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本是同林鸟”可惜的是,徐帆也救不了冯小刚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内地知名导演行列中,冯小刚绝对名列前茅。

曾几何时“冯小刚”的名字就是电影口碑,《甲方乙方》《老炮》《芳华》等电影叫好叫座,票房口碑双收。

声名鹊起的冯导,在媒体面前大言不惭的说:我特别独孤求败。


如今,冯导的“梦想”实现了,贾玲《你好,李焕英》票房54亿,是冯小刚多年来所有电影的票房总和。

冯小刚走到今天,是江郎才尽了吗?

1

冯小刚出生在北京,但并不是什么二代,父母都是工厂里的普通人,因为感情不和,在冯小刚幼年时便和妻子离婚。

冯小刚的妈妈是印刷厂的工人,离婚后独自一人带着儿子和女儿一起生活,经济拮据,一家人只能勉强达到温饱。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冯小刚也不例外。

虽然伙伴们都住在一个大院,但是因为冯小刚的家境太差,常常会受到同龄人的欺负和成年人有意无意忽视与白眼。

冯小刚过早的承受了来自生活的恶意,明白赚钱的重要性,他迫切的想要改变现在的生活,高中毕业后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他决定去部队当兵

每个男孩都有上马杀匈奴的热血情怀,冯小刚报名当兵,虽然有一部分保家卫国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当兵不仅有工资,还能给家里一点补贴。

冯小刚告别母亲与姐姐,踏上去往部队的火车。

在部队里,人人都是一身绿军装,军用胶底鞋,大搪瓷杯子喝茶,军用水壶背在身,宿舍里的兄弟勾肩搭背,白日一起出操,夜晚在宿舍里侃大山。

冯小刚在这里体会到从没有过得平等和舒适。

他享受着军营带来的平和,但他的雄心壮志并没有被闲适的生活磨灭。

出人头地,赚大钱仍然是他为之奋斗的梦想。

冯小刚在没进部队前,就特别喜欢看电影,但是去看电影就得买电影票,他哪有这个钱。

没有钱,还想看,冯小刚动了歪脑筋,不如自己画电影票,凭借自己画的电影票,冯小刚成功逃过检票员的法眼,每次都成功进入电影院。

他炉火纯青的绘画技艺就是在那时开发的,一招鲜吃遍天,到了部队,冯小刚又再次凭借美工底子成为文工团的一员。

不过由于长相问题,冯小刚无缘舞台,默默的成为舞台幕后的奉献着。

舞蹈服的设计,表演节目的剧情,准备舞台用品等等,都是冯小刚的分内之事。

冯小刚深知“讲好故事”的重要性,绝不会让自己的付出付诸东流,常常技巧高超的告诉着队友自己做了哪些事,付出了多少努力。

郑晓龙当时是文工团的领导,他自然注意到冯小刚的与众不同,冯小刚机敏的感知到郑晓龙对自己颇有好感,便经常在郑晓龙面前刷存在感。

郑晓龙同样出生在北京,与冯小刚家境贫寒不同,他实打实的是京圈富贵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听从家里的安排从军,但始终没能放下内心对文艺的热爱。


《金婚》《甄嬛传》《芈月传》《幸福到万家》等剧都是他导演的作品。

冯小刚知道郑晓龙是有大才之人,不仅有大才,在京圈还有人脉和资源,他自此紧跟郑晓龙,郑晓龙也没有亏待他,把他带进自己的京圈兄弟团。

冯小刚又认识了王朔、叶京、马未等京圈红二代。

见过一面之后,冯小刚常常在郑晓龙身边提起王朔等人,赞美之词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郑晓龙看清他的意思,和王朔聚会时,便提起冯小刚对他的溢美之词。

王朔家中长辈皆是有权有势之人,他从小便见多了旁人对自家人的恭敬谄媚,不难理解冯小刚的意图。

一开始并没有过多理会冯小刚,但后来架不住冯小刚的热情,王朔为了回报一二,也会邀请他一起参与电影制片。

王朔因为发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打出名气,众多导演簇拥在王朔身边,冯小刚则说:看见王朔,就像抬头望见北斗星。

马未谈起当年冯小刚为五斗米折腰的样子也不忍咋舌:冯小刚特聪明,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怎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他经常在王朔面前卖惨,光我看到的就有好几次。

王朔后来被人人问道:你为什么带着冯小刚玩。

王朔笑了笑“他天天对我这么热情,我总不能和人家急眼吧”。

也许他们文人雅士身边总需要一个世俗的人解解闷。

叶京拍了一部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有一个角色叫“冯裤子”,人设胆小、好色、谄媚、爱哭,几乎就是照着冯小刚的性格特点刻画了这个人物。

这也证明,冯小刚看似和他们同进同出,但始终没能在那个圈子里占有一席之地。

也许冯小刚根本就不在意能不能真正成为京圈贵公子的朋友,只要他们能给自己想要的就够了。

2

王朔对冯小刚不薄,拍摄《编辑部的故事》时特意将他列为执行导演之一。

冯小刚能够得到这个殊荣,还多亏了对王朔的敬仰。

王朔将《编辑部的故事》剧本核审完毕后,随手放在一个地方,没想到临近送审时,剧本不见了。



那时候,谁都没有准备备份,就王朔那有剧本,剧本丢了,这部剧自然拍不成了,没想到冯小刚解了燃眉之急。

他说“你的本子我都会背”,王朔大喜过望,立马让他默写剧本,为了感谢他,不仅让冯小刚做执行导演,还让他参演了一点戏份。

冯小刚借此机会认识了葛优等大明星,也为他后来拍摄《夜宴》,邀请葛优做男主角打下基础。

《编辑部的故事》是情景喜剧的开山之作,提名最佳编剧奖。



此后,王朔又创作出《空中小姐》、《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浮出海面》、《顽主》、《动物凶猛》等作品。

叶京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就是改编于《玩的就是心跳》,赵宝刚的《过把瘾》改编于《过把瘾就死》,叶大鹰的《大喘气》改编于《橡皮泥》,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于《动物凶猛》等

王朔和冯小刚合作《编辑部故事》后,又一起拍摄《冤家父子》,改编于王朔的《我是你爸爸》。

《甲方乙方》是二人时隔10年再次合作的剧,改编于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但这时候,国内兴起打击“痞子文学”的风潮,王朔刚好在其内。

当时《甲方乙方》已经开始拍摄,为了不让自己的名声影响到电影上映,王朔急急忙忙出国避风头,还嘱咐冯小刚不用把他的名字放在电影中。

3

王朔出走美国,冯小刚失去靠山,开始自己独立导戏。

他受王朔的风格影响,电影中多是诙谐的京式幽默,这种风格刚好迎合了观众的喜好。

《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电影都收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短短5年,冯小刚凭借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与实力奠定了自己在导演界的地位。


成功后,他逐渐想脱离王朔的影响,拍自己想要的片子,《夜宴》是他第一次试水。

演员阵容庞大,葛优、章子怡、吴彦祖、周迅、黄晓明等人一起上阵,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伦理宫斗戏。

别具一格的演员妆容,暗黑压抑的基调贯穿全剧,将一个朝廷中暗流涌动、剑拔弩张的氛围刻画的极为细腻传神。

这部剧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未来电影数字奖,电影票房达到1.3亿。

冯小刚能在王朔离开后还能有能量高歌猛进,自然是因为他又遇见了新的贵人。

《甲方乙方》上映后,华谊兄弟看中冯小刚的潜力,双方签订长期合约,此后冯小刚所有的电影出品制作公司都是华谊兄弟。

冯小刚没有辜负华谊兄弟的期望,他自己一个人赚的利润能赶超同公司一半导演的总和。

《非诚勿扰》票房达到3.5亿元,稳坐“2008年度十大卖座电影之首”,获得华表奖优秀合拍奖;

《集结号》突破了战争片的主旋律,它让观众看到战争中虽然有“手撕鬼子”的快意恩仇,但更多的是无名英雄的大无畏的牺牲才能换来一方兵团的实力保存,最后一波留守战地的战士至死都没能等来支援,唯一的幸存者为兄弟们收尸埋葬,余生便守在兄弟身旁,吹着集结号。

真正严肃的悲剧揭露了残酷的战争真相,演员们付出巨大,为了让自己的手显得更粗糙,会在沙地上磨破手背,让手自然结痂,女演员不敢喝水,只为了让嘴唇干裂脱皮,呈现最完美的战争艰苦形象。

只是这部剧没有大火,实在可惜。

《集结号》是冯小刚第一次涉足“战场”悲剧,此后,他又接连拍摄《唐山大地震》《1942》等灾难电影。

这几年,冯小刚几乎多年包揽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中国知名导演名副其实。

2013年,王朔回国,二人再度合作拍摄情景喜剧《私人订制》,没想到这部剧口碑不佳,甚至被金扫帚奖评为最令人失望影片,还提名最渣华语影片。

此后,二人不再合作,冯小刚又相继推出《我不是潘金莲》《芳华》两部影片。

《我不是潘金莲》总票房达到4.83亿,获得第1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奖;《芳华》票房达到14.23亿,再创历史新高,再获最佳电影奖及最佳影片奖。



《芳华》讲述了文工团的青春故事,改编自严歌苓的《你触摸了我》,这部剧亦是冯小刚对自己文工团的生活回忆。

这时,冯小刚已经60岁,或许是因为年事已高,创作水平大幅下滑,其后推出的《只有芸知道》票房不佳,文艺气息浓厚剧情单薄,丧失了冯导独有的电影风格。

唯一值得一看的是电影唯美的场景,据说是在新西兰取景拍摄,天高云淡,草长莺飞,运镜缓慢,颇有车马慢、时光也慢的岁月静好。


《北辙南辕》《回响》是冯导执导拍摄的电视剧,但是相比于他在电影上的辉煌数据,这两部电视剧可以说是扑街了,热度不高,评分极低。

据说《春天一岁》《非诚勿扰3》两部电影已经拍摄完成,但是至今仍未上映。

这两年冯导的产出着实不景气,也许是与他的年龄有关,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享受生活上,但也有一些负面声音甚嚣尘上。

他的事业之所以走下坡路,离不开他的称号“钢炮”和一些桃色新闻。

《我不是潘金莲》虽然拿到了4亿的票房,但是万达在拍片时没有给这部影片更多的展现,冯小刚气不过,直接在微博上怒怼王健林,王健林的金牌公关王思聪出马,在微博上和冯小刚开启文化人对骂。

而后,《潘金莲》获奖,冯小刚一展笑颜,夸赞金马奖评委就是公正,没料到网友翻出冯小刚早年的言论,《唐山大地震》拿到6.6亿的票房,却没能获奖,冯小刚嘲讽金马奖评委假装懂行。

真是好话坏话都让他一个人说了。

《1942》电影没有水花,冯小刚直言:这届观众太垃圾。

这一言论引来官方媒体注意,批评道:拿不出好的作品,就不要怨天尤人。

冯小刚凭借才华成为名导,他抛弃了发妻,另娶徐帆,婚后为了照顾女儿的心情,冯小刚和徐帆一直没有要孩子。

徐帆也称得上拿捏住了正房的姿态,面对冯小刚和女演员的一二三事,直言道:我家是男人,反正吃不了亏。

《芳华》宣发时期,剧组的人一起聚会,冯小刚理所应当的指着女主演:去给大家跳个舞。

女演员不知所措,还是陈道明解围:小丫头穿着高跟鞋,怎么跳。

这段视频发到网上,人们再一次认清冯小刚的真面目,脱去名导的外衣,他也只不过是一个仗势欺人的人。

冯小刚真正败光路人缘还是因为他疑似移居美国,大晚上穿着拖鞋在美国的豪宅门口和友人告别。

国内捞钱,国外花,这一举动引起大众对他的抵制。

虽然冯小刚解释说:没有移居美国,只是为了方便照顾女儿上学才买了房子。

对这一解释,大众不知道买不买账,只是他现在的电影再难创造当初的辉煌成为了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金马奖   文工团   电影票   甲方   芳华   美国   女演员   编辑部   票房   剧本   部队   可惜   导演   夫妻   兄弟   故事   电影   冯小刚   徐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