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古透今钻石绿

  古树不“古”,而是生命中的长者、生态中的王者,是穿古透今、经历千年百年岁月洗礼的绿色钻石,蕴藏着生态系统迭代演替的生命密码。5000年的古树名木,年复一年,结种子、生孩子,青春依旧。

  古树名木具有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双重属性,既是自然遗产,又是文化遗产。当历史人文与古树共生时,两者彼此借力、相互赋能,人文变名胜,古树变名木,古树与故事、生态产品与文化产品合二为一,深度融合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态文化共生体,结合成完美的风景名胜综合体,转化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这一点,黄帝陵轩辕庙内的黄帝手植柏、仓颉庙内的仓颉手植柏具有典型意义。而且,往往不是一棵古树,而是与人文故事共生百年千年的古树群。这类古树,文化与生态含量双高,也是高文化载量、高生态载量古树。全国5棵树龄5000年以上古树全部在陕西。这5棵5000年的古柏,持续着5000年的绿色,用周密绵延的5000个年轮记录着5000年的日月光芒、斗转星移,讲述着上下5000年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

  植根于人口聚居区的古树,与当地居民世代共生,同呼吸、共命运,承载着无数过往的乡愁记忆,有着与阿凡堤卖树荫一般经久流传的生态与人文故事。因失去了传播定植的生态空间,这类古树多呈独立散生状态。大树之冠恰似一个大绿盖,是大自然制造的优质生态产品,像一把绿色的遮阳伞,又像一把绿色的大雨伞,遮阳避暑抑或遮风避雨。一代又一代,忘不了发生在大树下的故事。爷爷、爷爷的爷爷,也许还有奶奶、奶奶的奶奶,不知有多少代的男男女女,都曾经在同一棵大树的绿盖下嬉戏欢愉,以至于大家情不自禁,异口同声说自己是“大槐树底下的人”。陕西省散生古树名录中登录的槐树3260棵,排名第一、且遥遥领先,侧柏1411棵、排名第二,皂荚1237棵、排名第三。

  植根于自然荒野的古树,缺少文化记忆,却具有极高的“生态载量”。这就是天然落子、自然生长于生态空间核心的古树、古树群。高文化载量的古树,多与名人有关,大有名头,如老子手植银杏、老君柏、张飞槐……高生态载量的古树,不争文化名堂,只在野性天堂作栋梁,默默的支撑着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大树亦有领地,风、雨、鸟带着大树的种子,帮助大树扩张领地,子孙成群,世代联荫,形成了大树生态景观,也是大树生态系统。大树如高楼,由低向高,由少到多,四象伸展,制造出多样化分层而居的空间结构,大树下有小树,小树下有草丛,多种植物带来多种动物,皆依大树而居、受大树庇佑,与大树和谐共生、各取所需。遮天蔽日的绿色树冠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动力装置,源源不断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推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信息传输和能量流动。当疾风骤雨来临,茂密的树冠又庇护着林下动物、稳定着林内生境……百年古树群、千年古树群,意味着百年千年协同演化、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成为生态系统稳定性、多样性和持续性的重要标识。保护古树群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成熟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陕西省古树72.23万棵,其中71.59万棵分布在271个古树群里。陕西最大的古树群落在终南山的封面——牛背梁国家自然保护区冷杉群,3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近40万棵。

  植根于果园、园林的古树,芸芸众生与日月天地对话的中介。比如核桃、枣、板栗、石榴、玉兰、海棠、梅……要么是生产果实的高手,持续带来物质产品、经济实惠,要么是绽放美丽的高手,持续释放精神情怀、愉悦身心,皆因“高手稀缺”,人们世代珍惜、精心呵护,永葆“高手效应”,永享“高手红利”。于是,保留下了上百年成千年的核桃树、枣树、石榴树、玉兰树,以及成群的板栗园、梅园、杏园……洛南千年核桃树,人称“核桃王”,年年果实盈枝,为数十代人绵连提供生活福祉。周至千年“玉兰王”,年年繁花似锦,花冠如云,独树成景,享益八方。

  经历数千年连续不断开发利用,曾经古木参天的莽莽深林,或开辟为城镇、抑或是田园村舍,有幸剩下来的森林也已经历数度采伐。新中国成立以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国土绿起来了,森林多起来了,但多是新植之树、萌生幼树,可谓“小树当家”,百年古树不多见,千年古树更罕见。古树是有生命的双遗产。保护古树就是保护古树所承载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所能转化的预期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古树是具有棱镜效应的绿钻石,走好深绿之路,核心是树冠深绿,持续推动树木向“古”,“古”树越来越多,永葆钻石绿生机活力。(文/党双忍)

  注:2023年4月6日写于路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仓颉   树名   玉兰   陕西省   天然林   树冠   核桃   大树   生态系统   钻石   人文   千年   生态   价值   高手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