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死”天门山!4名跳崖者的4个相同点,给全社会带来了哪些警示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是一个人间少有的悲剧,足以给全社会敲响警钟。

天门山玻璃栈道(跳崖处)

现如今,有数以亿计的国人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导致四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毅然决然地在千米高的悬崖峭壁上选择了一跃而下。

令人震惊的是,他们4个人都抱定了必死之决心,在跳崖前疑似都服下了剧毒。

也就是说,哪怕是4个人跳崖不成,也断无半点活着的希望。

4月4日13时50分,在张家界天门山风景区1430米高的西段玻璃栈道上(上图人物与跳崖者无关),先后有三名年轻男子接连跳下悬崖。

1430米,相当于500层楼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自由落地,能找到完整尸体已经算是幸运,幸存的几率为0。

4名跳崖者基本信息

当第四个年轻女子翻越护栏正准备跳崖时,被附近的保安和游客阻止,但女子因事前服毒也在送医后不治而亡。

从时间信息上看,他们跳崖的日期选在了清明节的前一天,44日;

从人数上看,是4个人;

从4个人的年龄上看,他们的岁数(虚岁)相加是114岁;

从跳崖者所属籍贯上看,他们分别来自福建、河北、河南、四川4个省。

你看看,只要是个国人就知道,“4”这个阿拉伯数字还寓意着什么。

当然,这或许只是一种巧合罢了。

但是,这4个素不相识并来自不同省份的年轻人,

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选择同一种方式结束生命的做法绝对不是巧合。

这一悲剧发生后,四个年轻人在人世间留下的细枝末节若隐若现,仿佛在告诉这个世界:他(她)们,也曾经来过。

老许之所以写下“约死天门山!4名跳崖者的4个相同点,给全社会带来了哪些警示”的标题,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历几乎有着惊人的相似。

学历低:初中毕业

1986年开始,全国推广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制,因此“初中毕业”就慢慢成了国人学历层级最低的一等。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在四名自杀者中至少有三人被确定为初中学历。

这三人是张某(男,23岁,福建人),彭某(男,33岁,河北人),小婷(女,23岁,四川人)。

尽管另外一名刘某(男,34岁,河南人)的学历未公开,但从他“早年打工”的经历来看,大概率学历也不高。

初中学历,意味着从15岁左右开始,就要踏上艰难的人生拼搏之路。

当拼搏中看不到希望,就会陷入长久的迷茫和痛苦之中难以自拔。

说实话,如今这个严重内卷的社会,想靠着初中学历去打拼,很难在没有贵人和上苍相助的情况下取得成功。

缺少爱:漂泊在外

这四个人,都常年在外打工。

更重要的是,他(她)们从初中毕业开始就踏上了远离故土的打工之路。

这就意味着,他们从15岁左右开始,就要用稚嫩的心灵和孱弱的肩膀,扛起那如同大山一般的生活重担。

比如,23岁的小婷就有多年打工经历,事发前她在广东一家美容店工作。

再比如,23岁的福建人张某,自初中毕业后就到广东打工。

而33岁的彭某就更惨了,他的原生家庭极其贫困,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三年前母亲去世后,他再也没有回过家。

也就是说,他回不回家没人会关心,家中已经70多岁的老父亲,根本没有能力帮助他娶到一个生儿育女的老婆。

从他们短短的履历上,你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条“人生悲凉”的链条。

在这链条之上,除了生活的重压和人生的艰辛之外,很难看到来自于原生家庭那沉甸甸的爱。

这之间,或许有过如山一般的大爱,但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工的遥远距离,而让这份来自原生家庭最珍贵的亲情和温暖,却很难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一个人,在内心无助和绝望的时候,如果没有亲情的及时干预,就很难阻止人间悲剧的发生了。

比如,小婷在4月4日(跳崖当日)凌晨3点发朋友圈称:晚安世界,我决定要当一个睡美人啦!

她凌晨三点不睡,而且还发了一个如此奇怪的朋友圈,结果在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里却无人干预。

那时那刻的小婷,一定是对这个世界抱着一丝留恋的,否则就不会有接下来这一条最终的诀别:

13时18分,小婷留下最后一条朋友圈信息:你好世界,再见!

发完最后一条朋友圈,小婷心如死灰,她将在32分钟后终结自己的生命。

那时那刻,再有人干预也是无力回天。

在四个人中,最缺少爱的人,恐怕是年龄最大(34岁)的刘某。

他是单亲家庭,据说离婚后带着一个13岁的孩子生活,他的原生家庭给予他的只有欺骗,根本就没有爱。

因此,刘某最后的一条朋友圈是:今生欠你们的已还完,别无牵挂,长眠吧!

这16个字,就是他生命定格在34岁前留给人世间的最后告白,几乎字里行间都透着他对原生家庭的绝望。

这句话,没有丝毫留恋,只有些许怨恨和对亲情的报复。

倘若没有对亲情的极限绝望,他又怎么会留下如此决绝的告白。

压力大:不堪重负

说实话,这个社会的生存压力之大,已经让很多人不堪重负。

尤其是那些低学历者、原生家庭又无力提供帮助的年轻人,他(她)们想通过自己的挣扎和努力是很难改变现状的。

而这四个人,就符合上述这个条件。

他们都是初中学历,不得不选择漂泊在外,在长期不堪重负之下,不但得不到原生家庭的经济支援,而且在亲情上还无法获得精神层面的安慰和温暖。

长此以往,崩溃是迟早的事。

之所以大多数这样的人没有崩溃,一方面是因为有外力(亲情)的干预,另一方面是内心足够强大。

通俗点说,就是抗压能力强。

亦或者是安于现状,知足常乐,心态足够好。

就拿四个人中33岁的彭某来说,他身高不到1米7,上面俩哥哥,其中一个还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再加上母亲走了,父亲已经70多岁,凭借他自己的能力根本就娶不到老婆。

事实上,这样的原生家庭,如果不靠着知识改变命运,他们家再过100年也休想打破阶层的壁垒,成功跨越过去。

农村娃:输在起跑线

如果你仔细看看上面的图片信息,就会发现这四个人都是来自于农村。

有杠精会说,“农村户口有土地、宅基地,日子好过。”

说这话的人,无异于放。

当然,依靠土地饿是饿不着,但想过上有质量的生活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李总理说过,“我们还有7亿人月工资只有不到1000元。”

尽管他没说这7亿人是哪个阶层,但农村人一定是其中占比最大的。

当然,农村娃也有一些“拆二代”“官(村官)二代”“煤(富)二代”的占比,但比例很小很小。

也有一些农村娃,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变成了那“寒门贵子”中的极少数。

还有相当一部分自强不息的农村娃,依靠拼搏进取和奋斗不止的精神,最终实现了财富自由。

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娃,在面对经济困难、教育资源匮乏和家长重视学习程度较低的现实,却无力改变命运。

最终,他们的学习会止步于初三,只能仰望高中而辍学在家,或成为游手好闲的社会小青年,或走上人生的打工之路。

这,几乎就是无数个农村娃的——人生复制和重复循环。

老许锐评,有三个观点:

1、四个人:学历低,家里穷,农村娃的共同点,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反思。

2、原生家庭太重要了!请不要忽略对漂泊在外儿女们的关注。

3、农村娃,想打破阶层的藩篱,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刻苦读书就是跨越阶层最具性价比的捷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全社会   福建人   相同点   栈道   不堪重负   在外   阶层   朋友圈   国人   亲情   学历   年轻人   初中   农村   家庭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