄,裸露于暴雨,疾行于寒霜,吃住没保障,且面对百倍于敌的追击,其艰危之状可想而知。而任弼时不但要参与毛主席的决策研究,还担任着中央直属队司令员,又是拖着病体,每天繁重地组织中央机关的运转,被称为中央队伍中身体最差的一人,又是最忙的一人。

任弼时曾两次被铺入狱,他的身体健康是严重损害于敌人的酷刑。第一次是1928年10月,他在安徽巡视时,不幸被捕,1929年3月获释;第二次是1929年末,他在上海租界遭当局逮捕。两次被捕,任弼时受尽了酷刑,尤其是第二次,敌人用电击,致使背上烙出两个大窟窿,使身体健康遭受了摧残。

1946年初,苏联的米尔尼柯夫医生给任弼时检查,就诊断他患有动脉血管硬化、糖尿病和脑供血不足等病症。为此,党中央决定,要任弼时停止工作,立即休息。可是,持续作战的战争环境下,任弼时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休息。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对事业和工作恪守着“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的准则,长期抱病工作。任弼时也经常向身边的人表示,自己活不长,所以抓紧时间工作。

1948年春,任弼时随中央进入西柏坡,又支撑着病体,协助周恩来协调各战略区的物资调配和后勤支援。1950年5月底,任弼时从苏联养病返回祖国。没过多久,朝鲜战争爆发。任弼时给毛主席写信,主动要求恢复部分工作,他说: “身体也觉得坚实一些……做点工作,如分管组织部和青委,我想是可以的,请加考虑……”

毛主席征询医生的意见后,批示:“同意弼时意见,试做工作,每日不超过四小时,主管组织部和青委。” 但任弼时重新工作后,就把自己的病情抛在脑后。每天实际工作的强度,以超过了8小时。这对于一位尚未康复的病人来说,是何等的一种境界啊!

叶剑英说:他是我们共产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

任弼时在中共历史上荣受了至高的礼遇

任弼时由于过度疲劳,病情突然恶化,就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第二天,即1950年10月27日,突发脑溢血,不幸与世长辞,享年46岁。

毛主席获悉后,十分悲痛和震惊。第二天,即成立了以他为首的中央治丧委员会。

毛主席亲自来到任弼时住所,眼看着任弼时的遗体入殓,给他覆盖上党旗,还提笔写下了题词:“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随后,毛主席沉痛地亲自扶着任弼时的灵柩,前往劳动人民文化宫,朱德向他行军礼,周恩来扶棺嚎啕大哭。

对任弼时的礼遇,不可谓不高。

在中共历史上,毛主席亲自扶棺送殡的,只有两个人,除任弼时外,另一个人是林玉英,他的另一个名字叫张浩,可能更为人知晓。他是湖北黄冈人,与林育南、林语蓉(林彪),并称林氏三兄弟,曾任八路军129师政委,1940年4月与毛主席、朱德出席延安五一国际劳动节,突发脑溢血,于1942年3月病逝,时年45岁,毛主席与朱德、任弼时、陈云、叶剑英等轮流为他守灵,出殡时,毛主席执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并与朱德、任弼时、杨尚昆、徐特立等轮流抬棺材。

这就是任弼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中国共产党   陕北   周恩来   组织部   延安   苏联   共产国际   中共中央   病体   脑溢血   作战   党内   中共   中央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